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与对策

2014-08-15 00:49马义方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

马义方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肇庆526110)

0 前言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好,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却没有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非常多的富贵病,职业病,肥胖和近视等等现代社会形成的典型不健康的体质问题.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健康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的接班人,是祖国的希望,要实现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就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任务.

1 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

1.1 自身原因

1.1.1 不良的生活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等等“高”食物的摄入过多以及饮食结构不够合理都导致了学生肥胖率的升高.由于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养成了偏食、挑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学生在饮食方面出现了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均衡的现象,从而造成肥胖、贫血等健康问题.

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很多现代化高科技产品代替了我们的劳动.电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之一,其快捷,方便的查阅速度和信息化更新速度都是任何书籍无法比拟的,以至于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人人一台电脑,寝室成为了“网吧”.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得他们能最快捷地吸取时代新鲜的血液,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网络娱乐机会,网络游戏占去了大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甚至有的学生逃课来打游戏,这种过度上网极易导致学生的视力下降和颈椎弯曲变形,长时间的久坐不活动还容易导致肥胖的发生.加上时间的把握不到位,很多学生上网经常忘记吃饭和睡觉时间,这也会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

1.1.2 体育锻炼意识差

在体育锻炼方面,适当的科学锻炼是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是思想和人格以及知识形成阶段,更是增强体制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体制不完善,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只注重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体育锻炼.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怕麻烦怕累而不愿意进行体育活动,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学体制的不重视、体育考试的高通过率等,挫败了他们的积极性.

1.2 学校原因

1.2.1 体育场地、器材缺乏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也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学生能上大学的比例逐年升高.正因为如此,造成了高校教学资源的匮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预计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将达2.2万亿元,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新增经费支出将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两大重点,从经费投向的内容来看,教育经费投向更多在教育硬件、基础设施和专项工程上.可见国家对学校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很重视的,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

1.2.2 学校不重视体育

高校体育课程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重文轻武”的现象.体育课程很轻易的就通过了,因为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无论平时锻炼与否,只要参加测试,基本上都能及格.这对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价值不大,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不重视,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锻炼了.加之课时的短缺,上课质量差等都导致了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

现在高校大学生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大学,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成长中的安全问题,唯恐出现一点意外.然而实际上,在大学校园内,学校对学生上体育课的安全问题都是非常重视的.由于过去在一些学校举办的竞技体育比赛中发生过学生受伤猝死等个案,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了家长与学校发生争执的焦点问题.这无疑给学校和学校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过分担心学生安全,学校很多体育比赛项目取消、体育器材不用,这导致了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冷落,更有甚者直接取消了部分体育课程.许多体育教学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追求运动负荷和课程质量,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

1.2.3 体育教师的地位不高

普遍的社会观念中,体育教师的地位往往不高,也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加之体育老师的工作量往往很高,有的老师可能带两三个专业的学生,这不利于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而颇受喜爱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舞蹈,瑜伽,网球,游泳等,专业性要求高,学生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

1.3 社会原因

1.3.1 社会背景、观念的影响

新世纪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生产生活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的体力劳动减少的同时引发了各种健康问题.高校的扩招以及报考高校的人数下降使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不升反降.

1.3.2 社会人才选拔“重文轻武”

人们就业观念出现偏差,不重视求职者体质,一味追求能力.譬如有的用人单位只要求求职者的学历和成绩,很少过问他们的体育成绩或者他们的体质状况.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的不重视.

1.3.3 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负担加重

随着我国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大,再加上全国高校的普遍扩招,使得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大专学历的大学生就业择业面临的竞争和困难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一方面,一部分学生通过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增加自身的就业机会和寻找工作的筹码,另外一方面,更多的寻求“理想工作”的大学生会追求更高的学历,升本和考研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升本和考研复习中,根本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还有一部分学生争相过级、考各种证等等,导致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身体,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学生体质水平下降.

2 解决对策

2.1 自身角度

2.1.1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的生活方式.包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偏食,合理搭配饮食,不要熬夜,睡懒觉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进行一些适当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2.1.2 正视体育锻炼

虽然大学生时代是我们人生最具有活力的时期,人体的各项机能也很强劲,以至于很多人在消耗自己的同时却浑然不知.健康的身体是要靠日积月累才能获得的,平时不注意,积累到一定的时候身体就会垮掉,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趁生命力旺盛的时候多多锻炼,增强体质.

不要以就业压力或者学习压力为借口而不进行体育锻炼.大学里自己安排的时间是比较多的,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挤出一些时间去健身,并将其作为缓解压力和放松心情的方法.

2.2 社会角度

2.2.1 树立身体是革命本钱的思想

有人说过“没时间去锻炼身体到时候肯定有时间去医院”,学校是大学生强身健体的最好时期,中学学业压力大,工作后工作压力大,都没时间从事体育锻炼,而大学期间则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是增强体质的最好时期.政府方面要增加大学生体质工作建设的投入,在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政府应更加严格各项政策法规,确保大学生体育活动用地和体育活动器材的充足.

2.2.2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体质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准入制度中没有有关大学生体质方面的要求,只有一部分招聘企业对应聘者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国家应该增加这方面的补充.近些年国家强调的素质教育其基本特点有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全面性,要求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性发展,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评优评奖中要纳入体质健康这项指标.

2.2.3 增加体育建设的投资

开发适应时代发展的体育专业,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提高现有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并保证其拥有良好的维护,政府应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以及专栏大力推广宣传体育的重要性.

2.3 学校角度

2.3.1 改变观念、重视体育

利用国家对全民健身的活动支持,学校应树立全新的观念,改变过去“重文轻武”的观念,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课外体育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形成体育锻炼氛围,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定期举办一些体育活动以及讲座,多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设立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开设更多体育项目作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相应课程,并完善体育课的考核制度,使教学更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3.2 培养更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

培养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重视他们的工作,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鼓励在职体育教师自学基础体育医学知识,让他们担负起提高学生体质的重任.逐渐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使他们逐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 结语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祖国,为国家作贡献的重任,一个国家的强大往往是看这个国家各方面的人才质量,大学生的体质问题也从很大一方面决定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知大学生的体质的重要性.国家大力开展高校的体育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 郭文.大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实验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 http://www.takungpao.com/mainland/content/2012 -09/07/content_1064342.htm[EB/OL].

[3] 朱海莲.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特征、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8,27(11):132-134.

[4] 李英玲.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内外因素与高校体育课程干预措施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2):105-107.

[5] 石赫.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成因及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5):122-124.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