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稳定性调研与对策分析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9-09 02:45
江苏高职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跳槽毕业生院校

孙 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稳定性调研与对策分析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孙 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时期,仅通过表面的就业率高低,很难真实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稳定性进行了调研,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的心态和状态,全面了解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状况和跳槽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

引言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2013年的夏天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出现这样的说法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放缓,客观上就业岗位会减少,另外一方面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699万,达到了历史最高。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各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实践,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新学生工作的管理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在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1]。根据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抽样调查,全国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分别为90.8%和89.6%[2]。

然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不应把就业率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就好业和能就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两个层次,在保证就业率稳定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成长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0、2011、2012连续三届毕业生进行回访式跟踪调查,分析、总结出了经济管理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情况,发现很多问题值得和大家一起探讨。

1 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从 2013年1月到2013年4月,笔者组织进行了关于物流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针对经管院物流专业2010、2011、2012连续三届毕业生,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60份(部分问卷是访谈后整理的),回收有效问卷为182 份,回收率70 %。

2 调研基本数据分析

2.1就业质量现状及分析

2.1.1 毕业生择业因素分析

问卷的第一题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用人单位的是什么。(注:本调查设计问题均为多选题。)具体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择业标准选择比例图

从总体来看,选择晋升发展的机会的毕业生占60.4%,排在第一位,可以看出学生求职趋于理性,更加注重长远发展。其次是选择薪酬福利的占51.1%和工作环境的占33.5%,稳定性位居第四(24%),工作兴趣位居第五(18%)。从择业因素变化情况来看,在满足符合个人兴趣和稳定性两难的情况下,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了后者,可见毕业生的就业观更趋谨慎。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对口排到最后一位,占15.3%,可以看出毕业生已经走出专业的局限,专业对口不是择业的重要指标。

问卷的第二题是询问毕业生为所在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最有待改善的是什么。第一题和第二题是一脉相承的,所选项排序相差不大。

2.1.2 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占48.8%,与专业有些许关联的占23.6%,完全不对口的占27.6%。影响专业对口率的原因很多,从宏观层面上讲,如专业就业面过窄或招生人数过多,就毕业生个体来讲,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影响专业对口率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为“物流就是体力活”,工作内容简单、枯燥,眼高手低,工作积极性不足;(2)对所处物流行业了解甚少,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觉得职业发展空间有限;(3)薪资待遇与付出不成比例。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几年内从事的都是一线的工作岗位,起步薪酬较低,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就业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实际问题,面对现实的生活压力,退而选择其他行业也是可以理解的。

2.1.3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问卷的第五题是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是否满意。结果显示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岗位不满意率只有15%,满意率达到85%,若将本研究的调查问项和毕业年份做交叉分析,可发现随着工作时间越长,工作岗位满意度越高,这说明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受“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的影响,由于刚刚毕业,对就业压力认识不深,社会心理不成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签下第一单,因此初次就业跳槽率很高,不稳定性情况非常严重。

2.2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分析

2.2.1 毕业生跳槽率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76.4%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的经历,从本题的统计结果来看,其中2010届毕业生中有86.3%发生过离职,2011届为68.7%,2012届也有65.4%同学有过跳槽经历。具体跳槽的次数见图2。

图2 毕业生跳槽次数

当问到毕业生认为不满意目前或曾经的工作,决定跳槽的原因,有40.1%的毕业生认为工作薪资福利偏低是造成毕业生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占34.6%,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为33%,承受压力占13.4%,最末的一项是认为专业与工作没有关联占到11.1%。有23.6%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3%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具体数据统计如图3所示。

图3 高职毕业生选择跳槽的原因统计图

调研结果显示,认为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而跳槽的毕业生,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内容简单、枯燥、缺乏专业性,达不到心理预期,选择另谋高就。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缺乏毅力,怕吃苦,比如江浙一带盛夏仍要高温作业,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偏远,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等原因而选择逃之夭夭。这说明毕业生对企业岗位缺乏了解,对社会缺乏了解,近几年物流业发展迅速,带动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也“进口旺,出口畅”,但是调查显示,江苏高职院校每年年底到第二年上半年的招聘旺季,物流大企业校园招聘寥寥无几,虽然各个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最终大都100%就业,但是但是包括一些省内知名连锁企业如苏果、苏宁、顺丰等企业,提供的大多是收发货、配送、库管、包装、零售等基层岗位,就业层次低,毕业生满意度不高。

2.2.2 大学生频繁跳槽的不良影响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综合素质和积累经验是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必须要上的第一课。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对企业还没有深入了解,还缺乏一定的岗位知识和社会经验,就开始新一轮次的求职,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对于被大学生当作跳板的企业,引进的人才不稳定性严重消耗企业的培训成本,制约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于是企业采取延长试用期、降低员工基本工资的策略,这无疑形成了恶性循环,引发员工再一次跳槽。

3 高职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对策思考

事实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两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于就业质量的评价通常包括对专业对口率、岗位发展前景、薪酬、福利、工作条件等方面的评价。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很多毕业生对其中某一项或者几项不满意而导致跳槽,而频繁的跳槽也谈不上高质量就业了。整理并分析此次的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3.1变革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实现产学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企事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探索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如何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相对接,保证培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岗位适应和胜任能力。因此,将物流行业的标准和岗位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不仅全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而且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充分了解国内外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本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尽早了解工作职责和岗位特点,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加强日常素质教育培养诚信意识

少数大学生不认真履行就业协议、随意跳槽是一种失信行为,高职院校必须正确引导毕业生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工作过程中弱化功利观念,注重工作中的积累、历练和成长。使获得知识和完善人格之间相分离的状况得到改变,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过程中,道德也得到提高与完善。[3]高职院校应通过管理、教学、活动、环境等多途径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实守信的素质,培养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是修业之本、谋事之基。

3.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大学生稳定就业

部分用人单位过度“提高”用人标准,以形而上学的观念看待毕业生的学历、证书等条件。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招聘单位掌握着主动权,一些企业在普工岗位招聘高职毕业生,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其结果不仅提高了单位的人力成本,影响了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毕业生达不到心理预期,就业满意度低。我们强烈呼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市区企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稳定就业。

3.4尽早建立生涯规划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在频繁跳槽的毕业生中,少数毕业生是缺乏诚信,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真正缺乏的是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大学生中有36.5%对自己的兴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29.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不十分清楚。[4]高职院校应该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建立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

3.5积极拓展就业平台,做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引路人

毕业生的第一次就业选择并不能为职场未来定终身,但是对职场新人来讲有着关键的作用,在现今就业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毕业生都非常迷茫,不知道到底选择什么样工作,于是学校层面应当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单位、就业基地的作用,安排毕业生顶岗实习落实就业;校友会也是学校推介毕业生的有效窗口,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友优势,开展校友“传帮带”活动;建立就业信息库,企业的人才需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高职院校在深入调查反馈的基础上,以动态的方式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需求信息,帮助毕业生快速实现就业。总之,高职院校要积极挖掘优质就业资源,吸引知名企业来校开展校园招聘,筛选优质就业岗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3.6强化毕业生使用和转化知识的实践能力,提升就业能力

一个人的实践能力的高低,将决定其就业的层次与自由度。[5]提高实践能力,就要转变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按照职业规划目标有针对性的完善自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的理解和岗位的了解,相关就业指导人员更应该引导学生,在看似简单的工作中,逐渐形成积极、主动、进取的心态,增加心理承受能力、提升沟通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让自身真正成长、提高就业竞争力,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1]王平涛等主编.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

[2]麦可思研究院.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特刊(第81期):4.

[3]金安娜.高职毕业生诚信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105.

[4]金建孟.当前经济形势下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 (17):75.

[5]冯函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9.

(责任编辑 周晓芸)

版权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许可这些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2014-3-28

InvestigationandCountermeasureAnalysisofVocationalGraduates’EmploymentQualityandStability

SUNYing

(NanjingInstituteofIndustryTechnology,Nanjing210023,China)

In the new era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for new graduates by simply evaluating the employment rate.This article is targeting a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graduates from Logistics Progr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during the course of finding jobs and seeking the job opportunities,thoroughly explains the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and the reason of high rate of job-hopping,and eventually proposes a relevant solution.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provide the resource and reference to the cultivation and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questionnaire survey

2013-12-09

孙瑛(1974-),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工作。

G715

A

1671-4644(2014)01-0062-04

猜你喜欢
跳槽毕业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忙着跳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