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米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筛选*

2014-09-08 12:12李朋朋王光玲吕腾武璞孟建国侯建平陕西中医学院咸阳712046
陕西中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扭体生药粗提物

李朋朋 王光玲 吕腾 武璞 孟建国 侯建平 陕西中医学院(咸阳 712046)

太白米为百合科假百合属假百合Notholirion bulbuliferum(Lingelish.)Stearn的干燥小鳞茎,性温,味辛,微甘苦。具有宽胸理气、止咳镇痛、健胃之功效,主治脘腹胀痛、呕吐、风寒咳嗽等[1]。该药属民间珍稀草药,资源较少,近年来被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癌、食道癌等,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3],但目前有关其活性及物质基础研究方面的资料颇少。为了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本课题组在前期不同提取部位分离的基础上,对其生药、粗提物及4个提取部位进行了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筛选,为其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寻找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清洁级,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军)2012—006;饲养环境:陕西中医学院中药药理实验室,动物分笼饲养,保持12h昼夜节律,室温(22±1)℃,自由饮水摄食。

1.2 试药试剂 太白米(产自陕西省眉县,经陕西中医学院生药教研室胡本祥教授鉴定为正品),取药材2kg,分别以10倍量95%乙醇、65%乙醇、水60℃依次温浸3次,2d/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取出部分浸膏至减压干燥箱中于60℃减压干燥至无溶剂残留作为粗提物,其余浸膏用水分散,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液4个部位,低温烘干,称定质量,计算提取物与生药比;另取太白米药材200g,粉碎至能通过6号筛,备用;复方阿司匹林:西安利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11233;醋酸地塞米松: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05151(供试药与阳性对照药使用前均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配置);提取用乙醇为食品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实验仪器 BT224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上海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YLS-Q4打孔器,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YX208B手提不锈钢蒸汽消毒器,江阴滨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303-3电热保温箱,上海阳光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3.0软件统计,所有实验数据用()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实验方法

2.1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4]小鼠9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组(0.2g/kg)、生药组(5g/kg)、粗提物组(5g生药/kg)、正丁醇部位组(5g生药/kg)、氯仿部位组(5g生药/kg)、石油醚部位组(5g生药/kg)、水部位组(5g生药/kg)。所有动物灌胃给药,体积0.2mL/10g,1次/d,连续5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0.5%CMC-Na水溶液。实验前一天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1h后,用微量移液器量取50μL的二甲苯均匀涂于小鼠左耳前后两面,3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迅速沿耳廓基线剪下两侧耳朵,用直径9mm打孔器在耳部同一位置打下圆形耳片,称重,计算小鼠耳廓肿胀度及抑制率。肿胀度(mg)=左耳片重-右耳片重;抑制率(%)=(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肿胀度)/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度×100%。

2.2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部位对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的影响[4]小鼠96只,雌雄各半,分组及给药同上。造模前一天,禁食不禁水12h,水合氯醛麻醉,无菌操作下将两个10mg脱脂棉球(高温高压消毒后,氨苄西林钠0.02mL/10kg浸泡烘干)分别植入小鼠两侧腋窝下,缝合,术后24h开始灌胃给药,体积0.2mL/10g,1次/d,给药14d。于末次给药1h后,脱颈椎处死,取出棉球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小心剔除脂肪组织,60℃烘干24h后称重,将干重减去棉球重量作为肉芽净重,比较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显著性。

2.3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5]小鼠96只,雌雄各半,分组及给药剂量同2.2,阳性药组给予复方阿司匹林片(0.2g/kg)。各组动物灌胃体积0.2mL/10g,1次/d,连续5d。实验前一天,禁食不禁水12h,末次给药后30min,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1mL/10g,记录潜伏期及15min内的小鼠扭体次数,计算药物对扭体反应的抑制率。

3 实验结果

3.1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太白米生药组、粗提物组、正丁醇部位组、水部位组以及醋酸地塞米松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显著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氯仿部位组与石油醚部位组抑制作用不明显(见表1)。

表1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n=12)

表1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n=12)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 别 剂量 (g/kg) 肿胀度 (mg) 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 ― 17.7±5.38―地塞米松组 0.2 7.97±3.13▲ 54.96生药组 5 5.74±3.23▲ 67.59粗提取物组 5 9.98±4.52▲ 43.64正丁醇组 5 10.61±3.60▲ 40.03氯仿组 5 15.74±3.29 11.07石油醚组 5 15.18±4.08 14.24水部位组 5 12.13±3.64▲31.45

3.2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太白米生药组、粗提物组、正丁醇部位组、氯仿部位组、水部位组、醋酸地塞米松组的肉芽净重均明显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在各分离部位中正丁醇部位组抑制率最高,提示其对小鼠肉芽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见表2)。

表2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的影响(,n=12)

表2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的影响(,n=12)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 别 剂量 (g/kg)肉芽净重(mg) 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 ― 54.93±16.08―地塞米松组 0.2 33.77±7.71▲ 38.52生药组 5 39.50±4.72△ 28.09粗提取物组 5 40.99±7.13△ 25.40正丁醇组 5 39.33±7.92△ 28.41氯仿组 5 43.47±7.97△ 20.86石油醚组 5 48.88±11.61 11.03水部位组 5 41.92±11.99△23.69

3.3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太白米生药组、粗提物组、正丁醇部位组及复方阿司匹林组均能明显延长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太白米生药组镇痛率达到72.75%(见表3)。

表3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n=12)

表3 太白米生药及不同提取部位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n=12)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空白对照组 ― 203.18±73.1818.71±11.76)阿司匹林组 0.2 349.14±116.06▲ 5.70±4.30▲ 69.54%生药组 5 332.56±120.19▲ 5.10±3.31▲ 72.75%粗提取物组 5 281.00±63.74△ 7.54±5.84▲ 59.72%正丁醇组 5 267.63±31.32△ 9.64±5.12△ 48.51%氯仿组 5 235.00±47.3815.75±6.1215.84%石油醚组 5 254.75±45.1712.82±6.3231.51%水部位组5 258.56±54.2610.60±6.1343.36%

4 讨 论 作为陕西民间草药,太白米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癌、食道癌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有关该药的基础研究很少,屠鹏飞[6]等从太白米干燥小鳞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六个酚酸类成分;吴卫中[7]等从太白米干燥小鳞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三个甾体生物碱苷。药理研究表明,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血,抗肿瘤,镇痛等方面活性[8-9],而生物碱类则具有抗炎活性。由此推断太白米抗炎、镇痛的物质基础可能为酚酸类化合物与甾体生物碱及其苷类化合物。本研究采用经典的抗炎、镇痛试验对太白米生药材、粗提取物、及其4个提取部位进行活性了筛选,结果显示太白米生药材及其粗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活性,而4个提取部位中,正丁醇部位能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抑制小鼠肉芽肿、延长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其抗炎、镇痛作用显著;水部位与氯仿提取部位抗炎活性稍弱,镇痛活性不明显;石油醚提取部位抗炎、镇痛作用均不明显,初步确定正丁醇部位为太白米抗炎、镇痛的主要活性部位,本课题组以往研究分析认为,该部位主要含酚酸类、生物碱类及黄酮类成分。

在民间,太白米多以生药或水煎液入药,临床疗效显著[10],本研究结果显示太白米生药材活性极强,优于粗提取物及正丁醇提取部位,说明原药材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可能丢失了某类化学成分,或减弱了某些化学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太白米抗炎、镇痛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为该药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1]陕西省卫生局等.陕西中草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384.

[2]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0:363.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81.

[4]徐淑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05-934.

[5]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41-245.

[6]屠鹏飞,吴卫中,郑俊华.太白米的酚酸类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1999,34(1):39-41.

[7]吴卫中,田 晶,屠鹏飞,等.太白米的甾体生物碱类成分研究[J].药学学报,2000,31(3):167-169.

[8]张 囡,杜丽丽,王 冬,等.中药酚酸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6,2(8):25-28.

[9]王 斌,李 敏,崔春利,等.太白米不同提取部位中阿魏酸含量测定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0,10(6):8-10.

[10]王 斌.太白米不同有效部位对血凝及心肌缺血的影响[D].西安:陕西中医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猜你喜欢
扭体生药粗提物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与λ波长补偿器联用在生药显微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牛蒡根皮多酚、多糖粗提物对海兰褐壳蛋鸡产蛋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植物粗提物可作为防治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绿色药剂
蒙药阿给镇痛作用的研究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番茄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FocTR4的抑制效果
抗菌肽F1粗提物稳定性及其对荔枝保鲜研究
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研究
艾可合剂与艾可胶囊药粉镇痛作用对照研究
补佳乐联合缩宫素建立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