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教学的“三味书屋”

2014-08-21 17:28朱连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重阳节王维

朱连清

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特定的审美世界。我们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触摸并感悟汉字所蕴藏的审美因素,挖掘并寻觅文字所散发的各种“香味”,培养学生对汉字审美的特有感受力。

一、识字写字教学散发文化味

【案例点击】苏教版第五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片段

师:说起“重阳节”,你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先学生自主交流,然后教师课件出示有关重阳节的知识:①我国古代把六叫做“阴”数,把九叫做“阳”数。②农历九月初九,两个九相重,都是阳数,称为“重阳”。③ 九月初九就是“九九”,谐音是“久久”,因此有长久之意,也称敬老节。④2013年10月13日的重阳节,也是全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⑤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等。

师:“重”(chóng)还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它还有一个读音zhòng。下面我们一起来书写一下这个字,谁能告诉老师书写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讲述“重”字书写要领,教师范写,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师:有关这个“重”字呀,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讲述字理(仓颉jié造字的故事)

仓颉造了字,人人夸他,他得意忘形之下造的字也马虎起来。当它造好了“重、出”后,有一位老人问他:“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但这些字已经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以后一定不再骄傲自大!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将字形与字义相结合,再也不敢粗心马虎了。最后这些字逐渐流传了下来,成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汉字。

【案例评析】

“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一个生字,在教学时,这位教师首先从课文“重阳节”这个词语导入,给学生拓展了五个有关重阳节的小知识;接着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了“重”字的书写指导,让学生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个“重”字,同时学生还知道了“重”字是一个多音字;最精彩的是,这位教师最后还引入了一则“仓颉造字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形象地记住了“重”字。这样的教学过程,一个简简单单的生字,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触摸并感悟,慢慢地烙上了文字所特有的文化味,不但让学生知晓了重阳节的知识,而且知道了有关“重”字造字的趣事,今后这个“重”字,一定会烙入学生们的记忆。

二、识字写字教学散发书法味

【案例点击】苏教版第七册《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小节中“暮”是生字,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的?

生1:暮指日落时,傍晚的意思。我是利用查字典的方法。

生2:我是利用看字形的方法,你看“暮”字下面是个日字,有太阳的意思,而且这个日字又在莫的下面,说明这太阳快要落山了。

师:说得真好!(教师课件出示“暮”字书法作品展示)

(1) (2) (3) (4) (5) (6)

原来“莫”(1)就是“暮”的本字,这样写,上下的叉叉代表的是草丛,意思就是太阳隐没在丛林之中,快要下山了。后来,在晚期的篆文中,在“莫”字下方又加了一个“日”,变成了 “暮”(2),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 ,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暮”。我们看“暮”(3)是隶书,“暮”(4)是楷书,“暮”(5)是行书,而“暮”(6)则是毛泽东写的草书……

【案例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因此,在这节课的识字写字环节,教师让学生在研究“暮”字含义的同时,还适当地渗透了书法教育,让学生们从欣赏的角度感悟汉字所特有的书法美感,隶书的“暮”书写流畅,蚕头燕尾;楷书的“暮”工工整整,一提一顿,左右能详;行书的“暮”有轻有重,无比奔放……让学生们在书法线条的轻舞飞扬中体悟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识字写字教学散发生活味

【案例点击】 苏教版第五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小节):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师:今天的早晨,王维一起床,不由地思绪万千——(引读课件)

中午,窗外不时传来他人和友人的吟歌声,王维不由想——(再次引读)

夜晚,夜深人静,王维辗转反侧,又一次陷入了深思——(再次引读)

师:时时想起,今又想起,我们把这样的“想”叫做——“念”,“念”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念”由心生,“今”又想起,所以上面是一个“今”字,下面是个“心”,不能写成“令”。观察一下,这个“念”字在书写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指导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

师: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在某个特殊时候“思念”过某些人、某些事呢?(学生自由表达)

【案例评析】

“念”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将上面的“今”写成“令”,而这节课教师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首先,教师通过创设三个小情境,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王维思念的内容”,从而引出“念由心生,今又想起”这一话题,既解决了“念”的字形,又解决了“念”的字意。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念”,这样的生词教学,让文本、体验、生活三者融为一体,学生对文字特有魅力的感悟自然是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重阳节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三味书屋
重阳节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
重阳节快乐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