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操·序

2014-08-15 00:49王定华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焦作习练太极

王定华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北京 100816)

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而综合创造出的一套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的拳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中国传统武术的奇葩。

太极拳起源于焦作温县陈家沟。2006年焦作市被国家正式命名为“太极圣地”。焦作师专作为焦作地区的一所高等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突出地域文化,彰显办学特色,把研究、传承太极文化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焦作师专在太极拳教学和太极拳文化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06年焦作师专成功开设了太极拳方向的社会体育专业,通过引进、外聘、培训等措施,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太极拳专业教师队伍。并将太极拳纳入公共体育教学之中,还开设校级公共选修课《太极拳》,在课程建设方面建构了太极拳教育体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还以专业学生为骨干组建了太极拳运动队,曾多次在省、市级太极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太极文化产业曾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区的关键时刻,如何传承太极拳成了一项新的课题。加强太极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弘扬传统文化,而且也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文化底蕴。

《太极操》秉承传承与创新理念,在传统手法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现代元素,并且用中英两种文字进行呈现,是在新的时期弘扬太极文化的一次重要尝试。作为一个全新的大众健身方法和文化产品,太极操综合了各家所长,赋予传统健身方法以时尚内容,既有西方体操舒展挺拔的特点,又有太极的圆润和飘逸;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较好地体现出太极博大、融合的思想。在其创意与创编思想中秉承了中华传统养生哲学,将太极文化与西方体操的健身理念融入其中。《太极操》不仅丰富了体操和太极拳的练习内容,而且拓展和延伸了太极拳和体操的练习方法、手段。太极操的一招一式,尽可能地体现阴阳的对立均衡、此消彼长、富于变化的哲学思想,充分考虑到动作的对称性、有序性、简便性、实用性、有效性和时尚性,又兼顾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和不同层次的接受能力。在动作形态上,讲究柔美、圆润、舒展、中正、动静相兼、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因此,太极操自然且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通过太极操的锻炼,可以有效提高练习者的健康水平,使习练者修身健体的同时,能较好地领略到中国太极拳的动作韵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太极操》的编写人员,顺应时代所需,在前人编写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才得以创编完成,其翔实的内容和独特的风貌丰富了太极文化体系,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该书还印制了图解及英文版本等,以供海内外太极拳爱好者阅读、习练。

《太极操》一书的出版发行乃太极拳的传承、创新迈出的又一步,是太极文化事业的一件幸事,必将对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普及、发展产生影响,对打造太极文化品牌、让太极拳进一步走向世界、惠及大众乃至造福人类发挥积极作用。

2011年12月6日于北京

附:

《太极操》,蔺丽萍、刘巧芳、冯文昌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全书14.4万字。

《太极操》一书包括太极操的创编背景、太极操的简介与特点、太极操的锻炼和推广价值以及太极操的基本动作介绍和动作图解说明几方面。书中不仅对本套动作做了详尽精美的图解,使观者能阅其文、观其图,而且从文化的角度对太极的特点做了简要的阐述,使习练者能明其理,而会其意。

本套操共有九节,每一小节均可单独练习,在一招一式中彰显了阴阳的对立均衡、此消彼长、富于变化的哲学思想;在动作形态上讲究柔美、圆润、舒展、中正,体现出太极的动静相兼、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的特点;在音乐制作方面,突出原创元素,将浓郁的地方音乐融入其中;从锻炼的部位和练习的强度来说,有着很强的健身价值,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常年进行习练。

猜你喜欢
焦作习练太极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临轩听雨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焦作:政府买服务的签约之路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