涉县太行山绿化调研报告

2014-08-15 00:44孙艳艳赵贵林李金玉于鸿波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涉县太行山造林

孙艳艳,赵贵林,李金玉,于鸿波

(1.涉县林业局,河北 涉县 056400;2.涉县偏城林场,河北 涉县 056400;

3.承德市围场县四合永镇营字小学,河北 围场 068451;4.承德市围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围场 068451)

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境内山峦叠嶂,沟谷纵横,是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也是冀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全县总面积15.07万hm2,其中耕地1.53万hm2,宜林荒山10.47万hm2,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为加快太行山绿化步伐,有效改善涉县生态环境,作者对太行山绿化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太行山绿化工作经验,汲取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太行山绿化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自1994年太行山绿化一期工程开启后,涉县按照国家以及省、市对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大对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稳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完成一期造林2.33万hm2,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2.67万hm2,三期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0.37万hm2。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16%提高到51%,增加了35个百分点。森林资源的不断增长,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总结太行山20年绿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坚持科技创新,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涉县气候干燥,十年九旱,石厚土薄,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属于造林绿化的“硬骨头”区。但是,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敢于迎难而上,创新方法,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石质山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的特点,大力推广抗旱造林技术,积极实行容器育苗造林,每年容器育苗3000万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万多公顷,平均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针对野兔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该县总结并推广了灌枝覆盖防兔抗旱造林技术,不但能防止野兔为害,也能防止水份蒸发,在抗旱方面效果显著。针对山区造林水源缺乏的特点,该县推广了保水剂抗旱造林技术。如在西岗山桧柏大苗造林过程中,采用保水剂叶面喷施、地膜覆盖等技术,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针对该县现有林地树种单一,在护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上存在很大隐患的特点,大力推广乔灌混交、针阔混交模式,将黄连木、火炬、臭椿等列入造林树种,实行带状、块状混交,实现了多树种、多林种的造林格局。

1.2 坚持活化机制,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工程建设中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创新性引入市场机制,积极采取租赁、承包等形式,大力推动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为太行山绿化注入新的活力。2000年,涉县在太行山绿化重点工程实施中,率先试行了招投标造林机制,将重点绿化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公布,以实施保障措施为标的,面向乡镇公开招标,首次实现了林业工程由“派活干”向“要活干”的转变。当年,全县有偏店、固新等4个乡镇竞标成功,使造林任务得到重点倾斜,造林资金得到集中投放,不但提高了乡镇造林的积极性,而且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在此基础上,2002年,涉县又率先在全省试行了公司化造林机制,并在全县予以大力推广,特别是鹿头乡王红兵造林公司,从2002年组建以来,不但承包完成了井店、偏店等6个乡镇2000多公顷的荒山造林任务,造林成活率均达到了98%以上,而且将业务扩展到了山西省左权、黎城及甘肃、陕西、河南等地,年实现利润20余万元,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荒山造林的一面旗帜,王红兵本人也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个人”。截止目前,全县已有造林公司21家,承担了涉县95%以上的造林任务,有效解决了计划体制下存在的种种不足,给造林工程建设机制注入了活力,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并在全省得到了大力推广。

1.3 坚持规范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

工程建设过程中,认真执行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等一系列工程监管措施,有效地强化和规范了工程管理,提高了工程质量。在管护工作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强化防火宣传,严惩野外用火行为,加大基础设施和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力度。坚持“植管并重,封育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了禁牧工作,从2001年开始,发布了《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禁止山羊放牧的通告》,采取限期自行处理、逾期没收罚款、追究乡镇领导连带责任等强硬措施,

保持了打击山羊放牧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保护了造林成果。涉县实行了县、乡、村三级集中到现场规划指导,各造林公司互相观摩、学习并实行竞争淘汰的管理机制。

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容忽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的一些问题。

2.1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涉县石厚土薄,十年九旱,造林难度大,在造林上多采用大苗客土栽植,每公顷投资均在6万元以上,一些精品重点造林工程每公顷投资在15万元以上,而国家对于绿化工程投资却只有每公顷3000元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造林市场经济的需求。林业生产尤其是生态林建设生产周期长、见效慢,预付资金多,造林资金的严重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该县林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缺乏政策扶持

林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发展林业生产必须要有稳定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由于部分人植林、护林、爱林意识不太强,再加之没有强有力执行封山禁牧措施,导致部分农民进入林区放牧,影响树体生长,破坏森林资源。

2.3 森林质量不高

在太行山绿化一期和二期工程中,由于国家预算中没有管护方面的资金投入,所以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造轻抚”现象,致使部分地块林木保存率低,森林质量不高。

2.4 林业产业效益不高

虽然通过太行山绿化工程,该县的果品、林木种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观光采摘等已初具规模,但效益还不太高,带领山区农民致富方面还有待加强。

3 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1)建议中央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造林补助标准,以此来吸引和激励全社会、全民来参与和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另外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到位。

(2)鼓励造林公司及造林大户承包造林,并直接可以领取工程补助款。

(3)希望国家能出台禁牧、防火相关政策,极力强压打击野外放牧、用火行为,保障造林成效。

(4)加强低密度混交林建设,不仅可以保证苗木生长的营养供给,而且利于灌草生长,进而形成乔灌草复层结构,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同时也减轻了病虫害防治与护林防火的压力。

猜你喜欢
涉县太行山造林
《太行山写生》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加强地标产品保护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河北省涉县市场监管局推进地理标志工作发展纪实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太行山(外二首)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邯郸涉县方言的“子”尾研究
太行山上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