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写相遇,细笔抒心曲

2014-08-21 03:06刘召金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3期
关键词:补题兵马俑命题

刘召金

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愁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请以“那一天,我与_______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在文章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5分。

(浙江省金华市2013年中考作文题)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近几年一直稳中求变,2010年和2011年采用二选一的方式,2010年为“灯”(命题)和“那一天,我______了”(半命题);2011年为“欢乐一家亲”(命题)和“美好一瞬间”(命题)。2012年为单一命题作文“向目的地进发”,采用材料和命题的形式命制。2013年为半命题作文。这些题目,分别从理想目标、情感素养和生活哲理等角度来命制,贴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生活可联系,便于发挥。

题目“那一天,我与_______相遇”,关键词三:一是“那一天”限定了时间,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局限在一天。二是“相遇”,也就是“遇见,遇到”,指在某一时刻的某一地点,彼此互相注意和关注。如何“注意和关注”?只有用细节描写,抓住对象的特征,展现相遇的具体情境,才符合“注意和关注”的要求。三是“我”,要求考生以第一人称来写,或贯穿全文。与什么相遇,这需要考生依据自己的素材积累进行补题。所补的内容可以是人物,可以是风景、事件或某种精神等。考生写作过程中不仅仅要把相遇的过程写出来,更要说明“相遇”带给自己的感动、感触或者某种心情,明确表明对“相遇”结果的感悟和体验。

另外,命题中明确规定要求考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考生在构思行文中,一定要依照记叙文的写作规范,交代好记叙的六要素,这样写作构思才符合文体要求。

思路一:以人物补题,真情动人

生活中,我们能遇到的人物很多,可以是兄弟姐妹、父母亲朋,可以是故交新友、学哥学弟,也可以是陌生的草根、明星大腕,甚至也可以是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等等,只有能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感悟点什么,体验点什么,有所收获即可。

思路二:以风景补题,语言精彩

熟悉的地方有风景。用饱蘸情感的文笔,描绘你所熟悉的某一处风景的画面,表达“相遇”的情感体验,可赞扬,讴歌画面美、变化美;可讽喻,宣讲环保,诉说变迁,表达忧思意识。陌生的地方也有风景。如外出旅游,与风景邂逅,那种景致,那种感悟和体验,精心细描,一定能让读者身临其境。

思路三:以情感补题,动人心扉

生活中,我们会有各种经历,在这些经历中,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转化一下,便是一种相遇。如“那一天,我与失败相遇”、“那一天,我与良知相遇”、“那一天,我与感动相遇”、“那一天,我与智慧相遇”等等。抓取事件的横截面,展现对你这种情感的认识和态度,便是写此种立意的目的。

思路四:以事物补题,个性精彩

生活中,我们常常是匆匆的行者,顾不得驻足欣赏,于是也就错失了许多美好。驻足,观察,便是一种相遇。从这一角度立意,就是要借助于物品,来表达对事物特征的认识,借助于“它”,表达一种情感和认识。如“那一天,我与兵马俑相遇”,表达对历史积淀的感悟;“那一天,我与蚂蚁相遇”,小小的个头,展现出的精神让你感动;等等。

那一天,我与圣贤相遇

一考生

秋风掀起阵阵寒凉,即便如此,也掩不住我的满腔喜悦。

终于淘到了最新的漫画集和小说,我不免脚下生风,欢欣雀跃。

不料,与迎面而来的老者撞了个满怀,书散落一地。慌忙拾捡,却看到了几本泛黄的线装书。

“什么年代了,还看这些老掉牙的东西!”

“非也非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一位身着古装的老者,紧张地捡着书。

“不就几本破书吗?我的都是新书呢,花了好多钱呢!”我不满地抱怨,却突然发现眼前的老者有些奇怪,总觉得面熟。

“书最忌富,入富则堕,且少年乃国之栋梁,玩物则丧志,焉能如此颓唐。”老者看着我的漫画和小说,表情凝重。我蓦地想起,这老者难道是孔子孔圣人?我惊讶地张大了嘴。

“不就是看本漫画吗?课本那么枯燥,谁爱看啊?”我怯弱地说。

“时不我待,如斯精力何不治于学?

“学习有什么用啊?还不如看漫画好玩呢!”

“古人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若求与天地共老,与日月同光,此重担非少年难当。”看着孔夫子睿智的脸上写满严肃,我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态度,虔诚地聆听他的教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夫子语重心长。

“这么重要的事,仅凭我一个人也不能干什么啊?这都是大人物做的事。”秋风似乎不再凉爽,我的额头泛起细细密密的汗珠,一抬头撞上夫子坚定的眸子,他望着远方,凝重而坚定。

“集腋成裘,积水成渊。如斯之理,子焉不明?且子尝闻中国梦不?生民之梦实乃国之梦,万民之力乃国之力。大国宏图全望吾辈少年矣!”夫子的眼神关切且坚定,让我顿时充满力量。

秋风又起,裹挟着丰收的气息,让我倍觉清爽。抛开漫画小说,担当一己重担!

文有诗书气自华。考生文章以“圣贤”补题,写与孔圣人相遇,通过与之对话,展现自己对读书,对中国梦,对责任的认识,立意独特,别具匠心;在写法上,考生采用对话的形式,以文言文的形式对话,符合孔圣贤的身份,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底蕴,使作品文采飞扬,显示出考生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写作基本功,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那一天,我与兵马俑相遇

一考生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了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

早就在历史教科书中领略了兵马俑的雄壮,也曾在网上多次百度过景区美图,欣赏过纸上美景,但我的心早已跨越时空,飞到了“六朝古都”西安——渴望瞻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那一天,天空飘着几点雨丝,纤弱的雨若有若无地洒在行人的脸上,在闷热的夏天让人倍感惬意和舒适。顾不上旅途的疲劳,我们的第一站就是秦兵马俑博物馆。

站在一号大厅里,我才知道什么叫震撼!上千个步兵俑纵队横队排列整齐,上千个身材高大,面目和服饰各异的武士站在你面前,那是怎样的一种杀伐之气。“哇!”我不禁轻轻一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到了这雄壮的场面,我才知道这一句话是多么的有见地。

一号坑陶俑布局严整,听导游说,最前面的是前锋,即武士俑,共二百一十名。他们身高约1.8米,体态匀称,体格健壮。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他们横列三队,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神态严峻,目光炯炯;紧随其后的是一群身穿铠甲的步兵,间杂着驷马战车组成四十路纵队从十几条坑道里涌出;主阵型左右两侧侧翼护卫,队后又有三列后卫。每个陶俑都神态各异,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有的面带微笑,好像正在为已经打赢的胜仗而高兴;有的面色忧愁,好像为逝去的战友悲伤……那站在每列前头的,个个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身负重任的将军。看着这恢弘的场面,我恍如置身于两千多年前那千军万马奔腾厮杀的古战场,听到了那号角齐鸣、战鼓咚咚的搏斗声,使人联想起当年始皇帝金戈铁马,横扫六合,所向披糜的英雄豪气。

看完了一号大厅,我们又参观了二号及三号坑,在这两个坑中,有千年不减锐利的宝剑,有青铜制造却极像真的一样的青铜马……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当我恋恋不舍地从博物馆里出来时,太阳已迫近西山。回望那气势雄伟、古色古香的秦始皇兵马俑大门,不知谁写的一首《青玉案·兵马俑》涌上了心头:

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颜无改,心声欲吐,豪气寒刀斧。

伟哉,秦兵马俑!那一天的相遇,我会铭记你一生……

写作贵有底蕴。考生以兵马俑补题,以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作为素材来写作,不仅以个性脱颖而出,更使作品富有历史底蕴,显示出考生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构思。在写法上,考生重点详写一号大厅,略写二、三号大厅,详略得当,既能使读者了解兵马俑的情况,又使作品内容充实。另外作品状貌摹型,栩栩如生,特别是结尾引用诗词,更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气息,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也是作品赢得分值的亮点。

2013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已经完成。同往年一样,仍是满分45分,加上书写5分,共50分,在语文考试(满分为120分)中可谓举足轻重。相对于其他三个板块,作文评判的主观性更多一些,历来都是争议的焦点。

什么样的作文能得高分?

真情为文,说心里话的文章能赢得高分。

宋朝大诗人陆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场中考,考生数以万计,其命题要让每一个考生都有东西可写,一般都会力求引领考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今年的命题,“那一次,我与_______相遇”,也重点强调的是“我”,考生只有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那些激荡人心的内容去写,说真话,诉真情,发现自我,表达自我,让“我”成为文章的灵魂,这样的文章才会赢得高分。

阅卷中,老师以怎样的标准评判作文的优劣呢?

评分依据内容、主题先进,再根据结构、语言、写作手法、书写等定档。一般而言,有下面六个特征的文章一般能得高分:一是拟题巧妙,新颖别致;二是开篇简洁,紧扣主题;三是材料新颖,富有个性;四是结构条理,脉络清晰;五是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六是书写工整,卷面美观。

那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如何练习呢?

我们应在练习时注意以下两点:1.在审题立意下功夫。审题决定写作的方向,立意决定写作的高度。平时备考中,多做这一方面的训练,多展现有高度、见胸怀的立意,考场中,才会在三五分钟之内借助于审题立意,把自己的作文定格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上。2.在选材上做好准备。别出心裁地选材,永远是考场上的制胜之道。考生数以万计,同一个命题,选取同一材料的不在少数,这样的作品,可能第一篇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但第十篇,第一千篇……在他们的眼中那就是雷同!要避免这种现象,考生只有在选材上下功夫。其实写作就是发现自己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自己,然后用恰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过程。平日训练中我们就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反思生活,迎考时坚持立足实际,以小见大反映生活,反映主题,这样既避免了与别人的雷同,又有自己的亲身感受,有细节,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一般都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猜你喜欢
补题兵马俑命题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中国出土2100年前的迷你兵马俑
社会版(五)
“补”出一片精彩来
“补”出一片精彩来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挖“兵马俑”
例谈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