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分析

2014-08-25 08:55孙立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假瘤造影剂肺结核

刘 辉,孙立哲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院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712000)

肺内结节性病灶常见的病因包括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诊断的难点。造成误诊的原因包括病变形态多变性、影像学特征不稳定性等,各病变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的重叠性。螺旋CT是肺部疾病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虽然CT设备及后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但仍然有约1/3的患者被误诊[1]。CT动态增强扫描是经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后对肺部病灶进行动态扫描,可以观察不同时期病灶的血供特征,能够为肺内病灶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对照研究,分析了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呼吸科诊治的肺部占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31岁至74岁,平均年龄(59.1±8.7)岁。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或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包括肺癌30例,肺结核球30例,炎性假瘤30例。排除标准:1)高龄患者(>80岁);2)肺内病变直径>3.0cm;3)明显钙化;4)伴有肺不张、肺炎及淋巴结融合者;5)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者;6)对含碘造影剂过敏者。

1.2研究方法CT检查设备选择飞利浦公司生产16排螺旋CT,检查前嘱患者去除金属物品,配合呼吸及屏气。先行肺部平扫,取仰卧位,吸气后屏气扫描,扫描范围自肺尖以上至膈肌水平以下。而后行动态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选择madrad MCT310-2型压力注射器,经外周静脉团注80-100 ml含碘造影剂(碘帕醇),速度4.0 ml/s。而后对肺内结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时间为团注造影剂后6 s-48 s及60 s-180 s。将CT数据传输至ADW4.2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组等技术观察病变。测量肺内病灶平扫CT值,增强峰值CT值及同层主动脉CT值。测量过程中应该选择肿瘤实质部分,避开坏死空洞、钙化等区域,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计算病灶/主动脉强化增值及S/A值。

1.3观察指标测量并比较肺癌、肺结核球及肺炎性假瘤平扫CT值、增强峰值、强化增值及S/A值。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2 结果

2.1肺癌、肺结核球及肺炎性假瘤平扫CT值及增强峰值比较肺癌、肺结核球及肺炎性假瘤平扫CT值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43,P>0.05)。三者增强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4,P<0.01),其中炎性假瘤增强峰值最高,为(93.34±30.21)Hu,肺结核球增强峰值最低,为(56.01±26.42)Hu,详见表1。

表1 肺癌、肺结核球及肺炎性假瘤平扫CT值及增强峰值比较(Hu)

2.2肺癌、肺结核球及肺炎性假瘤强化增值及S/A值的比较肺癌、肺结核球及肺炎性假瘤强化增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32,P<0.01),其中炎性假瘤强化增值最高,为(70.65±23.42)Hu,肺结核球强化增值最低,为(25.43±15.42)Hu。三者S/A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4,P<0.01)。其中炎性假瘤最高,肺结核球最低。

表2 肺癌、肺结核球及肺炎性假瘤强化增值及S/A值的比较

2.3CT动态增强扫描和病理学诊断结果的比较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8.0%(22/25),特异度为81.5%(53/65)。说明CT动态增强扫描和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表3 CT动态增强扫描和病理学诊断结果的比较(例)

3 讨论

早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肺内结节性病灶或肿块十分重要,以往诊断肺部结节性病灶或肿块主要依靠发病的部位、数量、密度及形态特征,病变深分叶、细短毛刺、偏心厚壁空洞、支气管截断及区域淋巴结肿大多提示恶性病变,而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短期抗炎治疗变化显著多提示良性病变[3-5]。但仅仅根据平扫形态学特征对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并不高,约有25%-35%的病变存在误诊[6]。

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反应病变血供情况。而研究显示肿瘤具有血管生成依赖性,不同性质病变血管生成及血流灌注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动态增强扫描将其区分开来。肺癌典型的强化方式为均匀或不均匀趋向于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为中度-较明显强化。这与病变内存在多发新生的毛细血管,血流较为丰富有关。肿瘤血管内膜不成熟,通透性高也与之相关。炎性假瘤的强化方式包括均匀强化和边缘强化,其病理学特征包括组织充血,血管扩张,新生肉芽组织,因此造影剂分布丰富。但陈旧性病灶内存在较明显的增生和纤维化,强化程度降低,但周围肉芽组织丰富而明显强化[8]。结核球内部包括炎性反应及干酪性坏死,缺乏血供,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低。本研究中,平扫CT显示肺癌、肺结核球及肺炎性假瘤CT值间无统计学差异。但经动态增强扫描,三者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以炎性假瘤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最高,肺结核球增强峰值最低,肺癌介于两者之间。有研究认为,增强扫描病变CT值增值小于20 Hu强烈提示良性病变,如结核球及错构瘤[9]。也有研究显示,动态增强扫描病变CT值增值介于20-60 Hu间提示恶性病变,但当Hu增值高于60Hu则应考虑为炎性病变[10]。但由于应用造影剂的种类、剂量及注射速度不同,病变强化程度可能存在差异。且扫描选择的时间点对测量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8.0%(22/25),特异度为81.5%(53/65),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其诊断准确性较高。

综上所述,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为肺部常见病变,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显示其特征,并能通过增强的方式及CT值的变化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谭棠基,何 发,赵 意,等.孤立性肺微小结节的诊治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9):1413.

[2]王 彬,李海燕.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内小结节鉴别诊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8):1495.

[3]江 杰,徐艺铭,何 波,等.肺内肿块性病变双能量CT扫描技术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9):793.

[4]邹南安,王 奕,王爱华,等.螺旋CT动脉期增强扫描在60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3,(36):4453.

[5]何玉麟,曾献军,张海平,等.MSCT三期增强靶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6):15.

[6]周永生,苏锦权,许晓矛,等.无钙化肺结核球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4):760.

[7]沈比先,阎守芳,陈胜基,等.孤立性肺结核球薄层动态CT扫描及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7):890.

[8]张福康,冯仕庭,陈境弟,等.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09(2):32.

[9]徐树明,程林仙,杨宣琴,等.33例不典型肺结核球的CT所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1):930.

[10]唐以军,卢进昌,罗 强,等.48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内科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643.

猜你喜欢
假瘤造影剂肺结核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小肠多发钙化性纤维性假瘤误诊一例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