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2014-08-25 08:55区腾飞潘速跃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轻症半胱氨酸血症

区腾飞,潘速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510515)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因局部脑组织供血受限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尤为凶险,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的特点,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死率较高。有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IS发病的高危因素,踝臂指数、LDL-C水平、颈动脉斑块和狭窄情况、血压情况、血糖水平等都是与其发病相关的因素[1]。近年来,很多国内外研究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上升是引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2],针对Hcy水平与脑卒中病情进展的关系研究已成为一项热点问题。本研究针对Hcy表达水平对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AIS诊断相关标准,均经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纳入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病程均为12 h至72 h,其中,男197例、女103例,患者年龄跨度42岁至83岁,平均年龄为(63.5±11.8)岁。排除出血性卒中、心源性栓塞等其它原因导致的脑栓塞患者,排除意识不清的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感染和癫痫的患者。在入院时,应用改良Rankin评分(mRS)将纳入的患者分为轻症组(mRS评分≤3分)和重症组(mRS评分>3分),两组分别纳入202例和9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比例、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观察指标

于入院次日清晨收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应用AU-640型全自动生化仪(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对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Hcy、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当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15 μmol/L时,判定其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3 数据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血浆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压、血脂、血糖、年龄等指标的相关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处理,均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病率的比较

经检测,重症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38.8%和9.4%,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见表1。

2.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其血浆Hcy水平(r=0.453,P<0.05)、血压水平(r=0.461,P<0.05)、胆固醇水平(r=0.385,P<0.05)、血糖水平(r=0.359,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甘油三酯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

表1 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的比较

注:与轻症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AIS患者病情评价相关指标的研究,已有很多研究证实,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都是反映脑血管卒中发病和病情进展的指标[3,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38.8%和9.4%,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说明血浆Hcy水平的上升可能是与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相关的因素;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其血浆Hcy水平(r=0.453,P<0.05)、血压水平(r=0.461,P<0.05)、胆固醇水平(r=0.385,P<0.05)、血糖水平(r=0.359,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血浆Hcy水平、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均是与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相关关系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血浆Hcy水平的上升可能是与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相关的因素,高血浆Hcy水平、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均是与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相关关系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张 艳.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超声影像学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25.

[2]Martin HF,Martin M J,Pabon P,et al.Homocysteine and outcome in young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Int J Cardiol,2007,118(10):183.

[3]史文举.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2):40.

[4]王光胜,王元伟,陈孝东,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6):538.

猜你喜欢
轻症半胱氨酸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中国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建设研究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新癀片治疗轻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轻症小儿肺炎门诊雾化吸入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