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应急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思考

2014-08-15 00:48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突发事件高校学生

王 甜

(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与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屡有发生。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通常是指高校内短时间里由人为、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引起,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个体或群体性行为,对学生个人及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1]。笔者通过分析一起学生突发事件,结合自身经验教训,总结几点辅导员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体会和思考,以供同道参考。

1 案例概述

2011年4月,某高校学生洗澡时滑倒,右手碰到卫生间门玻璃,将玻璃击碎,导致右手臂严重割伤。在场学生立即将其送往校医院,简单处理后,随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送院途中,该生意识清醒。到达医院后,诊断为:右前臂严重割伤,导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经过5 h的手术,于2011年5月中下旬出院,进入康复期。

2 应急处理

辅导员在得知该事件后,做了以下4个方面的应急处理:

2.1 获知情况,迅速反应

辅导员在获知王某手臂严重划伤出血不止后,迅速向年级主任汇报,同时赶往医院,并在途中和学生干部保持联系,了解该生最新情况。到医院后,立刻向医生了解王某的最新救治情况,及时向年级主任和系部领导进行详细汇报。同时按照领导指示通知、等候家长到来,并与系部领导保持动态沟通,及时汇报事件的后续发展情况。

2.2 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在手术过程中,辅导员一方面安抚同学情绪,一方面组织事发时在场的同学将事发经过做详细的书面汇报,并指示学生保护事发现场,注意拍照留存。学生家长到达医院后,情绪非常激动。辅导员以倾听为主,简单扼要地客观陈述事情经过,尽量避免言语刺激,给予学生家长最大程度的关怀。在住院期间,辅导员依托系部的团队力量,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帮助学生家长;在后期协商赔偿金等问题上,依托以学生处、保卫处、系部领导等组成的处理小组,积极做好协助、沟通工作,不随意对家长做出不负责任的承诺。

2.3 整合信息,有效干预

本次事件的发生给周边同学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辅导员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注意关注事件周边同学的状态,进行积极干预。首先与当时在场的其他同学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化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不在现场但同是本年级的其他同学,及时召开座谈会,公开信息,安抚同学的情绪,并带领学生干部对学生宿舍进行逐一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3 事件处理中遇到的困难

3.1 突发事件的预防困难

本次突发事件是由于王某在宿舍洗澡时与同学开玩笑推搡时意外滑倒而发生的。学生经常在宿舍嬉闹,对宿舍安全的意识不强是导致意外伤害发生的因素之一,也是辅导员日常安全工作的难点之一。

3.2 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模糊

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第一个到现场处理问题,稳定局势的是辅导员,需要和学生、家长接触,安抚情绪的是辅导员,在后期协商赔偿等问题过程中,辅导员还要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但多数辅导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拿捏不到位。辅导员必须理清自己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也保护自己。

3.3 突发事件处理缺乏刚性法律支撑

本次突发事件后期在责任划分及赔偿的协商处理中没有达成一致的结果,面对情绪激动的学生家长,以劝说为主的方式显然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给整个协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工作。

4 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通过本次突发事件的处理,结合在处理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笔者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做好日常预防工作

4.1.1 把握学生思想,加强安全教育 辅导员要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状态,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多途径开展安全教育,将生命安全等教育融入平时的交流、宿舍走访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4.1.2 培养学生干部,加强自我管理 辅导员应着力培养一支得力的团学干部信息反馈队伍,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作用,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及时反馈动态信息,争取工作的主动性[2]。从引导学生干部开始,培养学生独立认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排查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隐患。

4.1.3 制定预案,做好日常排查、应急工作 学院制定定期排查隐患的预案,及时排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辅导员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理策略,提高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4.2 明确在突发事件处理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把握事件的整体动态,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具体过程,及时向相关领导进行动态汇报,不得瞒报或自行主张。坚守岗位,安抚学生的情绪,稳定局势。

在处理过程中,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及家长反映问题,传达信息,解决问题,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和肯定。

4.3 突发事件要有法可依,依法处置

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及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是目前高校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据。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不少新问题、新特点,规定中的内容显然已不足以涵盖[3]。这使得高校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往往显得被动,而某些家长的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也给辅导员带来了过大的压力。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要坚持有法可依、依法处置的原则,以法律、规章制度为支撑,引导学生家长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来表达诉求,推进整个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障了学校、辅导员、学生三方面的利益。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不是辅导员一个人的工作,是学校相关学生管理部门共同的职责。但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初步处理,其应急处理能力的高低对事件后期的顺利解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做好应急处理中的各项职责,不断提高自身应急处理的能力,促进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顺利开展。

[1] 刘永旭.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策略及效果分析——以某高职学院学生宿舍电器起火事件高效处理为例[J].科教导刊,2010(11):165.

[2] 张 平,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5):397-399.

[3] 李敏智.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预防——以某起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为例[J].学理论,2010(34):313.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突发事件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