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

2014-08-15 11:45蒋建伟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情义丰县校友会

蒋建伟

越偏僻的地方,越美丽。

这里,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苏、鲁、皖三省交界,听说鸡鸣三省,一马平川,出门就看见一望无际、坦坦荡荡的大平原。但,这里又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来梨花白,夏看金麦浪,秋闻瓜果香,冬把大戏唱,一种说也说不清楚的绝世之美。

这个县,有渠立强、李影、孔斌、冯现彬、孙厚民、张玲兴、谢淑华、汪明慈、朱琼、王治国等20多位国家级的“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有欢口中学捐资助学校友会、梁寨镇党委、丰县供电公司抗击“8·9”风灾群体、“10·19”抢劫案见义勇为群体等先进集体,还有做好事不留名的、数不清的好人,犹如一朵朵美丽的桃花、梨花、苹果花、杏花。什么人最美?好人最美。什么人最亲?有情有义的人最亲。

2014年,我三下丰县,走访民间,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点点滴滴的故事,每天都被他们的大爱精神感动着。印象最深的,是我在采访梁寨镇时,老百姓那句发自内心的“现在的共产党员真好”、党委书记王磊的“农村的事净是小事,小事当成大事办”、“办事难,找党员”、义务献血20多年的孔斌那句“我干的都是普通的事,不值得宣传”、欢口中学校友刘志坚、孙中明、张东华等9人的“我们考上大学了,该怎么帮助那些上不起大学的高中生呢?”……他们的话,字不多,很朴实,却一下子打动了我的心。人活一世,图的就是有情有义、好人好报,只有懂得了“情义”二字,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才算完整。

“情义”不仅仅关乎个人,而且关乎国家与民族之福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之本,“情义”的故事从古代流传到今天,譬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刘邦与《大风歌》”的故事,“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铁肩担道义”的故事,“程婴救孤”的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倘若开列出来,肯定是一长串。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今天的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情义”不可缺失,否则,人将不人,无情无义。人无情义,畜生无疑;国无情义,必陷衰亡。

只有做到人人有情有义,方能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子非

猜你喜欢
情义丰县校友会
打造“海归朋友圈”,帝国理工无锡校友会成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成立“留法校友会”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丰县为何层层“失守”?——“丰县事件”折射基层顽疾
丰县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烟花爆竹监管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习作点评
“情义与曉東:筆墨之间真挚表達
2015知名高校校友会与江苏省侨办建立联谊共同体
我只拍有情义有情怀的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