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运动性贫血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2014-09-20 07:21,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性贫血方剂红细胞

,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5)

中医药防治运动性贫血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于华荣,于华芸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5)

综述了中医学对运动性贫血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并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防治运动性贫血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配伍规律,为中医药防治运动性贫血提供一定参考。

运动性贫血;中医药;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配伍规律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运动训练或体育比赛造成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数目低于正常值的现象,是影响、阻碍运动员发挥竞技水平的重要因素。如何防治运动性贫血一直是运动医学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在防治运动性贫血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为了更好发挥其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本研究就中医学对运动性贫血的认识、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以及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归纳和分析。

1 中医学对运动性贫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运动性贫血产生的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认为可能与运动引起的高血浆容量反应,血红蛋白浓度相对下降;红细胞破坏增加;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及铁代谢紊乱相关[1-3]。中医学虽无运动性贫血之名,但据其病因及主要临床表现面色萎黄(无华)、唇甲色淡、神疲倦怠乏力等,可归为“血虚”、“血劳”、“萎黄”等范畴,主要由肝脾肾功能失调所致。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液充盛,肌肤、筋骨、经脉得养则肌肉丰满,活动自如,如《灵枢·本藏》所云“血和……筋骨劲强,关节清利”。而血的生成、贮藏及机体活动则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为藏血之脏,主筋而司运动,筋能司身之运动,有赖肝血之濡养;脾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景岳全书》载“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只有脾气健运,血气盛满,肌肉壮盛,才能四肢运动有力;肾主骨生髓,藏精而化血,精血充足,骨髓化生有源,则骨骼坚固有力。运动员长时间大负荷的运动训练,过度劳累则易损伤三脏,所谓“劳倦过度,则脾气伤矣”(《景岳全书》),“劳伤乎肝”(《明医指掌》),“劳倦过度,以致脾肾受伤”(《不知医必要》),脾虚血液生化乏源,肝肾亏虚,精血不藏不化,使筋骨肌肉失养,即可发为本病。

2 临床研究

2.1 分型论治

本病目前临床辨证分型尚不统一,付燕、李君芳等[4-5]认为脾肾两虚是其临床主要证型,临证以补脾益肾之复方预防治疗,发现能显著升高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刘娅[6]则将其分为2型,气虚型以养心汤加减,血虚型以归脾汤加减。李广周[7]辨证分为气虚、肝血虚、心脾两虚、脾肾阳虚型、瘀毒内蕴5型,方选养心汤、四物汤、归脾汤、附子理中合四物汤、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2 专方治疗

金丽[8,9]等以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治疗12例患者,发现能通过改善红细胞膜的渗透性、变形性,改善磷酸旁路代谢等途径,有效防治本病。李世成[10]等观察了参归补血精对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睾酮指标的影响,结果4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刘仁仪等[11]发现紫河车复方可降低田径运动员在运动应激状态中溶血的发生,促进机体红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其他如螺旋藻复方、壮力补血片、血速升、阿胶补血膏等复方制剂临证对运动性贫血均有较好疗效。

2.3 单味中药治疗

除却复方,也有较多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抗运动性贫血的应用和研究。张昕[12]以红景天治疗健美操贫血运动员,可明显改善贫血症状。淫羊藿、人参、鹿茸及提取成分等[13-14]则能升高血睾酮,刺激肾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和血红蛋白合成。

2.4 综合治疗

覃荣周[15]等应用八珍汤加减辅以足底反射疗法,治疗运动性贫血48例,有效率达83.33%。祁晓华[16]等以自拟抗疲汤健脾养血,配合艾灸治疗,发现灸药结合能够较快提高机体血红蛋白含量,有一定预防运动性贫血作用。

3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及复方主要是通过改善血红蛋白浓度、铁代谢紊乱等,发挥抗贫血功效。如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能够有效抑制运动性贫血模型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后的下降[17]。复方壮阳中药可显著增加运动大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减缓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下降[18]。

4 防治运动性贫血方剂配伍规律探讨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具有较好的抗运动性贫血作用,许多药物不列入违禁药物,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处方用药配伍规律,可为临床治疗以及新药开发等提供有益参考。

4.1 方剂来源与筛选

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载的治疗运动性贫血方剂,检索词“运动性贫血”,检索项“主题”,匹配“模糊”,排序方式“时间”,检索期限为198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检索到与“运动性贫血”相关文献456条。纳入标准: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防治运动性贫血的相关文献。排除标准:重复出现相同方剂的文献;少数民族医药等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文献。依据上述标准,整理后筛选出27条方剂。记作27条数据记录。

4.2 方剂录入与分析

经“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管理系统之“方剂管理”模块,将筛出的方剂由专人录入并审核,通过数据分析系统中“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规律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组成药物频数分析

筛选出的27首方剂,涉及中药67味,使用频次5以上的药物共17味,其中补气药7味(41.2%),滋阴养血药7味(41.2%),活血药2味(11.7%),补阳药1味(5.9%)(见表1)。

表1 用药频数5以上的中药

表2 常用药对

4.3.2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设支持度个数为7,置信度为0.9,进行药物关联性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0个,涉及中药8味,出现频度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和当归-熟地(11次),占总处方的40.7%,结果见表2,药物之间关联网络展示见图1。

图1 防治运动性贫血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4.3.3 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分析 选择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5,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3味药的核心组合11个,聚类得到3首候选新处方。①黄芪、白芍、赤芍、仙灵脾;②当归、熟地、白术、龙眼肉;③当归、白术、红景天、党参、人参。新方药物之间的关联网络化展示见图2。

图2 防治运动性贫血新方药物网络

5 讨论

运动性贫血一直是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运动员中发病率较高,尤以耐力项目、女性和青少年运动员为多,有资料表明少儿运动员的贫血发病率可达39.5%[19]。该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补充铁、B族维生素、抗氧化剂、叶酸、蛋白等,其中铁剂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最佳药物。但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易引起铁负荷性疾病,且强化铁剂食品易使食物脂质氧化劣变,较难为运动员接受。中医药防治运动性疾病是我国运动医学研究的优势,大部分中药不含违禁成份,探讨中医药防治运动性贫血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章阐述了中医学对运动性贫血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实验研究现状,认为发病部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过度劳力致脾气亏虚,肝血不足,肾精不藏是其重要病因病机。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中草药独特优势,辨证施治,通过补脾益肾,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等方法防治运动性贫血,可获佳效。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CNKI收录防治运动性贫血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发现方剂以补气和滋阴养血药物出现频次最高,补气药多入脾经,如黄芪、党参、白术、人参、甘草;滋阴养血药物则多归肝、肾经,如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白芍等。处方常见药对组合为补气养血和滋阴养血药物组合,存在较强关联性,如补气养血药对组合,黄芪-当归,黄芪-熟地,白术-当归,党参-当归等,取其气血双补及气旺血生之意,所谓“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医方考》);滋阴养血药物组合,如当归-熟地,白芍-当归,白芍-熟地等,以求精血同源,精血互化。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的3首候选新处方组成药物也是以补脾益肾养肝,补气滋阴养血为主,提示运动引起的血气精的耗损是运动性贫血的内在病机,发病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与理论研究相一致。这些较为成熟的用药经验,药物组合对临床防治运动性贫血处方选药有指导意义,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分析形成的核心组合及候选新处方的价值,尚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及临证应用进一步评判,但对运动性贫血防治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了有益线索。

[1]张缨,文茹.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监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31-334.

[2]曹建民,田野,赵杰修,等.运动与铁代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331-335.

[3]王金萍,李正义,陈玉成.运动性贫血与铁代谢[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2):68-69.

[4]付燕,熊若虹.中药治疗耐力项目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3):203-204.

[5]李君芳.中药防治运动性贫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71-72.

[6]刘娅.运动性贫血的中医药防治心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6):538.

[7]李广周.运动性贫血的机理及中医药治疗[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3(24):122-123.

[8]金丽,田野,赵杰修,等.抗运动性贫血剂对运动员红细胞形态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8):46-49.

[9]田丽,田野,赵杰修,等.抗运动性贫血剂对运动员和大鼠红细胞代谢酶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6,26(6):55-58.

[10]祁晓华,杜桂荣,蔡建伟.灸药结合预防运动性贫血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6):362-363.

[11]田野,赵杰修,曹建民,等.“抗运动性贫血复合剂”营养补充对运动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血象和血清EPO水平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1):21-23.

[12]侯本华,孔喜良,刘洪珍.复方壮阳中药对运动大鼠造血机能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3,29(5):421-422.

[13]刘霞,宫恩强,杨春.营养教育在防治少儿运动员运动性贫血中的效果观察[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1):25-26.

Status of TC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ports anemia and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law

YU Hua-rong,YU Hua-yu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Shandong, China)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n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sports anemia,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by studying the data of prevention of exercise-induced anemia included in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CNKI) prescription data, an analysis was made on drug compatibility rul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exercise-induced anemia medicine.

sports anemia;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research; experimental study; compatibility law

2014-05-20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基金(编号:BS2013SF026)。

于华荣(1968- ),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副教授,从事运动医学教育与研究。

A

1009-9840(2014)05-0092-03

猜你喜欢
性贫血方剂红细胞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张仲景柴胡方方族组方规律研究*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何谓中医“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