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某医药院校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意念相关性分析

2014-08-28 00:55刘茂玲陈弋超罗兴华曾小任
医学与社会 2014年8期
关键词:成瘾者标准分意念

姚 冉 陈 栋 刘茂玲 梁 娟 陈弋超 罗兴华 曾小任

广东药学院,广州,510310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在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报道显示,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大约为10%[1]。因此,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不仅降低学生学习效率,还会导致其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等消极后果,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其中自杀倾向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Young等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影响个体健康的诸多方面,包括认知、情感及社会功能等[2-3]。国外有文献报道,网络成瘾与抑郁症呈明显的正相关[4]。对韩国和香港青少年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有显著的相关性,网络成瘾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是非成瘾者的3-4倍[5-6]。网络成瘾已成为自杀行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然而,目前所获得的关于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相关联的证据存在明显不足,国内更是缺乏相关研究。本研究拟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研究基础。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东省某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按年级分层,再在各年级中各抽取两个班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其中男生116人(38.9%),女生182人(61.1%)。

1.2 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于2012年12月完成,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抽取1个班做预调查。调查后将抽取部分对象进行复查,并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调查表使用统一指导语,并向调查学生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作答方式与注意事项,对调查的内容叮嘱其尽量填写完整,对容易遗漏的题目进行特别强调。被调查者以不署名的自填方式填写问卷,调查员现场检查并回收问卷,对表格填写不完整者建议其填写完整后收回问卷。

1.3 测量工具及评定方法

1.3.1 网络成瘾量表。采用美国皮兹堡大学Kinberly 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Internet Addiction Test)”量表,包括20题,是一个5级自陈问卷,总分20-100分,量表所有题目的总分代表网络成瘾的倾向程度,当得分在40-59分时为轻度成瘾者,可能有网络成瘾倾向;60-79分为中度成瘾者;80分及以上为重度成瘾者。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取得的Cronbach a一致性系数为0.88,间隔四周后问卷的再测信度为0.81,校标关联效度为0.70[7]。

1.3.2 SDS抑郁自评量表。该量表是含有20个项目,分为四级评分的自评量表[8]。计算出量表中20个问题的总分后乘以1.25得出标准分,然后保留标准分的整数部分用以判断被调查者是否为抑郁,其中标准分<53分为正常范围;标准分在53-62分为轻度抑郁;标准分在63-72分为中度抑郁;标准分>72分为重度抑郁。预调查结果显示,该量表内部信度Cronbach a为0.93,两周重测一致性为0.78。

1.3.3 自杀意念的判定。该条目为“最近一年内,你是否认真考虑过自杀”。如回答“是”,则视为有自杀意念。对有自杀意念者做进一步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产生自杀意念的时间、自杀意念的持续时间、是否曾对他人倾述,以及亲戚中是否有人曾经自杀。

1.3.4 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对专业满意度、上网习惯、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童年特殊经历以及其他社会情况等。

1.4 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复核后进行编码,应用Epidata3.1软件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时采用双录入,进行一致性校验,避免一次录入数据时可能存在的错误。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网络成瘾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在校大学生298名,其中男生116人(38.9%),女生182人(61.1%),被调查者年龄范围为17-25岁,平均年龄为(21.25±1.66)岁。298名大学生中,有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有62人,其网络成瘾率为20.8%,其中男生网络成瘾率为25.9%,女生网络成瘾率为17.6%。

调查对象中,有87人表示曾产生自杀意念,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9.2%;有124位学生表现为抑郁状态,占总人数的41.6%;有童年特殊经历的学生有60人,占总人数的20.1%,其中,有4人(1.3%)经历过父母离异情况;有24人(8.1%)曾有被人拳打脚踢或抓咬、打耳光经历,有32人(10.7%)曾遭受过言语侮辱,有20人(6.7%)曾被忽视或被隔离,有6人(2.0%)曾有过其他类型的童年特殊经历。

2.2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采用χ2检验分析网络成瘾与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自杀意念、抑郁心理和童年特殊经历的关系,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年级、自杀意念、童年特殊经历对网络成瘾情况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级越低的学生出现网络成瘾的几率越高,曾经产生过自杀意念的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曾经遭遇过童年特殊经历的学生也明显表现出网络成瘾的倾向。而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抑郁心理对于网络成瘾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P<0.05或P值在0.05左右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表现为网络成瘾为因变量,其中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得分超过40分的为有网络成瘾倾向,得分低于40分的为无网络成瘾倾向。结果表明,自杀意念和年级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曾产生自杀意念的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的学生(P=0.011,OR=2.237),低年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高于高年级学生(P=0.015,OR=2.237)。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298名大学生中,有62人被诊断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检出率为20.8%,高于国内学者胡一文等的研究结果(14.8%)[9],而与近年来在伊朗大学生中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似(21.2%)[10]。目前,国内外有关网络成瘾发生率报道各有不同,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选取的调查工具不同,另一方面是被调查人群本身可能存在的差异。尽管如此,正如Winkler等的研究指出,“当前我们所遭遇的网络成瘾发生率普遍较高,并且令人担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11]。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校时间长短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网络成瘾,这可能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还属于比较幼稚的阶段,不能更客观地判断事物,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同时,低年级学生刚刚脱离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其心理和行为都有所松懈。在被调查的298名大学生中,曾产生自杀意念的学生有87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29.2%,与Kim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2]。国内杨林胜等对合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被调查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7.4%[13],与本次调查结果相近。这可能是网络成瘾行为损害了成瘾者的学业以及人际关系,使成瘾者面临更多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最终导致自杀意念的出现[14]。另一种可能是网络成瘾行为本身损害了成瘾者处理问题的能力(如行为决策功能受损),表现为逃避或忽视现实世界的学业以及人际关系问题,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并从中获得满足[15]。

自杀意念是自杀死亡的强危险因素,自杀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有关,50%-70%的自杀个案是抑郁患者所为[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抑郁发生率为41.6%,多为轻度抑郁,可见大学生抑郁心理较为普遍。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未发现抑郁与网络成瘾相关。抑郁与大学生网络成瘾、自杀意念的关系如何,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抑郁是否起到桥梁或中介作用,这些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并加以验证。

[1]齐印宝,钱若兵,傅先明. 网络成瘾与精神障碍的共病及其可能机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8):446-448.

[2]Young, K.S.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J]. Psychol Rep, 1996,79(8):899-902.

[3]Caplan, SE. 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 social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J]. Cyberpsychol Behav, 2007(10):234-242.

[4]Ko CH, Yen JY, Chen CS, et al.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n interview study[J]. CNS Spectr, 2008(13):147-153.

[5]Kim K, Ryu E, Chon MY, et al. Internet addiction in Korean adolescents and its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J]. Int J Nurs Stud, 2006, 43(5):185-192.

[6] Fu KW, Chan WS, Wong PW, et al. Internet addiction: Prevalence, discriminant validity and correlates among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J]. Br J Psychiatry, 2010, 196(5):486-492.

[7]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与心理计量特征研究[J]. 台湾中华心理学刊, 2001, 45(3): 279.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社,1999.

[9]胡一文,王高华.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6):384-386.

[10]Mazhari S. Association between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among Iranian university students[J].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2012, 15(5): 270-273.

[11]Winkler A, D rsing B. Treatment of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 first meta- analysis[D]. Marburg: University of Marburg, 2011.

[12]Kim K, Ryu E, Chon MY, et al. Internet addiction in Korean adolescent and its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J]. Int J Nurs Stud: 2006(43):185-192.

[13]杨林胜,张志华,郝加虎,等.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的相关关系[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10):1115-1119.

[14]Shaw M, Black DW. Internet addiction: definition, assessment,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management[J]. CNS Drugs, 2008(22):353-365.

[15]Sun DL, Chen ZJ, Ma N, et al. Decision-making and prepotent response inhibition functions in excessive internet users[J]. CNS Spectr, 2009(14):75-81.

猜你喜欢
成瘾者标准分意念
意念机器人(上)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海洛因成瘾者心理及行为调查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涓滴意念汇成河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白质完整性的DT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