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科竞赛的管理模式探析

2014-09-01 02:58钟婉
文教资料 2014年14期
关键词:规章竞赛办学

钟婉

独立学院学科竞赛的管理模式探析

钟婉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教学科研工作部,广东 广州 510520)

独立学院是指普通高等院校在开创新型的管理制度前提下的本科二级学院。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办学观念已经由原本占有优势的办学体系转化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的学科竞赛作为考察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这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提高独立学院学科竞赛管理模式的水平,为学科竞赛更好地服务有着促进作用,也可促进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为独立学院综合办学实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

独立学院 学科竞赛 管理模式

1.引言

独立学院最开始是在申办高等院校的特色学科、重点专业等的办学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这和母体院校在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等方面的雷同现象非常严重[1]。伴随着我国大学招生体制中母体院校的“光环效应”愈来愈弱,原本具备的优势学科专业已经不再成为吸引考生报考的优势条件,反而已经发展成为独立学院和母体院校竞争生源、竞争就业市场的重要根源。由于生存压力,很多独立学院已经逐步开始转变办学方向,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确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因而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式会与母体院校有很大的差异。对于高等院校学科竞赛的重点环节,主要倾向于测查参赛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和独立学院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也和独立学院定位于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文件已经明确提出将学科竞赛并入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内容中,积极开展大学生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认可学科竞赛成为高等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团队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独立学院学科竞赛的开展现况

2.1 对学科竞赛的认识不充分

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存在对学科竞赛的认识不充分的情况,其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否定学科竞赛,只是认为学科竞赛和教学工作没有互相联系,缺乏经费的资金投入,没有配备相应的设施,不积极组织与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二是片面夸大学科竞赛的作用,为了获得奖项不惜花费代价,倾向于变相的应试教育;三是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学科竞赛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对各种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显得十分被动。

2.2 顶层设计与规范管理不到位

学校缺乏从宏观层面对学科竞赛的开展进行有效可行的规划方案,缺乏专门的执行机构负责统一化管理,这样会直接引起各个部门之间出现“各自为政、互不沟通、相互争功”等状况,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由于存在“多头而无核心”的状况,因而导致学科竞赛内容陈旧、专业培养目标滞后、重复组织开展及资源限制等各种现象[2]。

2.3 规章体系和激励制度不健全

如果没有确实可行的规章体系,学科竞赛的重要作用就无法充分体现,相应的组织开展工作就没有基本的保障[3]。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学科竞赛的组织和指导、比赛事项的审核、经费资源的配备等方面持应付的态度,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科竞赛的组织水平,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经费支持和足够的实验室硬件设施资源等条件,无法充分体现学科竞赛对人才的培养功能。

2.4 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不足

因为对学科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充分的有效认识,部分高等院校的重视程度有限,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对学科竞赛的投入力度不足。具体表现在学科竞赛的组织开展缺乏科学规划、没有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没有经费的基础保障、赛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比赛场所不足、硬件设施陈旧、宣传力度较弱及学生的受益面偏小等状况。

3.学科竞赛管理的目标整合

3.1 规划管理的整合

各项资源的整合工作都应当建立在充分的宏观规划管理基础上,否则资源整合的工作只能是空谈。设立包含学院领导与教学部、学生部、科技部、团委、各个二级教学部门等领导及成员在内的学科竞赛工作委员会,具体落实职责分工,确定各方的责任,构建协调的管理机制,防止出现形同虚设的状况。竞赛委员需要负责执行学科竞赛组织的整体规划,其中包含中长期规划、学年规划等方面,防止出现比赛低水平地重复举办等不良情况,在组织开展学科竞赛的实际过程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处理,保证学科竞赛的顺利开展。

3.2 人力资源的整合

学科竞赛的组织开展工作通常都会涉及较多的人员,其中包含教学管理工作队伍、学生工作队伍、科研管理工作队伍、设备管理工作队伍、实验室管理队伍、校外教学基地队伍以及学生干部等方面[4]。各种不同的工作队伍实际的工作内容、形式及工作习惯都是存在差异的,在学科竞赛的组织开展过程中容易发生思想认识不协调、工作节奏不同步的现象,这直接限制了组织管理水平和实际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3.3 硬件设施的整合

学科竞赛活动是无法脱离比赛场所和实验设备等一系列硬件设施的。高等院校学科竞赛活动的类型比较多,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在时间上会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校内各个不同部门也会自主地主组织开展相应的学科竞赛,容易引起比赛场所和硬件设施使用冲突的情况。加上实验室管理部门执行自主管理的方式,很多情况下不会主动地支持与配合其他部门组织的活动。这就需要从学院的宏观管理层面出发考虑,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科竞赛的时间、对比赛场所和实验室硬件设施资源等进行统一形式调配处理,有利于提高使用效率。

3.4 配套经费的整合

学校各个部门在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等级类型的学科竞赛时,存在各个部门“自己花自己的钱”的情况,导致经费的重复使用。实际上,只要每年能够对全校各项学科竞赛活动进行有效可行的具体规划方案,同时完成时间、场地、硬件设施等方面的调配处理工作,就可以实现对各项学科竞赛配套经费的统一化管理。结合各自不同的比赛性质特点,应该划拨到部门的经费就划拨下去,应该进行统一管理的经费就统一管理。

3.5 规章体系的整合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各个管理部门都需要出台与学科竞赛活动相关的规章体系,现阶段存在着规章体系较复杂、部分零散、缺乏体系等情况[5]。上级领导部门和学校之间、学校各个部门之间所设置的规章体系内容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学校需要进行全面的统筹考虑,对于各个发文单位的相关条例制度,比如“学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管理条例、教学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体系进行集中化的整理、修订处理,从而建立起一套合理接轨、确实可行的规章体系。

4.结语

学科竞赛属于结合课内与课外实践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其以地方区域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背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院在定位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同时,应当重点支持各个学科专业积极加入到学科竞赛的活动中。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促进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进一步优化完善,为独立学院综合办学实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刘允,张雅芳.高校科学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M].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8).

[3]张瑞东,赵学余.加强学科竞赛队伍建设,提高综合教学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

[4]刘长宏,戚向阳,薛猛,等.“四层次、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

[5]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1,28(11).

猜你喜欢
规章竞赛办学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参与及控制
我看竞赛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统一招投标法规——谈法律与规章的修改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