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09-03 04:36李彦辉
教育界·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教育改革职业教育

【摘 要】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迫切,职业教育的学生纷纷成为企业的“抢手货”。然而,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技能型人才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职业教育仍是四大教育板块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市场变化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严重瓶颈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严重

国家虽然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但实际情况是,重普教、轻职教,重研究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思想依然很严重。大部分人仍然认为只有初中毕业升普通高中,高中毕业升普通大学才能成才,报考职业院校的往往是考普通学校无望的学生。

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对职业教育重要性宣传不够的原因,也有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如劳动人事制度仍将学历作为就业和选才的主要标准,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不力等都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需要实习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和大量的耗材,而且教学设施设备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然而,在国家对教育的总体投入仅占GDP 4%情况下,职业教育获得的公共经费仅占教育投入的8%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

(三)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缺编严重。

职业学校由于专业和实习的需要,应当编配比普通学校更多的教师,但实际上教师编制却比普通学校少。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职业学校教师主要从普通高校招录,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严重缺乏。

3.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不合理。

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没有单独的序列,往往是按普通学校的规定和标准执行,没有反映出职业教育特点,限制了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学校任教。

(四)职业教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资源缺乏整合

这几年,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管理体制没理顺,在实际工作中,多头管理、资源分散、效益低下等问题很突出。中等职业学校范畴内的普通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学校由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由劳动部门管理。有的学校一体多名,同时归两个口管理,如果同时又是行业办学,就是三个管理部门,由于管理部门不同,造成许多政策不同,学校级别和拨付经费标准不同,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标准不同,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工作身份和待遇不同。管理部门不一致,出现了重复办学,学校整合难,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五)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通不畅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互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是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保障。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只有5%,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后,很难继续升学读高职院校,影响家长送学生报考职业学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很难再到普通高校就读,影响了学生报考高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企业不仅要接受学生和教师实习,还应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或者提供一定的实习设备等。然而在实际中,企业与学校责、权、利不明确,企业义务大于责任,国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和经费补偿政策不够完善,造成职业学校有积极性,企业没积极性,不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二、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社会及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应破除教育以升学、考大学为目的的思想,正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合理处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二)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制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经科学合理论证,政府每年拨出相当的经费用于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始终保持职校设备的先进性。同时政府在职业教育土地划拨、行政审批、融资、借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教师配备、实践场所等方面给予统筹协调;在培训资金、培训项目、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制定职业教育教师编制标准,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制定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标准,解决职业教师地位尴尬,职位多编制少的难题。制定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拓宽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的渠道,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对学校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应放宽年龄、专业、学历条件,鼓励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能讲好课,同时还必须是技术能手,这就要求职业教师必须既时“导师”又是“师傅”的双师型教师。

(四)改革管理体制

在国家层面,通过科学合理论证,调整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统一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职业教育的职能,打破资源分散、多头领导的局面。

(五)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

企业的需求就是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就是将企业的需求变成学校的教学行动。为此,国家应出台校企合作的奖励政策,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企业在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师培养、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六)促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互通发展

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办学资源互享,学生在两种教育系统之间合理流动。对中职、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促进中职、高职教育衔接,使中职毕业生有更多机会进入高等学校学整合教育资源,避免因校名不同而导致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和待遇不同,真正架起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立交桥。

三、总结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视其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积极总结经验与不足,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提供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增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彦辉,张朝东.信息化时代中职生智能手机使用的管与理[J].教育界,2013(31).

[2]马树超,郭扬. 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非凡成就和经验[J].职教论坛,2009(21):44.

[3]常新中,范红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J].河南教育,2011(z1).

[3]张极夫. 对职业教育教学问题的探讨[J].职教幼教,2011(40).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教育改革职业教育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