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实践调查

2014-09-22 05:35曾娅妮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写作能力英语教学

曾娅妮,陶 思

(1.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2.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高职英语教学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服务的,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具备将来工作岗位要求的涉外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而对于大多职业院校而言,现行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传统,缺乏专业和职业特色,教师在教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难以实现对不同专业学生对应的工作岗位英语要求的“零对接”。本研究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和职业英语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职业能力寻求良方。

一、需求分析和职业英语的相关理论

职业英语(EOP)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重要分支。刘润清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英语教学的主流[1]。从2000年至今,中国英语教育继续扩大和深入 ESP的研究[2]。根据 Jordna对ESP的两分法,把语言学习者按照语言学习的环境和目的分为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3]。相对学术英语而言,职业英语注重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更强调学习者在工作环境的综合语言能力。而需求分析是职业英语的灵魂和精髓。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4]。束定芳[5]指出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可以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在高职外语教学中,需求分析以研究学生对英语的需求作为职业英语课程设计的基础。了解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和在校学生英语学习背景可以保障高职英语课程的规划和管理过程更加顺利和有效,而需求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所有的职业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体现。这将更加契合高职学生在特定职业环境中的英语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的目标。

二、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需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现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以及毕业生对职业英语的需求,我们采用问卷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湖南某两所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文科(旅游、商务英语、物流)及工科(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6个专业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一共467名毕业生(男生246,女生221名)参与了此次调查。根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涵义,所用的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英语知识与技能,主要调查学生对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自我感知能力;第二部分为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效果分析,主要调查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情况。第三部分为职业英语能力,问卷设计12个题项,主要调查学生感知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状况。问卷采用5分值的李克特量表,要求被访者从1(很低)到5(很高)的等级方法表明英语能力掌握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7份,收回467份,共获得有效问卷467份。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为了调查毕业生对职业英语的需求,采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调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分析了毕业生的基础英语能力得分情况,大学英语学习效果和对职业英语能力的评价,最后分析了不同性别、学科背景下的毕业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差异。

1.基础英语能力得分情况分布

根据表1,被调查的毕业生中65% ~70%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知识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一般,平均分在2.86到3.27分之间,但也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对自己的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评价较高,而口语和听力学生普遍评价较低,这说明现在的高职大学英语教育亟需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表1 高职毕业生英语基础知识情况

2.大学英语学习效果分析

从表2的调查可以看出,67.9%的被调查高职毕业生已经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3.6%的毕业生通过四级,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达到了英语学习的基本目标,然而还有28.5%的被调查毕业生英语学习状况不佳暂未通过任何过级考试。此外,学生对学习效果的主观评价较低。认为进步较大的毕业生仅6.2%,其他普遍感觉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进步较小或无进步。而当问到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对毕业生的作用时,绝大数学生(87.5%)认为无帮助或帮助较小。调查反映出现在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基础知识教育的作用,但与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和岗位需求的对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职业英语能力平均数分析

表3 职业英语能力平均数分析

表3的数据通过SPSS18.0统计分析职业英语能力问卷表。该问卷调查分为12个题项,主要调查学生感知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状况。问卷采用5分值的李克特量表,要求被访者从1(很低)到5(很高)的等级方法表明英语能力掌握程度。总体上看,职业英语能力各题项的平均数介于2.47至3.67分之间,平均数超过3以上的共有八个题项。表3的调查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一般,平均分在2.98到3.67分之间;职业听力和写作能力普遍低于3.15分,部分学生在职业听力和写作能力很弱。标准差是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表3的平均值范围在0.6~0.9之间显示平均值差异程度不大。

其中,职业阅读能力中的“阅读电子邮件信件(M=3.67)”与“阅读简单的办公备忘录(M=3.45)”是题项中平均值排序最高的两个。说明毕业生在工作中,阅读电子邮件和备忘录的能力相对其他能力较强,这部分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所涉及。其次是职业写作能力中的“编写个人简历、应聘函件和休假申请书(M=3.34)”,可能是因为学生意识到毕业找工作的需要,对此内容较为重视,老师在课堂强调较多,故掌握较好;相反,同为职业写作能力中其他两项“填写与工作有关的表格”和“编写简要的工作日程”却得分较低(平均值排序为10和11),这也说明了学生对课堂内教授过的内容,接受能力和自我评价都远远高于课堂中未涉及的内容。

十二个调查项中,排序最低的两项是职业听力的“听懂关于怎样完成日常工作的说明(M=2.47)”和职业写作的“编写简要的工作日程(M=2.78)”,表示学生在工作中职业英语的语言输出能力较差,这也反映了当前高职英语教与学方面的主要问题。

4.不同性别、学科背景的职业英语能力差异分析

分别以上述职业阅读能力、职业写作能力、职业听写能力、职业口语能力等四个维度为因变量,以毕业生的性别、学科背景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表中只列出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分析结果,结果如表4。

表4 不同背景毕业生职业英语能力各维度的比较分析差异

由表4得知,不同性别的毕业生在职业写作能力(P=0.008,P <0.05)、职业口语能力(P=0.019,P<0.05)两个维度达到显著差异;而毕业生的学科背景只在职业口语能力(P=0.024,P<0.05)方面呈显著差异;所有毕业生在职业阅读能力和职业听力能力维度均没表现出明显差异。

比较其均值可以发现,女生在职业口语能力上高于男生,文科学生同样在该项能力上高于工科学生,说明其平时学习中较为重视口语表达的训练,而文科生与女生出现同样的结果可能与受调查学生中女生较多读文科专业有关。然而,略感意外的是,男生在职业写作能力上均值高于女生,这也意味着很多男生实际有着不错的英语基础。

另外,在访谈中毕业生普遍反映职业英语能力在他们的工作中很重要。通过在校的大学英语学习,他们掌握了英语的基本的技能,但是在职业英语这一块还很缺乏。以上数据说明,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在毕业生的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实际掌握的英语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已不能适应高职的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学生对职业英语的学习有着迫切需要,教师应在课堂上渗透职业英语的内容,为学生将来就业增加砝码。

三、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学应根据其职业岗位对英语的需求来进行课程改革,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融入职业英语教育,构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课程体系。首先,应结合岗位需求和学生需求,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专业设置,增加与岗位对接的听说读写译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其次,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应下厂下企业,深入行业了解行业动态以及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英语能力和知识,或聘请行业专家担任职业英语建设的顾问,提高英语教师的职业英语教学水平。最后,要加快职业英语的教材建设的步伐,教材的编写应符合专业设置,突出岗位特点,为就业做好准备[6]。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2]宁顺青.高等职业教育EOP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据和路径——以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2,(7).

[3]R.R.Jordan.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李静.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推进职业英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猜你喜欢
毕业生写作能力英语教学
伤心的毕业生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