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效

2014-08-15 00:46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永济市项目区水土保持

李 靖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

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是改善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扎实搞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本着这一理念,为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群众经济收入,近年来,永济市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永济市依托山区自然资源实施干鲜果基地建设地方项目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农发水保项目在山区水土资源开发保护中的积极能动作用,以部门项目带动地方项目,以地方项目促进部门项目,达到了农发水保项目与地方项目的有机衔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了农发水保项目建设的最大效益。

1 项目建设情况

1.1 市域基本情况

永济市位于山西省南端,南依中条山,西邻黄河,全市总面积1 221 km2,辖7镇3个街道办事处,共有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市域南部为土石山区,北部为黄土丘陵阶地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全市水土流失面积426.67 km2,约占总土地面积的34.9%,其中荒山荒坡224.33 km2,坡地荒地124.00 km2,河流沟壑41.67 km2。年土壤流失量33.63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788.2 t/km2。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一方面使泥沙直接输入涑水河后再进入黄河,使涑水河、黄河河床抬高,影响河道度汛安全和河流水质;另一方面使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砂石裸露,植被减少,农业生产条件越变越劣,农民群众生活贫困,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1.2 项目建设情况

2007年5月,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山西省苍龙峪等三个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永济市在省、市农发办、水利水保部门的指导下,在项目区群众的配合参与下,开始实施为期9年的三期3个农发水保项目。到2012年底,已完成了苍龙峪、湾湾河两个项目区的治理工程。6年间,两期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6.94 km2,其中坡改梯43.33 hm2,营造水保林276.67 hm2,经果林1 131.33 hm2,封禁治理4 045.33 hm2,实施保土耕作1 200 hm2;修建蓄水池64座,新建生产坝7座,打井6眼,铺设输水管道85.46 km,新修渠道1.5 km,新修道路43.25 km。工程总投资1530.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712万元,省级配套354.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和农民群众自筹463.95万元。项目区涉及蒲州、城西、韩阳、栲栳、虞乡等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39个村,受益人口达44 228人。

2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主要做法

永济市在农发水保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办法》,从项目区的选择、扶持的重点、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认真落实,确保了全市农发水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2.1 在项目立项上以集中连片为原则

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是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林草植被,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生态保障,从而提高群众收入。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基本立项条件是: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联系紧密,治理区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具有一定的开发治理条件,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为农业生产的高效、快速发展提供保证。按照立项条件,在项目区具体选择时突出公益性、基础性和保障性,治理区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一般单个项目区的治理面积都在万亩以上。

2.2 在项目建设上,以综合开发为重点

在永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示范推广农业科技,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确保了项目建设效益的充分发挥。

2.3 在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执行资金报账制

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上,实行县级报账制。统一了会计科目、会计账册凭证和财务报表,按照“先施工后付款,验收不合格,手续不齐全,拒付资金”的管理机制,使农发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

3 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

3.1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机械加人工的办法,平沟整坡,挖石换土,硬是在乱石滩上平整出了一块块梯田、栽植了一片片林地。充分利用山涧泉水,实施引水工程,使昔日荒芜的乱石滩,变成了今日林木满坡的绿山川,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3.2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6年来,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6.94 km2,其中造林面积1 400 hm2,占到20.9%。项目区苗木成活率达到92%以上,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3.3 农民群众收入显著提高

通过项目区水土资源的治理开发,配合永济干鲜果基地建设,着力发展了核桃、香椿、花椒、杏等经济林。仅核桃一项年产值可达到3 00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670余元。1 131.33 hm2经济林年产值可达到7 000余万元,人均收入增加1 800元,使10 938口人实现脱贫。

3.4 山区经济林栽植规模发展

通过农发水保项目与永济干鲜果基地建设地方项目的共同实施,目前,全市干鲜果经济林已发展到4 000 hm2,年产值达到1.5亿元,成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4.1 存在问题

永济市农发水保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治理规模不大,引导带动作用有限。永济沿山一带荒山荒坡面积达2.2万余hm2,目前安排的治理面积仅有6 694 hm2,大面积的荒山荒坡还有待治理;二是群众自筹能力不足,单位面积投资额偏小,治理标准不高。永济沿山一带荒山荒坡治理,主要是石滩造地和经济林栽植,治理难度大,投资也大。但国家投资却十分有限,群众也拿不出较多的资金用于治理,造成了治理标准不高等问题。

4.2 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2.1 政府牵头统筹

在部门项目、地方项目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上,由县级政府牵头,加快构建以县为主体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工作机制。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部门的技术优势,做好投资和政策等衔接工作。巩固和完善联合布置部门项目申报、计划编报、联合批复计划等工作,加快计划批复,督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资金管理,强化项目管理培训,督促地方财政部门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切实落实项目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4.2.2 部门分工协作

在农口部门与农发机构的分工和协作上,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要搞好综合协调。首先要整合资金,按照“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引导、项目为平台、统筹为核心”的思路,建立县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组织机构,配置编制人员,牵头落实涉农开发项目资金整合的具体措施,使一个县级的涉农项目开发能形成一盘棋,彻底改变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状况,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

4.2.3 加大投资力度

在项目投资安排上,继续加大投资规模和投资密度,以增加治理面积,提高治理标准。

猜你喜欢
永济市项目区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永济市财政局:学党史办实事 转作风树形象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小跟“包”眼中的她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水土保持
永济市:深入基层传达学习《条例》和《准则》
永济市:璀璨“廉”灯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