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对大型、精密医用设备内部审计的重点、方法和建议

2014-09-14 01:43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使用率医用医疗机构

王 宁

医疗机构对大型、精密医用设备内部审计的重点、方法和建议

王 宁①

根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采用比较分析、审计抽样、数学计算等方法,展开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大型设备在购入、使用、绩效三个阶段,对相关制度的理解、执行等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提出对应的措施供决策者参考。

大型设备 招标采购 维护保养 绩效分析

大型、精密医用设备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型设备的管理上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各个阶段的内部审计。

1 大型、精密医用设备申报购入阶段的审计

1.1 购置申报材料的审计 医疗机构购置大型、精密医用设备,由医疗机构按照属地化原则逐级上报,履行申报审批手续,未经审批擅自购置,视情况追究医院领导责任。在购置阶段,审计重点是设备部门、医技部门的申报材料是否完整有效,主要包括(1)医疗机构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申报请示件;(2)大型精密医用设备配置申请表;(3)上年度会计决算报表;(4)卫生部颁发的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此阶段内部审计的重点,是其中的第二项配置申请表中的大型设备的配置论证报告,其内容要涵盖医院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该设备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作用、使用该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另外,相关技术人员要具有卫生部颁发的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上岗证的注册地点必须与申请的医疗机构相符。

1.2 招标采购过程中的审计 大型医用、精密设备的购置必须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管理规定和《政府采购法》相关要求执行。市属医疗机构每年年初上报主管局和同级财政部门相关预算项目,财政性资金对医疗设备采购的补助数额各地的标准不一,南京市按照采购金额的大小,给予不同的财政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采购金额的40%。财政部门对预算项目批准后,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编制精准的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政府采购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中标单位,医疗机构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等。此阶段内部审计的重点是(1)招标文件各项条款不得载有倾向某一特定投标人、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的内容;(2)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中的验收与付款细则。

2 大型设备使用阶段的审计

2.1 审计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日志。是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机器设备,为每一项设备建立档案,记录设备安装、启用、检修、异常状态等设备使用日志;(2)严格培训。所有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临床医生等是否接受岗前培训,熟悉操作规范,保证机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各项性能指标、检查数据真实有效。(3)清洁养护。每天下班前是否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对周围环境除尘、对辅助工具的整理归类。

2.2 审计设备维保费用 (1)技术养护。2005年以前,医疗机构设备科的工程师,在原厂家的技术指导和零部件供给畅通的情况下,基本能够靠自身的实力保证设备正常运营。近年来,随着各家医院引进的高技术含量设备越来越多,如PET-CT、γ刀、质子治疗系统等,传统的检修手段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设备在技术养护上的需求,特别是原厂家在软件上的加密和封锁、零部件的垄断,迫使医疗机构购买高额的维修年保。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首先在签订维修年保合同时,对其内容必须字斟句酌,特别是其中高值耗材的维保时间、更换价格与总合同的价格比等,如CT的球囊管、磁共振的冷头等。其次,对厂家的每1次维保在项目上要认真核对,防止走过场,如技术参数的校对等,以期提高设备使用率。第三,建议各医疗单位今后可以积极引进相关技术人员,如医学工程专业、电器与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等人才,一方面可积极配合厂家检修,另一方面也能学习到一定的维修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术,以期减少今后的维修成本。

3 大型设备综合绩效审计

3.1 资金投入审计分析 目前,医疗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3个方面:(1)自有资金(医院业务收支结余);(2)财政投入;(3)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审计分析采取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方法,分析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现金流量。

资金投入成本M=本金F+利息i=自有资金×(1+存款利率)+财政投入×(1+存款利率)+银行贷款×(1+贷款利率)

根据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是5-8年,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通常设备使用6年后,新的诊治手段和设备会产生,那么现在投入资金的本利和,假设6年后等量收回,我们可计算出该设备从使用开始,每年应该产生的最小收入。

即:该设备每年应产出的最小纯收入

即:该设备每年至少收回现金A,才能还清银行贷款,同时抵补自由资金和财政资金用于其他投入的机会成本。

3.2 设备经济效益审计分析 (1)设备产生的收入数据收集。按照《江苏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规范的收费项目,通过医院HIS能够采集到该设备产生的收入类数据(见表1)。

表1 某大型设备收入统计表

(2)与设备相关的成本支出类数据收集。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科室、人员、耗材等采集相关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成本支出和间接成本支出。具体明细如表2。

表2 某大型设备成本支出统计表

(3)大型设备经济效益。大型设备毛收入:根据该设备已经开展的医疗诊治项目明细,依据物价规定收取并统计收入,如表1所列合计。

大型设备运行成本:与该设备相关的人员支出、固定成本支出、变动成本支出,如表2所列。

大型设备纯收入A=大型设备毛收入-大型设备运行成本;

大型设备投资回收期=资金投资成本M/大型设备纯收入A;

3.3 大型设备综合效率审计分析 (1)大型设备使用率。大型设备的标准开机时间,理论上是每天24小时的90%-95%,即24小时×92.5%×365天×6年=48 618小时;实际开机时间通常为,上午7:30-17:30,计10小时,即10小时×365天×6年=21 900小时。

所以,大型设备使用率=实际开机时间/标准开机时间×100%=21 900/48 618×100%=45%

从使用率的百分比上看,大型设备的使用率一般不是很高。(2)阳性率。阳性率=阳性人数/实际检查人数。(3)大型设备功能开发率=已经开发的项目/能够开发的项目。(4)大型设备科研贡献:依据大型设备完成的科研成果和论文。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型、精密医用设备以上三个方面的审计分析,内部审计可以分别在不同的审计阶段,针对各家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编校 朱 毅·

2013-09-12)

①南京市胸科医院 南京市 210029

猜你喜欢
使用率医用医疗机构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