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信息污染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08-15 00:55刘雪芳汪艳丽吴丽娟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阅览室污染大学生

刘雪芳 汪艳丽 吴丽娟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景德镇地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地其主要代表在高校,如电子政务平台、校园网络信息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为使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我们应大力提倡建立绿色高校网络。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各高校的网络信息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的建设速度。电子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集散地,随着各种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增加,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率也在迅速提高,通过电子阅览室,老师和学生可以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网络资源信息。对于网络,它在技术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例如,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视听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检索等。由于网络中的信息流动性非常大、信息非常丰富,使得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学生、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发生了变化,使人们和外界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交流、学习平台,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也具有很多弊端,在网络的作用下,信息泛滥的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尽管网络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有益、有用的信息,同时它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受到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

1 网络信息污染主要表现形式

到目前为止,网络信息污染,主要包括5种,即:⑴过时信息;⑵失实信息;⑶多余信息;⑷恶意编造病毒信息;⑸网络传输垃圾信息。

2 高校网络信息独特的集散方式,使得长期接触网络信息的教职员工受到污染

对于高校网络,如网络信息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这些信息环境均属于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内容应该是有益、健康、科学的,不过,网络信息内容的来源非常多,所以,信息内容相对复杂,尤其在现代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推动下,大学校园网络集散在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信息中心、电子政务平台等。高校教职员工通过电子阅览搜索引擎,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对于高校网络中的信息资源,不仅包含国内的信息,也包括国外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是不分国界的。所以,高校网络信息强烈刺激了大学生的感官。在高校中,由于一些学生对某些不良信息非常好奇,就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最后沉迷其间不能自拔,精神萎靡,学业荒废,影响了价值观、道德观。在最近几年中,高校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良网络行为,如发布一些不良信息、搜索黄色录像、侵犯他人隐私等,甚至还会出现犯罪行为,如对计算机病毒程序进行恶意编写、对信息技术情报进行盗窃、对他人知识产权进行侵犯等。这些信息形式,在这种集散的环境下,大学生受众受到的刺激强烈,感官认知深刻,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不良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网络污染信息导致的不良影响。对于高校网络信息的污染现象,如果我们对其不采取相关有效措施加以制止,这将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网络信息传播的独特方式,使大学生能及时感受到外界的变化动态,及时检索、了解最新科技、社会发展信息,同时有很多过时、有害、虚假的垃圾信息。对于垃圾信息,尽管它在校园中只是局部存在,但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浏览这些负面信息,导致学生在检索真实信息时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导致有价值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少,进而出现信息资源短缺的现象,耗费了用户较多的精力,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信息环境的虚拟性,使大学生主体意识得到激发。在高校电子阅览室中,存在着虚拟图书、虚拟馆员、虚拟网络服务,使得网络浏览者的真实身份被逐渐淡化,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采用虚拟身份,在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进行检索的,因此,使得大学生自我的主题意识变得越来越强,很多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能够得到满足感、感觉非常轻松。不过,网络中也存在着很多有害内容,如暴力、色情等,这些内容能够对人们的灵魂造成很严重的污染,影响人们的社会公德心,由于在大学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稳定、成熟,所以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容易受到影响和危害,使部分大学生将自身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进而出现行为失控、精神萎靡等现象。在高校网络信息环境中,大学生会不知不觉的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不断使当代大学生受到思想误导、精神污染和观念冲击。

网络信息污染对高校工作者、教师、科研人员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于这些人,由于他们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判断后,才能得到有效信息,才能进行科学研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他们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眼花缭乱、重复混杂的信息进行精简,势必加大了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负荷。当网络信息遭到污染后,就会降低搜索、检索有效信息的效率、增加劳动成本。

对于网络信息污染,它不仅降低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的效率,对科研人员、老师的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也给高校知识分子人才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状态,为了不断追随技术前沿,面对大量的信息,科研人员就极易会产生焦虑的心理,就会经常出现自己很快被时代淘汰的想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会患有信息病,如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少,会产生个人隐私被曝光、隐私被侵犯等心理;黄色暴力信息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尽管网络可以大大缩短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但是却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经常上网的人们,就会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污染中最严重的要属计算机病毒。互联网共享性促进了病毒的空前活跃,如黑客攻击、恶意代码、蠕虫病毒等时刻威胁着使用者,对于高校科研人员而言,对网络中存在的各种负面信息进行规避,是他们亟待需要解决的难题[1]。

3 积极应对高校网络信息集散环境,实施清除和抵制有害信息污染策略

对于景德镇地区的各大高校,它们应该将育人作为目标,应该有效防御有害信息,加强学生信息浏览的管理,在学生浏览信息时,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检索服务功能,对有害网络信息污染要坚持抵制,并及时进行清除。目前,在为大学生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时,各大高校必须要及时甄别信息、清除不良信息,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将大学生科学运用网络信息作为出发点,高校应该大力实施信息育人工程,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为阻止不良信息的侵入,应对高校的电子政务平台、校园网络信息中心、多媒体教室等加大信息监管力度。首先,利用技术手段,管理网络信息。网络管理员可以将绿色防护软件安装在校园网网络中心的服务器中,建立不良信息防护网,将有害信息源加以阻断,另外,采用相关技术措施,如拒绝提供相关网站链接、将有害信息网站列入黑名单中等,进而阻止不良信息流入学校。其次,对学校不同部门进行协调,使所有部门共同维持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网络的管理和安全监督进行调查,对不良信息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及时阻断不良信息网站的传播渠道;尽量开展越来越多的网上教育活动。

第二,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电子阅览室,鼓励学生养成正确使用信息的良好习惯。学校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学生树立拒绝、远离不良信息的观念;鼓励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在接触信息时,能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应用信息的环境;要将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激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鼓励学生要时刻保持信守检索道德意识,对学校的相关制度要共同遵循。

第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预防校园网络信息污染。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这是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要求,这样才能对网络信息污染进行有效预防。对于信息素质,它包含信息道德、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开发等,只有具备信息素质,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第四,培养大学生自觉抵污、防污意识,防治校园网络信息污染。为了对信息环境进行优化、净化、美化,预防学校网络信息的污染,为学生提供更加文明健康的信息文化知识,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网络应用秩序加以规范,向大学生大力宣传信息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

第五,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培养教育,建立网络信息培养教育体系。网络信息培养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网络信息培养能力教育以文献检索课为主。通过对大学进行文献检索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评价网络信息的能力变得更高;在第二阶段中,以图书馆专题的讲座、培训为主,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意识;在第三阶段中,将大学毕业生作为主要培养对象,对其进行网络信息教育,培养大学生要遵守网络信息道德的意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2]。

[1]孙海英.网络信息污染与大学生良好信息意识的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4).

[2]何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猜你喜欢
阅览室污染大学生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学生之歌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