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物兴怀,向来哀乐纷纷——宋词中的上巳词

2014-08-15 00:48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曲水流觞宋词词人

陈 蕾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一、前言

据黄杰《宋词与民俗》统计,《全宋词》中广义的节序词有2432首,狭义的节序词计有1406首。易蓉在《民俗风情画卷的展示》一文中说“宋代节序词作为宋词题材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民俗文化层面,它就像一幅两宋社会风俗风情画卷,淋漓尽致的展示了‘祛灾、祈愿、祝福’和‘赏心、乐事、良辰’这两大宋人节日民俗生活主题,为后人窥视宋人的民俗心理、文化性格及价值取向开启一扇独特窗口。”可见节序词是宋词写作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宋词中节序类可分元宵、立春、寒食、上巳、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十个子目,节序词中提及最少的便是上巳词。

二、宋代之前文学作品中的上巳节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淡化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古代,上巳与春节、中秋齐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因在三月的上旬,故称“上巳”,也叫“三巳”、“元巳”、“除巳”、“上除”等,曹魏以后定为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最早的时候,上巳节这一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以除不祥,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周礼·春官》说:“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意思是:女巫职掌每年祓除仪式,为人们衅浴除灾。郑玄注说:“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到)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诗经·郑风》中《溱洧》一诗就是描写郑国的男女于上巳日在溱、洧两条河边嬉游、聚会的情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首诗是上古时期“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风俗的体现。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先进》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2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到中古时代,上巳日的风俗已有了变化,逐渐演变成了水边宴饮赋诗的风雅活动。“曲水流觞”作为主角逐渐登上舞台,尤为文人雅士所好。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觞即是杯,即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流下,止于何处,则其人取而饮酒,同时赋诗一首。觞一般是角质或木质等轻材料制成,因此可以悬浮于水。吴自牧《梦梁录》卷三《三月》云:“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而历史上最出名的一次曲水流觞记载,是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修禊活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召集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共42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许公里处)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饮酒吟诗,共得三十七首。《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这些诗所写的序。这次上巳修禊,不仅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还为后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自魏晋后,曲水流觞成为上巳日的主要活动。唐时此风犹盛,至宋渐稀。

三、宋词中的上巳节

王梦琪在《论唐诗中的上巳诗》一文中写到,上巳节诗歌中反映出的唐人心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竞奢斗富和亲近自然。而宋代的上巳词表现出了与之不同的风貌。

(一)岁时感伤之情

怨三三·玉津春水如蓝

贺 铸

玉津春水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梦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这是一首抚今追昔,抒发“极幽闲思怨之情”(程俱《贺方回诗序》)的作品。揣摸词意,应是贺铸晚年退居吴下时所作。“记佳节,约是重三。”重三即三月初三上巳节。过上巳节,往往男女青年结伴游春,缔约定情。直至今天,在我国某些地区和某些民族中,三月三仍然是青年男女的爱情节日。我们的词人之所以桥头伫立,迎风企盼,原来他是与情人有约,要在这一天共同游园赏春,踏青叙情。这是多么甜蜜和醉人!无怪到了晚年回忆起来,仍然是情意绵绵。

(二)故国思乡之慨

相比较贺铸在《怨三三》一词中回忆青年时代美好情感的词句,女词人李清照将上巳节的个人情怀进行了转移与放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这首词是李清照建炎三年(1129年)阴历三月三日上巳节宴会亲族时作的,在农历上巳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每逢佳节倍思亲”,她怀着对故国乡关的深深眷念和对不能收复中原的愤懑及与亲朋不能团聚的怅惆之情。召集邻近的亲族叙旧,以慰绵绵的乡思,写下《蝶恋花》这首词,念国、怀乡、伤老等情绪表现在全词之中。南渡以后,政局动荡,金兵不断攻迫,忧国伤时的激越情绪,使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词人此时心情不愉,入题即表明此意。本词是李清照晚年之作,这时她生活略为安定,已能召集亲族聚会饮宴。但是,美好的春光月色,意在消愁的酒宴,并未给词人带来欢快,相反更勾起对故国的深沉思念和旧家难归的惆怅。在梦中她还很熟悉汴京的道路,可以想见其忆念之切,但是一个“空”字,毕现失望之情。所以起首三句为全词定下基调。接着两处转折:上阕以春夜迷人的景色来反衬词人的愁闷情绪;下阕在怡乐的酒宴中,发出“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悲叹,从而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词人的忧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

(三)死生忧患之感

而南宋词人辛弃疾将上巳节所引发的这种情怀与感叹则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新荷叶

(上巳日,子似谓古今无此词,索赋)

曲水流觞,赏心乐事良辰。兰蕙光风,转头天气还新。明眸皓齿,看江头、有女如云。折花归去,绮罗陌上芳尘。

能几多春。试听啼鸟殷勤。览物兴怀,向来哀乐纷纷。且题醉墨,似兰亭、列序时人。后之览者,又将有感斯文。

由于辛弃疾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使他产生了深广的民族忧患意识。这种系念国家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时时提醒这位大才大德者永远保持着肩荷救国救民重任的使命意识。因此,其作品对词的哲学内涵有深广的拓展。这首词是对王羲之《兰亭集序》思想的隐括。再看辛弃疾的《新荷叶》,上巳节时特有的景观、风俗、情怀已不是全词的描写重点,却是人生哲理的感叹。是对人生与生命的理解。所以邓乔彬在《宋词与人生》中写道:一方面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而另一方面,则是在欣于所遇、快然自足后,终于认识到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成陈迹”,人也“老之将至”,所以会有“死生亦大矣”之叹。

上巳词反映出宋人与前代作家不同的内心情感,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宋代与唐朝相比,国力衰微,是中国历史上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严重的朝代。国运的衰败直接导致了众多词人一生命运的曲折。而词人的生存状态会影响其精神状态,进而影响他的文学创作。所以在宋词中很难看到前代作家们关于上巳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的描写,代之的是个人命运和人生境遇的折射。其次,在宋朝上巳节与清明节、寒食节有某些功能合并的趋向。上巳节的某些风俗在宋朝已经淡化,所以不难理解,宋词中的节序词在表现民俗生活的世俗性和娱乐性方面不及唐人在节序诗方面的丰富。

四、结语

中国文化赋予传统节日很多的文人气息,而上巳节也不可避免地承载着丰富思想情怀与哲学内涵。上巳节不仅是踏青郊游、沐浴辟邪的节日,杜甫在《丽人行》中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也是代表文人修禊活动的日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又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但是宋人很难有如此情怀,他们的上巳词,更多的是感时伤事和生死之慨。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黄杰.宋词与民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王梦琪.论唐诗中的上巳节[J].太原大学学报,2013(01)

[4]邓乔彬.宋词与人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易蓉.民俗风情画卷的展示[J].中国韵文学刊,2002(2)

猜你喜欢
曲水流觞宋词词人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园林景境营造的现代转译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
品读宋词
词人的职业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鸟鸣
宋词
试论景观艺术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