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性的产物

2014-08-15 00:43赵岐山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利益观利益革命

★ 赵岐山

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性的认知

马克思主义承认、肯定和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生产生活的实践是社会最为基本的实践,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规律,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指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创造他们生存和发展所需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拥有者和使用者,是财富的主人;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智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服务于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观,即人民群众是价值判断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价值选择是社会价值评判的依据和标准。

对于利益和利益观,马克思主义有着更为深刻而切实的认识。简单地说,利益就是好处,而利益观则是人们对利益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态度。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指出:“地理上的发现——纯粹是为了盈利,因而归根到底是为了生产而完成的。”列宁指出:“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马克思更深刻地强调:“‘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众所周知,伴随生产力解放与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分工,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再解放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利益与其主人的主体地位产生了分离,社会财富与人民群众这一统一体之间实现了分离。利益与其主体的分离导致了新的利益关系的形成。“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1]p797-798这种利益关系的不断发展、尖锐与激化,又导致了剥削的出现,最终导致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利益进行无节制无人道的剥削与剥夺,而使民众处于濒临死亡的境地,使得革命现象屡屡兴起。马克思主义者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p797—798

肯定和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就必须切实地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观。没有后者的坚强保障和本质体现,前者就是虚伪的、虚假的、空虚的。为实现利益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合体与并轨、合一与复轨,马克思主义者逐步确立了系统的理论、制定了切实的行动纲领。他们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p320“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p411他们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最高追求和理性,并找到了实现力量。他们指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真正的英雄,具有实现自身利益观的智慧和力量,坚信人民群众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自身利益。当然,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而依靠人民群众也必能实现。他们特别强调了无产阶级所赋有的伟大的历史性使命。“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4],即“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5]他们又进一步明确了行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毛泽东指出:“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列宁指出:“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也只有这个先锋队才能……领导全体无产阶级的一切联合行动,也就是说在政治上领导无产阶级,并且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群众。”“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3]p434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便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性和人民群众利益观的当然领导者。

二、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价值性的实践

“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4]p291“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p355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性的现实表现就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时就决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确立了始终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思想。

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利益观,中国共产党切实研究近代中国的实际问题,制定了分步实现的革命纲领。他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首先,解决了对工人阶级利益的认知与实现。他们同工人阶级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举办工人学校,出版工人刊物,实现了工人阶级的觉醒;通过组织产业工会、成立工人俱乐部,实现了对工人阶级的教育、引导与改造,将其自发的经济斗争提高到自觉的经济与政治相统一的斗争;通过组织、领导罢工和开展革命运动,逐步实现他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并使工人将工运中的战略目标与策略方法结合起来,最终使工人阶级成为了新中国的领导者。其次,解决了对农民阶级利益的认知与实现。他们通过对农民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利益的肯定和支持,经过教育和引导,使农民抛却了原有的自由散漫和狭隘的、低标准低要求的小农思想,以及极端平均主义,树立了新民主主义思想;通过帮助和领导农民开展土地制度改革,最终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特别是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满足了农民对于土地这一生存、生活最为迫切的、最大生产要素的利益诉求;通过建立农民协会和人民政权,满足了农民的政治诉求;通过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和文化建设,实现了精神的解放、释放与发展。再次,解决了人民群众中其他阶级、阶层利益的认知与实现。他们通过对小资产阶级、中下层民族资产阶级等群体利益的肯定和支持,特别是通过实施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等政策,不仅充分保障了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利益,更是实现了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人民群众又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恢复了人民群众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利益与其主人之间实现了合一与复轨。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性,在坚持、巩固和发展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实现和提高人民群众利益观中,又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并从中找到和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性、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观的根本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实现了道路、制度、理论三者的统一与合一。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生产力得到了持续性的解放与发展,社会关系实现了和谐发展,变一穷二白的中国为五位一体有机结合与发展的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得以基本实现。这不仅使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使其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更使得精神利益得到了质的解放与升华,从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观,恢复了中国在世界整体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加牢固与坚定,人民群众利益得以更加切实更为根本的保障与发展中,中华民族的利益正得以逐步实现和提高。

三、人民群众利益观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

(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观而确立和发展统一战线

从利益的视角概括,“统一战线是一种联合的战略,是指一些不同的社会力量在具有共同利益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结成的联盟。”[6]恩格斯指出:“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了。”毛泽东强调:“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性,以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观为最最高追求。他们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统一战线工作;并在巩固、完善和发展统一战线中,实现和提高着人民群众利益观。

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了建党之初中国的社会性质,在政治方面还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在政治上经济上无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认识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道路、方式方法和目标与前途,“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策略是组成各阶级的联合战线;革命的任务和目标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的统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7]p72-73特别是他们在开展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7]p37于是,他们在二大上通过了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决议。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有别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方法,即发动和依靠群众的方法,并掀起了实现工人阶级利益的运动高潮。他们进一步在三大上做出了开展国共合作的决定,并同时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并且强调,拥护工人农民的自身利益是我们不能一刻遗忘的”[8]p42。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标志着民主联合战线建立的实现。它不仅促进了工人运动的恢复,农民运动的高涨,保障着工人、农民阶级利益的实现;更是掀起了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即大革命的兴起与胜利开展,从中实现着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在革命取得节节胜利之中,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上层发生了畸形的质变。他们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盟友,同自己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妥协、媾和与勾结,形成了一个新的阶级,即官僚资产阶级,开始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这使得实现人民群众、中华民族利益观的道路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与失败,且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敌人、大的障碍。面对反对派的屠杀和大批中间人士的离去,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实现人民群众、中华民族利益观的信念,又建立和巩固、创新和发展了新式的反帝反封又反官僚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带领民众较好地实现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等群体的利益。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与生存的利益,中华民族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观都被彻底剥夺了。为取得对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国共产党又建立和巩固、创新和完善、拓展和发展了新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除汉奸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人民群众和海外儿女。对日斗争的胜利,实现了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国民党挑起的内战,再次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存的利益遭到惨重损失。为实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又建立和发展了更为新式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住了以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为主的人民群众和海外华人,通过坚决而彻底的斗争,实现了解放区民众的根本利益。解放战争的胜利及新中国的建立,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到了空前实现。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创新和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更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和实现了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民群众、中华民族利益观的实现与拓展、发展与提升,中国共产党再次创立与巩固、完善和发展了新时期统一战线,更为广泛地团结住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儿女,使社会生产力得以持续性、大幅度的解放与发展,社会关系得以持续性的完善与发展,人民群众和海外儿女在经济、政治、精神等方面的利益都实现了提高、拓展与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总量与质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诚然,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坚持、创新和发展统一战线,特别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立和运用具体形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比如,在民主联合战线中,对于统一战线中领导权的主动放弃;在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中,针对上层民族资产阶级的叛变而实行对民族资产阶级整体的排斥与拒绝,等等。这都对革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使得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遭到了损失。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中,使自身的统一战线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嬗变、完善与发展,尽最大努力实现着人民群众、中华民族的利益观。在实践上,实现了统一战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蜕变,从社会主义建设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升华;在理论上,实现了统一战线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范围对象、宣传报道、方式方法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实现了战略性与策略性、原则性与灵活性、时代性与发展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如今的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了一个遵循社会规律、结构科学合理、内部因素相互适应与促进、整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机体,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工作内容与不可替代的活动载体。

(二)在创新发展统一战线中实现并发展人民群众利益观

社会的永恒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着人民群众利益观的发展性和无限性。但是,统一战线的生命却不是无限的,它是有始有终的,具有历史的阶段性。随着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当社会进入到无差别的共产主义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必将会自动消亡或演化为其他现象。因此,在它消失以前的这段较长的历史时期里,必然要实现统一战线与时俱进的自我发展,以切实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利益观的实现。为此,应在坚持和发展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作用,实行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中,实现两者的优化与统一。

坚持和发展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作用,应尊重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与价值选择、智慧与能力,在确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中,实现、发展和升华其利益观。实行和发展人民民主,应切实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和作用,在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以发展繁荣经济、完善发展政权,解放与提升精神追求。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人应融于群众之中,通过同生产同生活同生存同发展,来切实感知民众需求中的共同性与一致性、多元化与多样化、现实性与发展性,从中培育、巩固和涵养统一战线的能量之本、之基、之源,以确定切实的工作目标、内容与方式方法,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观。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5]李维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统一战线[J].红旗,1983(24).

[6]陈喜庆.从博弈论看建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条件[J].中国统一战线,2006(08).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第2版[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3.

[8]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8.

猜你喜欢
利益观利益革命
列宁教育强国论对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利益观教育路径的启示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毛泽东思想利益观的历史进程、核心内容和未来进路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