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巨人企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以天津为例

2014-08-27 02:53沈红丽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科技型巨人天津市

沈红丽

(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134)

一、引言

“小巨人”是中小企业中产品有特色、有市场,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从国外看,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是世界各国振兴经济的战略性举措。美国的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微型的跨国公司成为有冲劲和进取心的“小巨人”公司。日本的一些规模不大、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凭借自主创新和特色经营,成为行业先锋。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比重已超过99%,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社会进步的稳定器和助推器。近年来,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产生了一支令人瞩目的生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像一粒粒种子促进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从中脱颖而出了多个顶天立地的小巨人——科技小巨人企业。天津作为北方经济的中心,自2010年出台“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以来,科技小巨人企业似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成为天津经济的“第二”引擎,是市区联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品牌和亮点之一[1]。

国内学术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较多,而对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研究则刚刚开始。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成功的企业就是要不断扩张规模,获得高额利润。因此,中小企业当初并不被人们重视,直到1973年,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一书的问世改变了人们的观念[2]。Lang和Johnson研究表明:往往小公司的缺勤率比大公司的低[3]。Haltiwanger指出小公司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4]。张承耀总结了保·伯林翰的观点,所谓的“小巨人企业”就是一种“小而强”的企业,从某些指标看,这些企业属于小企业,但从业绩特别是成长性看,又具有非同一般的活力[5]。陈心德、王宇熹、吴忠等对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定义、指标体系做了概括性描述[6]。王宇熹、汪泓、陈心德从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概念着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筛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并以上海松江科技“小巨人”企业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7]。张晓丽以天津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为例,分析了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因素,提出了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建议[8]。刘书瀚教授指出,要把天津建设成北方经济中心,必须产学研联盟,提升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武装更多的“科技小巨人”[9]。

目前,学术界对科技小巨人企业尚无统一的定义,在分析陈心德、王宇熹、吴忠等学者[6]对科技小巨人企业描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应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性:一是在“科技”方面突出高新特点及自主创新性;二是在“小”这方面,并非企业规模小,而是年轻,即从成长阶段来说,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生长期或壮大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三是在“巨人”方面,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高成长性。

二、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的帮助下,一批批企业迅速崛起,成为科技小巨人企业,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攒足了后劲。

(一)发展速度呈现迅猛态势

近两年来,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似雨后春笋般涌现,科技小巨人企业从2010年的726家增加到2013年的2 435家,年均增长速度为50.19%;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10年的1.25万家增加到2013年的4.92万家,年均增长速度为58.25%。2013年,实施新一轮科技小巨人发展计划,全年新增小巨人企业636家,年末全市专利拥有量达到6.85万件,其中,1月—8月份,全市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419家,完成全年任务的97%。2014年第一季度,全市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22家,完成全年任务的22%,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2504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其中滨海新区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分别完成全年指标的36.7%和31.3%,实现首季开门红。像红日药业、长荣印刷、天地伟业、卓朗科技等,这些企业在短短几年内无论是产值还是品牌影响力都呈几何级数激增,有些已成功上市,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行业领军者。

图1 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①

从各区县及各功能区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来看,2013年8月底累计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开发区(272家)、西青区(249家)、北辰区(237家)、静海县(198家)、武清区(170家);1月—8月份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五位的是开发区(72家)、东丽区(38家)、津南区(34家)、宝坻区(34家)和武清区(33家)。

(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随着科技进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专业分工更加细化,科技小巨人企业充分发挥了其“小而专”“小而活”“小而特”的优势,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自2010年天津市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以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迅猛发展。截至2013年8月,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 719亿元;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 638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数量不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5%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所创造的收入占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1%。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小巨人企业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天津市经济科技含量、发展活力的代表,已成为天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此外,蓬勃发展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还带动了民营经济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和群众收入。就业人员年均收入5.5万元,平均每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两年净资产增加4 114万元。

三、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机遇

(1)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国内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给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小巨人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先进的技术和更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了科技小巨人企业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创业机遇,为我国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城市定位及政策支持

区位和政策优势是培育发展“小巨人”企业的基础。环渤海经济圈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引擎,而天津位于环渤海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天津市近几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9.34%,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006年的2.89倍。天津未来将是爆破式的增长,并将逐步建成我国北方经济中心、我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国际物流的相关政策相叠加,政策更为优惠。

天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十字方针后,深入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着力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扶持科技小巨人成长壮大,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自2010年天津市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以来,科技小巨人企业在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的支持下,2013年上半年实现税收108亿元,增长19.4%。天津市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助力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更多行业领先的“杀手锏”产品,提升产业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水平。近几年来,天津市发展主打科技牌,科技研发,自主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强,科研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不断增加。

2.威胁

(1)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市场资源有限使企业危机感增强

科技小巨人企业尽管经历了生死之谷,进入了发展期或成长期,但通常市场知名度不高,市场资源有限,产品没有市场便没有发展空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形势复杂,瞬息万变,特别是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及发明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超越。因此,科技小巨人企业应时刻存在危机感,保持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思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稳脚跟。

(2)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面临渐失的威胁

科技小巨人企业要在快速发展中保持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培育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摸索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有的小巨人企业不具备独立的科研机构或研发中心,自身的科技创新较难实现。即使自身能够做到科技创新,但由于核心技术是相对的,今日领先并不代表明日也能领先。市场不断变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才能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原因是科技成果转化难,市场推广难。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企业的核心技术也并非能一直遥遥领先,很可能被他人超越或取代,核心竞争力便会在一夜之间丧失殆尽。

(二)内部环境分析

1.优势

(1)技术创新及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水平高、附加值高、发展速度快,也使得它们成为加快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和高端产业高地的生力军。2012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数为21 370件,占到全市企业有效专利的78.5%,占全市有效专利数的53.4%,成为天津市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很多产品技术水平实现了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或处于国内领先。涌现出红日药业、瑞普生物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开发出生物降解冠脉支架、锂离子电池隔膜等100多项行业尖端的“杀手锏”产品。如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必净注射液填补了国际空白,地球卫士(天津)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无机粉体环保纸也成为国内首创。

截至2013年8月,天津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 050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的比重为5.21%,但它们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占全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39.21%,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和支出额,超过全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半。

(2)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企业的创始人及员工多为硕士、博士及归国留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工艺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而且归国留学生的加入带来了国外成熟的工艺和技术,加强了资本、技术和产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2.劣势

(1)“高投入”“轻资产”等特点使其融资受阻

技术创新使企业发展壮大,因此科技小巨人企业一定要有技术在手,但技术必须依靠资本来撬动,做到技术转化形成产品,企业需将产品产业化去开拓市场。因此,科技小巨人企业将研发技术转化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需要大量的资金。天津红日药业总经理孙长海说:“创新的过程说白了是花钱的过程,必须有领导的高度重视,资金充分的支持。”对于壮大期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来说,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增长使资金运作和周转面临巨大压力。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特征是高投入、高回报,同时也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对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及研发机构的投入要求较高。如在产品研发阶段,不仅需要高、精、尖的研发设备和高素质、技术精湛的研发人员,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大;而且产品开发周期相对较长、市场前景不确定,具有一定的风险,另外科技小巨人企业具有“轻资产”特点,因此,在融资过程中频频受阻。

(2)企业面临创新型人才缺乏及流失的危机

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核心科技,在某种程度上就掌握了企业的命脉。天津市科委针对天津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除了融资问题外,人才培养和引进难度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迫切现实问题。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才特别是高层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缺乏和流失是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不活跃的主要原因之一。创新人才的缺乏给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而创新型人才掌握着企业的绝大部分的技术秘密,其流失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通常,人才流失后,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人选,造成关键岗位空缺,项目中断,还增加了企业重置人力资源的成本,特别是员工跳槽至竞争对手企业中或另起炉灶时,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生存危机。

四、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对策

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思路招法,提高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做优做大做强[10]。天津市对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从科技、金融、招商引资、人才等,从政策扶持到资金支持,力度可谓“空前”。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实现金融创新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将筹集财政资金200亿元,专项用于打造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10],按照初创期、成长期和壮大期这一发展规律,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三桶金”(“天使资金”“周转资金”“发展资金”)支持[11]。天津模式的“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成长期和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与政策和资金扶持的一项重大举措。如“科技小巨人周转资金项目”为科技小巨人提供无息贷款,科技计划项目与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无担保无抵押贷款在全国尚属首创,这些举措为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保障。

政府除了资金扶持外,还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科技小巨人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或部门,如天津银行及时主动与“科技小巨人”企业沟通,采取一企一策的融资方案,并专门建立了贷款业务绿色审批通道,做到专报专审、随报随审,为“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此外,不断创新科技金融的思路和举措,今年新增科技支行3家,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4家,搭建起集聚银行、担保公司、创投公司等各类机构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设立天津科技发展融资服务控股公司,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吸引商业银行贷款,为科技小巨人企业提供以融资为主的全方位帮助。如川铁电气(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在东丽区科委的帮助下,率先与大连银行签订了2 000万元的专利质押贷款,成功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将这笔贷款继续用于产品研发和生产运营中,将雪球越滚越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快速发展。对于科技小巨人企业自身而言,要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拓宽发展思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依靠海内外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二)实现创新驱动,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科技小巨人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把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力。首先,政府要扶植科技创新人才,鼓励创业。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创业,对技术研发活动进行鼓励,如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培育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如天津市政府制定的《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优惠政策》为“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这一综合性大平台建设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今年,天津市市级财政投入1.4亿元,区县财政投入1.2亿元,支持上千家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技术创新。

其次,科技小巨人企业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强化科技合作,注重核心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与大院大所、高等院校、研发中心开展对接协作,结合其在科研开发,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如天津红日药业主要采取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方式进行项目储备,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多家科研院所签署了长期合作研发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共赢的产学研模式使红日药业吸收到充分的学术营养,聚集到更多的才智。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三)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合理控制人才流动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为科技小巨人企业核心资源要素中“第一要素”,如何培养、引进和发展一支高素质且颇具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和管理队伍,是天津市以及科技小巨人企业自身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在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天津市将扶持300名能够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为支持天津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天津市科委结合人才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该措施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高端高智人才是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其发展壮大的支撑。对于科技小巨人企业自身要加强人才引进,千方百计吸引更多高水平创业团队、创新人才和智力资源,尽量减少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危害。首先应具有“求贤若渴”的态度,用优厚的待遇广揽人才,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其次,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的管理,应特别重视对创新型人才进行持续性的培训和开发,完善人才共享、流动、激励机制,营造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使管理方式更为多元化、人性化和柔性化,从而激发人才的创造性,使人才引得进、安得下、留得住、发展好。要着力培育企业家精神,打造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在中国和世界经济舞台上,发出天津声音,实现更大作为。

(四)培育“杀手锏”产品,携手老企业共同闯市场

“杀手锏”产品是企业发展效果、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的关键。科技小巨人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培育自己的“杀手锏”产品。“杀手锏”产品的培育,要加大研发力度,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转型升级,破解一批关键技术和管理难题,研发生产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拿出更多“杀手锏”产品,牢牢掌握科技竞争主动权。

2013年,天津市实施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了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通过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培育,并设立了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补贴新产品,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着力培育“杀手锏”产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此外天津市还将建立科技企业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制度,引导企业进行产品、技术和工艺的创新。今年以来,天津市继续加大对科技小巨人企业和“杀手锏”产品的培育,面向20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重点培育企业,通过专家评审认定104个“杀手锏”产品,并新建了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但是由于科技小巨人企业市场知名度不够,要想做大做强,需要市场资源,因此,科技小巨人企业可联手老企业,共同打造“杀手锏”,携手闯市场。如天津科技小巨人典型企业“天津舜能科技”与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东风油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长远来看,能给“舜能科技”带来巨大的市场资源和发展空间。

注释:

① 根据天津市科委的相关统计资料,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数据截止到2013年8月,为了和前三年比较,2013年9月—12月的数据是根据2013年1月—8月份增长量的平均数来计算的。可能比真实数据小。

参考文献:

〔1〕 徐佩锋.“小巨人”崛起[J].华东科技,2008(10):66-67.

〔2〕 〈英〉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李华夏,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3-18.

〔3〕 LANG J R,JOHNSON N B.Job Satisfaction and Firm Size: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J].JournalofSocio-Economics,1994,23(4):405-425.

〔4〕 HALTIWANGER J,JARMIN R S,MIRANDA J.Who Creates Jobs?Small vs. Large vs.Young[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13,95(2):347-361.

〔5〕 张承耀,李小兰.“小巨人企业”的十大特征——品评〈小巨人企业〉一书[J].经济管理,2007(17):92-96.

〔6〕 陈心德,王宇熹,等.科技“小巨人”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上海企业,2007(3):44-47.

〔7〕 王宇熹,汪泓,陈心德.科技型中小企业筛选评价指标设计研究——以上海松江科技“小巨人”企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142-147.

〔8〕 张晓丽.试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以天津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为例[J].天津经济,2012(11):64-67.

〔9〕 刘书瀚.加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N].天津日报(理论创新版),2013-03-11.

〔10〕 魏彧,韩雯.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互看互学”活动总结会[EB/OL].(2014-05-13)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4/05/13/011880392.shtml.

〔11〕 曲明.天津财政200亿塑造“科技小巨人”[N].中国财经报,2010-09-04(2).

猜你喜欢
科技型巨人天津市
有趣的云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如果画笔会说话?
国内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直立的石巨人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天津市排水专项规划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