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析与优化

2014-08-30 11:31
云南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农保个人账户新农

海 龙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2009年9月,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揭开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篇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财务模式。新农保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基金主要源于参保者缴费、地方政府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和利息收入等。在完全积累制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是一个关键的制度参数,它直接关乎参保人的养老权益,作用于个人账户基金的收支平衡,并最终影响到新农保制度公平与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规定“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系数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依据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的原理,若计发系数过高将直接降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出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大量结余;计发系数过低,个人账户基金将会被提前支取,诱发个人账户基金入不敷出的风险。那么,目前139个月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设置是否合理?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如何确定?科学阐释上述问题并系统研究个人账户计发系数,对建立更加公平与可持续新农保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自2009年新农保试点开展以来,学术界有关新农保个人账户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累积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个人账户替代率、个人账户养老金保值增值、个人账户缴费档次选择等方面。目前,有关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的文献比较多,刘昌平、谢婷(2009)建立了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出个人账户实际替代率水平,并对个人账户实际替代率水平进行敏感性分析[1]。贾宁、袁建华(2010)以《指导意见》为依据着重测算了农村人均纯收入不同增长预期下个人账户的替代率水平,结果表明参保年龄、收入增长率、缴费方式等对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有较大的影响。[2]邓大松、薛惠元(2010)在构建新农保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养老金替代率模型的基础上,估算了“老人”、“中人”和“新人”的目标替代率。[3]丁煜(2011)基于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结果提出以固定费率取代固定额度缴费,建立弹性领取养老金年龄机制等建议。[4]同时,新农保个人账户缴费档次选择也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如王国辉(2013)通过调查分析了绝大部分农民选择最低档次缴费的危害,采用Logistic模型检验了新农保个人账户低档次参保困境的成因。[5]赵建国、海龙(2013)指出农民陷入普遍选择个人账户最低缴费档次的逆向选择困局的原因并非是农民不具备参保支付能力,而在于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产生负向激励效应。[6]由此可见,上述研究成果扩展了新农保个人账户研究的广度,但缺乏对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深入、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平均预期寿命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适应的视角对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进行评析;其次,构建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测算模型,厘定并预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最后,提出优化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若干建议。

二、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析

由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强调参保对象个人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平衡,因而在个人账户缴费率、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个人账户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参保对象退休后的平均预期寿命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存在以下关系:退休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越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越高,反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越低。因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与参保对象平均预期寿命的适应性可作为判断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合理性的依据。鉴于此,下面着重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与农村退休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是否适应的角度来分析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合理性。

1. 拉大城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从理论上讲,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相一致的前提条件是城乡居民人口预期寿命相同或大致相近。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城乡居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差距较大。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生活水平、医疗卫生设施、社会保障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上述多种因素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差距较大,具体参见表1。

表1 1982~2009年我国分城镇乡村

资料来源与说明:《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尚未提供分城镇乡村和分性别的预期寿命数据,本文参考胡英(2010)测算的分城乡和性别平均预期寿命,其中2000年分城乡平均预期寿命(不包括性别)为已公布结果。

通过表1可知,1982~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均呈现上升态势,城镇合计平均预期寿命27年间增长了6.27岁,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增加5.24岁。尽管城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但是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一直高于农村。2000年城乡合计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5.21岁和69.55岁,二者相差5.66岁,而在2009年农村居民预期寿命仍低于城镇居民5.04岁,可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一直表现出城镇高于农村的态势。从平均预期寿命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保持一致是不合理的。以2009年为例,城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相差5.04岁,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相当于城镇的93.48%,照此比例折算,2009年《指导意见》规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应为130个月,而非139个月。同时,农村居民参保缴费数额远低于城镇居民,即便政府对新农保个人账户进行不低于30元/年的补贴,但到领取待遇的法定年龄时,在新农保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总额大大低于城镇职工的情况下,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额却又与城镇职工一样除以139,显然,农村居民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将更少,这显然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有悖公平的价值取向,因而,现行新农保简单照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致使个人账户计发系数设置过高,降低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

2. 忽略性别差异将严重影响个人账户基金的利用效率

从分性别的平均预期寿命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讲,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通常要高于男性,表2显示了我国农村居民分性别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状况。

表2 我国农村居民分性别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状况(岁)

数据来源:胡英.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J].人口与发展,2010(2):41-47.

分析表2可知,我国农村居民分性别的平均预期寿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普遍高于男性。从分性别的出生人口预期寿命来看,1982年、2000年、2005年和200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分别高出2.73岁、3.40岁、4.27岁和4.98岁。从分性别6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来看,1982年、2000年、2005年和2009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分别高出2.24岁、2.88岁、3.29岁和3.66岁。可见,1982~2009年我国农村分性别平均预期寿命一直表现出男低女高的的特征,且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在27年间一直保持着扩大的趋势。而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是以“男女退休同龄”和“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相同”的前提下制定而得的,这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以2009年为例,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高出3.66岁,在个人账户的储存额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男女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均除以139,势必降低男性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出现个人账户大面积出现结余的情况;而女性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过低,可能导致提前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致使个人账户入不敷出。由于新农保个人账户不具备互助共济的性质,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无法实现统筹,进而严重影响了个人账户资金的利用效率。

3. 缺乏动态的调整机制

从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发展趋势来看,表1显示198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其中2000~2009年农村合计平均预期寿命年增幅达2.74岁。随着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完善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可预见的是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将会进一步提高。在未来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若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不能适时进行调整,未来新农保个人账户势必陷入收不抵支的困局,长寿风险带来的基金缺口无疑将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隐形压力。同时,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确定的实践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是需要不断调整的。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文)明确指出“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系数为120个月)”,而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进行了调整,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38号文还附有“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如退休年龄为40岁、45岁、50岁、55岁、60岁、65岁和70岁分别对应的计发月数为233、216、195、170、139、101和56。可见,38号文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显然比26号文更加灵活,更符合实际情况,更能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需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需要作出适时适当调整。遗憾的是,《指导意见》并未提出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动态调整机制。

三、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确定

如前文所述,当前139个月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设置并不合理。新农保个人账户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和以收定支的原则,个人账户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费,养老基金主要作为个人退休的生活开支,依据保险精算的原理,新农保参保对象的缴费总额应等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领取总额。因而,本文通过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原理推导出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公式,进而测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

1. 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公式推导

根据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原理,可以推导出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公式。假定新农保参保对象退休前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为B,M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年待遇水平,且待遇领取者在每年年初一次性领取全年的养老金。r为个人账户年收益率,e为参保对象领取养老金待遇年龄(60岁)的平均预期寿命,则参保对象的各年所领取的养老金总额现值为A,则:

(1)

根据保险精算法则,参保对象所领取的总额现值应等于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总额,即A+B,可得:

(2)

(3)

由式(3)可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S主要是由个人账户收益率r和参保对象退休后的平均预期寿命e所决定。因此,只要能够测算出农村居民60岁平均预期寿命和新农保个人账户收益率即可计算出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

2. 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预测

由于国家统计局尚未提供分城乡和分年龄性别的平均预期寿命(胡英,2010)[7],为测算农村60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文借鉴倪江林(2006)采用人口寿命历史数据进行估计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人口寿命的历史数据测出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率;其次,按照每五年期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增长率折半的方法对未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推算[8]。

为测算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第一,构建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测算模型,假定n为农村6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率,t代表时间,平均预期寿命增长系数可用(1+tn)表示,第t年的平均预期寿命为LEt,LEt+1表示第(t+1)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则平均预期寿命的测算公式为:

LEt+1=LEt×(1+n)

(4)

第二,根据(4)式预测出我国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胡英(2010)测算了2000~2009年我国分城镇乡村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结果显示十年间我国男性与女性农村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率分别为0.0049和0.0084。本文预测2009~2033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这里将2009~2033年划分为5个阶段,2009~2013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男性平均预期寿命的平均增长率为0.0049,第二阶段2014~2018年的平均预期命的平均增长率为0.00245,以此类推,第三、四、五阶段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001225、0.000613和0.000306。同理可计算出女性五阶段的平均预期寿命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0084、0.0042、0.0021、0.00105和0.000525。将分性别的平均预期寿命的平均增长系数和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增长率代入式(4)即可得到2009~2013年我国农村分性别的平均预期寿命,参见表3。

表3 2009~2033年我国农村居民分性别平均预期寿命(岁)

年份男性女性1+tn平均预期寿命1+tn平均预期寿命20091.00017.301.00020.9620101.00517.381.00821.1420111.01017.471.01721.3120121.01517.551.02521.4920131.02017.641.03421.6620141.00217.681.00421.7620151.00517.731.00821.8520161.00717.771.01321.9420171.01017.811.01722.0320181.01217.861.02122.1220191.00117.881.00222.1720201.00217.901.00422.2120211.00417.921.00622.2620221.00517.941.00822.3120231.00617.971.01122.3520241.00117.981.00122.3820251.00117.991.00222.4020261.00218.001.00322.4220271.00218.011.00422.4520281.00318.021.00522.4720291.00018.031.00122.4820301.00118.031.00122.4920311.00118.041.00222.5120321.00118.041.00222.5220331.00218.051.00322.53

数据来源:2010~2033年数据由笔者计算而得,2009年数据源自:胡英.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J].人口与发展,2010(2):41-47.

3. 新农保个人账户收益率估算

目前,新农保个人账户收益率主要采用记账利率的形式。《指导意见》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历经多次调整,为配合经济发展、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也进行了若干次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波动较大,尤其是1997年我国经济“软着陆”之前,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一直采用较高的法定存款利率,因而,简单地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存款利率作为分析基础数据显然不合理。因此,本文选取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利率作为基础数据,以1998~2012年15年的平均值作为个人账户收益率,通过加权平均法求得的个人账户利率的平均值为3%。此外,考察国外成熟的经济体发现,金融机构一年期的法定存款利率通常不超过5%,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笔者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假定为3%、4%、5%,以考察不同个人账户收益率水平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变化。

4.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测算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将2010~2029年我国农村60岁分性别的平均预期寿命和假定的新农保个人账户收益率值代入式(2),则可计算出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详见表4。

表4 不同利率水平下分性别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测算值 (月)

数据来源:根据公式计算而得。

通过表5可以得出,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设置过低。以2009年为例,在5%个人账户收益率水平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最低,分别为144个月和161个月,但仍高于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5个月和22个月。在3%的个人账户收益率水平下,2033年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最高。男女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分别比现行计发系数高出31个月和44个月。因而,在个人账户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农村居民平均预期预期寿命的提高,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口;分性别来看,女性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高于男性。在3%、4%和5%的个人账户收益率水平下,2009~2033年女性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高于男性的月数区间分别为[25,30] 、[21,25]和[18,21]。根据测算结果,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设计应根据农村居民性别差异,设置有差别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从个人账户收益率水平来看,在平均预期寿命一定的情况下,个人账户收益率水平越高,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水平越低。譬如在2010年3%个人账户收益水平所对应的个人账户计发系数比4%和5%所对应的计发系数分别高出12个月和22个月。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判断: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过低,且未能考虑到性别差异,在未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的的背景下,未来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将出现收不抵支的财务风险。

四、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优化策略

1. 设置城乡分异、性别差异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

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城乡统一、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首先,便于农村居民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和推行;其次,城乡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的统一形式上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险的统一。然而,从平均预期寿命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城乡统一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既妨碍了制度公平和效率的实现,又影响到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因而,亟需重新修正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尽管城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未来几十年我国城乡居民预期寿命的差距仍将存在,这直接决定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不能简单地照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所以,较为科学的制度设计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城乡分异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同时,从性别公平的角度讲,新农保应充分考虑到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差异的客观事实,合理设置分性别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较高,从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角度看,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也应适当地提高;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较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应该降低。具体的方法是结合我国男性和女性农村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确保不同性别下的平均预期寿命与计发系数相适应。

2. 建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动态调整机制

由于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受到平均预期寿命、利率等参数的影响,因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较为合理的是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动态调整机制。在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调整的方法上,首先,应该秉持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变动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适应的原则。具体表现为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动态调整方向与农村居民未来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方向相一致。即当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增高时,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需要提高;反之,如果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变低,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应适当降低。考虑到我国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将不断提高,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应适时适度地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于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其次,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调整幅度要与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变化幅度相匹配。人口预期寿命并非一直持续增长的,当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率就会放缓。鉴于此,新农保个人账户计发办法应在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平均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调整频次和幅度也应增大。测算结果显示2009~2023年我国农村人口预期寿命的平均增长较快,这十年间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调整的幅度将比较大,调整的频次也应增多。2024~2033年我国农村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态势趋于平稳,新农保计发系数基本上也保持不变。具体调整的方法为根据农村居民平均寿命预期的变动方向和幅度,将未来预期寿命划分为若干个区间,相应的每个区间对应一个个人账户养老金调整系数,当平均预期寿命从一个区间转换为另一个区间时,可依据对应的调整系数计算出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

3. 完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方式,不断提高个人账户收益率

从上文分析可知,个人账户收益率对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平均预期寿命一定的情况下,个人账户收益率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越低。反之,个人账户收益率越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越高。当前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未来一年期存款利益平均水平超过5%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个人账户养老金基金收益完全参照一年期存款利率,一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于同期存款利率,那么个人账户基金将无法保值增值,政府对参保人发放的补贴也将不同程度地贬值,导致个人账户实际积累额的降低,降低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个人账户收益。具体的运作方法应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运营个人账户养老金。当前,大部分新农保试点的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县级管理,资金较为分散,且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管理水平不高,提升个人账户收益率的空间有限。因而,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应逐步提高管理层次,实行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利用基金规模优势,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提升个人账户的收益率;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投资运营方式应该多元化。目前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投资主要有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等方式,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借鉴国外养老金基金经验,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应扩大投资渠道,如进行实业投资、房地产、股权投资等,有效地分散基金贬值风险,提升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益率。提过提高收益率,降低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在个人账户积累额一定的情况,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综上所述,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是新农保个人账户制度设计的重要制度参数,其设置合理与否不仅关乎参保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而且影响到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因而,亟需厘定和修正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在充分考虑未来农村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状况和个人账户收益率的基础上,以制度化形式确定确定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动态调整机制。

猜你喜欢
新农保个人账户新农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已成共识
管理方向是改革医保个人账户
新农人时语
完善个人账户是待遇调整的有效突破口
新农人时语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云南省新农保制度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支额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