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014-09-03 08:44李连菊
教育界·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网络传媒利弊大学生

李连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网络传媒”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传播方式,并对传统传媒造成很大的冲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了解网络传媒的特点,研究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基本现状,从而分析网络传媒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非常必要。

【关键词】网络传媒 大学生 影响 利弊

网络传媒,顾名思义,就是指利用网络为载体,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进行公共或商业行为的一种平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交流。是一门融网站设计、网络推广、网络营销于一体的学科。[1]

一、网络传媒的特点

1. 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摆脱了时空限制。与传统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不同,网络媒介的新闻信息可以实时更新,摆脱了版面印刷和定点播出的传统模式,提升了传播的时效性。

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影像设备,网络记者、采编和制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现场直播。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上,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过程中,网络显示出了明显优势。同时,网络编辑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整理背景资料,让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的相关信息。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和快捷性使新闻发布摆脱了地域限制,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间的距离。

2. 海量存储,资源无限。互联网庞大的数据库使信息储存几乎没有容量限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有成百上千万个,网页数量达到成百上千亿个,而且还处在不断增长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量还将会继续增长。

3. 手段丰富,增强了传播效果,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信息。数字技术将多媒体轻松带入互联网空间,各种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不同组合让信息的发布方式更加灵活,传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让事件变得形象具体。同时,受众也有了更多途径去了解事件。多媒体让网络传播摆脱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手法,使网络新闻具有了新的活力。

4. 受众明显分化,呈现出“小众化”趋势。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让大众传播逐渐走向小众化、个性化。受众在网络世界中逐步摆脱了过去被动、消极的角色,变成了具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选择信息、发布信息,不再受传统媒体单向性的制约。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发布信息,“个性化”“小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5. 交互性,传受双方平等的交流成为现实。互联网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同时具有发布和交流的功能。它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各种交流模式,而且可以用来交替的“说”和“听”,实现传受双方的互动。这种不断从传统大众模式向现代私人通信模式的转变,密切了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受众可以同时就许多不同的话题发表意见。[2]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基本现状

具相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并选择在学校上网,仅有6.6%的同学选择在网吧上网。在网络使用时段分布上,46.9%的学生主要在晚上和凌晨上网,29.5%的学生每周网络使用量超过15小时,24.9%的学生每月上网花费在50元以上。在上网目的中,娱乐消遣的用途,如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等占很大比例,仅有28.6%的同学上网是用于学习,13.9%的同学用于情感交流。[3]

从调查的相关数据不难看出,部分同学对网络的依赖侧面反映了高校一部分学生生活空虚的一面,仅有不到30%的同学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当然,利用网络适度娱乐并无可厚非,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确实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三、网络传媒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虽然大家经常听到种种有关大学生因为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的案例,这种现象的存在不能否定网络传媒对大学生带来的巨大的收益。网络传媒对大学生带来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首先,在传播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网络传播集多媒体于一身,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使得学生能更方便快捷准确地获取自己想到获得的信息。

2. 给大学生一个广阔的思想发挥平台。在以报刊为主的时代,约翰弥尔顿曾指出报纸应该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 网络的普及为思想文化的流通和文化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各种网络社区里,大学生可以对各种话题发表见解。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众参政议政、发表个人见解的障碍。

四、网络传媒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在网络给大学生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1. 网路信息鱼龙混杂,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

2. 淡漠了大学校园的人际交往。网络把个人和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密切了人们间的交往,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但是在这个依赖网络连接而成的“地球村”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被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所取代,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日益淡漠。

3. 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在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

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针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恋的占到了51%。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必须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和适时地指导。

五、结束语

引导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要重点培养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让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选择、学会鉴别,避免各种困惑、失落与盲从,减少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危险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载体,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力加强各种网络教室、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创设各种文化空间,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BBS、社团主页、师生个人主页等网络媒介校园文化,把学生的兴趣从“网吧”拉回校园。

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学校应重视和加强校园网建设,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校园网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平台。可根据大学生发展的特点设立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板块。此外,也可以在网上建设一些优秀社区,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传播方面看,网络最初只是以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出现,但是,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现在我们能看到,网络已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登上了历史舞台。现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也越来越喜欢在网络上接受信息,这就使得研究网络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了很强的时代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搜搜百科:“网络传媒词条”. http://baike.soso.com/h639581.htm

[2]博客:网络媒体发展对传统大众媒体的影响.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77ee901008ukc.html,2008-04-23.

[3]百度文库:传播学对现当代大学生的影响http://wenku.baidu.com/link?url=HL0fufZJzc6bRmr0DoTV6mM5W6tpCRRaF5Di0SeeXmqIEQ55iXs8RKP0Kbto79AiVDvrA2qq5zel7qoKUiJVEPH_tNiT0GIEYsHtlFtYLxm.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传媒利弊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网络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大学生之歌
论网络传媒和传统传媒的传播互动
利弊怎么看
微型学习之利弊谈
电子产品利弊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