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研究
——以“乌铜走银”为例

2014-09-17 11:44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昆明少数民族云南

程 浩 刘 勇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研究
——以“乌铜走银”为例

程 浩 刘 勇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一种金属工艺,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鲜明代表,然而在这个艺术工业化的复制时代,这样的纯手工艺品,正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尴尬困境。本文以乌铜走银为例,对其历史变迁、技艺特点、发展困境、保护开发进行研究,浅谈一些笔者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看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乌铜走银;保护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少数民族灿烂文明中的瑰宝,也是中华多民族文化最朴素的、最精彩的艺术精华。但是,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很多珍贵的少数民族非遗的生存岌岌可危。乌铜走银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鲜明代表,其身价甚高,与北方著名的“景泰蓝”工艺齐名,被专家合称为“金属工艺品双璧”。早在清朝年间就被列为向皇宫进贡的珍品,不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也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一、历史变迁

乌铜走银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工艺和纹样装饰都汲取了我国古代多种技巧,融合了多种文化内涵,主要产品多为手炉、文房四宝、酒具、花瓶、香炉、如意、首饰、烟具、首饰盒、长命锁等;图案有麒麟吐书、八仙过海、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梅兰竹菊、龙凤鹿鹤等1。由于是手工生产,每年制作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乌铜走银工艺独特精细,做工较复杂,作品古朴雅致,精致美观,品位极高,价格昂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粗狂中不失精细的手镯,颇有几分古滇遗韵

乌铜走银是滇味文化的代表,著名学者袁嘉谷的《异龙湖歌》有“器精称乌铜”的句子,称颂的就是乌铜走银工艺品。由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岳氏兄弟始创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距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历代独家经营。民国时期,岳氏在昆明文庙街开设铺店生产乌铜走银,年均产销量约3000~5000件。从此,乌铜走银的生产也延开到了昆明。但以后原料不足,生产渐渐凋敝。同时由于乌铜走银技艺世代独传,工艺配方秘不外传,所以流传至今会此工艺的人很少。改革开放后,北京景泰蓝风生水起,而云南的乌铜走银却越来越少见,现仅存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村和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

二、技艺特点

制作乌铜走银的主要工具有风箱、熔炉、铁锤(大、小)、钳子、大小不一的錾子。乌铜,主要是铜和金的合金,即将一定比例的紫铜、黄金融化成溶液,然后镀银,即在铜胚上镂刻出精美的纹饰图样,接着在阴刻的乌铜走银墨盒,是旧时文人雅士追捧的礼物纹饰内将银丝或金丝嵌入乌铜表面已錾刻好的花纹内,最后加入祖传秘方使之乌黑发亮。

小小的乌铜走银墨盒,是文人雅士间相互赠送的礼物

乌铜走银技术有三个关键之处,即红铜与银的合金比例,焊药的配制以及刻字与绘画,乌铜走银的神秘就体现在前两个上,因为它是密不示人的,而最后一个则取决于手艺人的造诣。据专家分析,古滇国工匠对青铜合金比例掌握的较为准确的认识,能根据自己对青铜器性能和用途的设计要求,改变合金比例,或使之提高硬度,或增强韧性,或改变铜器的颜色。同时,古滇国的青铜铸造工艺非常精湛,工匠们采用单范浇铸、空腹范浇铸、夯筑范浇铸、套接范浇铸、失蜡法浇铸等方法,制造用途多样的生产生活用具和工艺美术品,并使用锻造、模压、镂空、鎏金、镀锡、镶嵌、彩绘、线刻等后期加工技术,使青铜器更具实用性和更精美。2

三、发展困境

正如上文所谈到的,当前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很多少数民族非遗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乃至消亡,乌铜走银工艺的手艺人以及乌铜走银工艺本身的传承都处于困境当中。正如冯骥才所言:“曾经代表我们民族生存形态的东西已经黯然消逝……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的离开,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的断绝! ”3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作坊式生产模式非常落后。乌铜走银从古至今均是采用小作坊或工匠家庭生产的模式,作为家传手艺又不外传,因此缺乏同行竞争,技术失传从而不断退步,更不能达到自动化生产。

第二,价格不菲。首先,人工费高昂。乌铜走银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即使一般一个小墨盒需要一个技术熟练的艺人制作两三个月。其次,乌铜走银制品是将金银铜等多种贵金属合炼而成,成本高、销售价格高。笔者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昆明官渡古镇中卖的一个小首饰盒价格竟达到了7000元。

第三,销售渠道单一。过去乌铜走银的生产都是针对昆明的达官贵人,工匠依订制而作,生产数量少、知晓度低,造成其销售渠道较为狭窄。

第四,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但在云南旅游业中对于乌铜走银的宣传几乎是没有的。因此,游客对玉石、鲜花、茶叶比较熟悉,而对乌铜走银这类滇味文化较浓的、具有较强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失之交臂。

四、保护开发

当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少非遗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品转化。就乌铜走银来说,其保护开发的重点是让消费者了解乌铜走银,并让其认知和感受文化,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将乌铜走银推向市场。4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乌铜走银进行保护开发:

第一,改进制作工艺、培养制作人才。1.改造工艺。乌铜走银耗时耗工的制作流程极大的阻碍了传统乌铜走银手工艺的传播和推广。因此,在保持乌铜走银原有制作环节的过程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现代生产技术,从造型、功能、实用性不同角度来研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种类。2.培养制作人才。摈弃原有的家族生产模式后,相应的家传模式也必须突破。可以通过企业订单式的培训手段,培养大批的制作人才,延续制作工艺。

第二,引入旅游工艺品开发模式。1.用途开发。充分发掘云南旅游文化大省的资源,结合乌铜走银视觉表现力强及古老质朴的特点,设计多种用途的产品,展现其独特的艺术气质。一是高档家居饰品开发,如隔扇、壁挂、屏风等;二是高档文房用品开发,如墨盒、笔挂、笔筒、镇纸等;三是高档旅游品开发,如民族绘画、民族脸谱、主题挂件、首饰等。2.品牌开发。文化品牌可以产生集聚资本、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引导消费、增加利润等多重效应。因此,乌铜走银可以走旅游工艺品品牌开发的路径,即“文化资源的产品化—文化产品的品牌化—文化品牌的资本化”,5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对乌铜走银产品品牌进行设计,然后企业进行规模化的生产,最后推向国内外市场。这其中有个因素尤为重要,在形象设计、文化内涵、商标、广告、营销等过程中都必须体现乌铜走银的云南少数民族非遗内涵,以充分提升乌铜走银的文化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将产品所蕴含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有效传播出去。另外,在产品生产的起步阶段,政府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当整合现有资源,积极致力于把其打造成云南旅游的标志性工艺品之一。

第三,实行“公司+高校+传习馆”运行机制。昆明学院近年成立了“昆明学院非遗传习馆”,笔者就以此为例进行此运行机制的阐述。一是通过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工艺品经营企业合作,通过统一标识、统一开发、统一配属、统一定价的标准化建设,进行项目开发生产。同时把品牌推广、产品销售、信息服务、营销网络等结合起来,提升乌铜走银产品效应。二是借助校园智库作用,调动设计专业学生开展设计大赛、旅游商品优秀设计创意选拔大赛,实现由手工艺传承升级为创意设计,由局限于地区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通过其辐射和带动效应,设计出更适合今天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要的不同层次的乌铜走银工艺品。三是通过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将学生输入到企业实践、创造,从而达到提高高校学生专业素养和实现企业订单式培养的双赢目标。

乌铜走银的代表佳作是陈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的风景画。此画高1.2米,宽1.5米,在乌黑铮亮的底色上,昆明西山、滇池、大观楼分别用金、银镶嵌其间,十分精美,堪称艺术珍品。

乌铜走银只是云南少数民族非遗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更多与之相类似的手工艺正面临着如何开发和保护。如何以其为借鉴,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遗进行保护和开发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注释:

1.李晓岑.朱霞.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5.

2.李昆生.云南艺术史[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5.

3.胡俊.云南晋宁乌铜走银工艺的综合特征[J].艺术设计研究增刊.2012(s 1).

4.狄思思.旃立兴.乌铜走银现状分析研究[J].文化纵横.2010(11).

5.余小舵.乌铜走银农村有人—云南晋宁民间艺人袁昆林的困惑[J].农村实用技术.2010(09).

本文为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乌铜走银’艺术符号的再现”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A760009。

猜你喜欢
昆明少数民族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