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外阴癌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2014-09-24 02:25何玉娥赵晓丽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2期
关键词:备皮切口感染

何玉娥 赵晓丽

【摘要】 目的:评价对比分析外阴癌术前备皮时间、方法及术后切口护理对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26例,将术前备皮时间改为术晨执行,备皮方式改为先用消毒剪刀剪毛后用电动剃须刀剃毛,术后切口第4天改为开放式并每天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对照组28例,将术前备皮时间仍定为手术前1天执行,并用手动剃须刀剃毛,术后切口第4天仍采用传统敷料覆盖。结果:实验组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进的备皮时间、方法及切口护理措施是降低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术后引流管护理、尿管护理、排便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等均为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方法,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肠道、阴道、外阴准备、病室环境准备是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措施。

【关键词】 外阴癌; 切口感染; 备皮; 切口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reduced clinical infection effect by using preoperative skin method and time, postoperative incision care in vulva cancer. Method: 26 patients were set up experimental group who used preoperative skin preparation time for morning execution and operation skin preparation for sterilized scissors sheared with an electric razor shaving, postoperative fourth days open wounds and improved method of vulva with 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wave radiation TDP. 28 cases were set up control group who used preoperative skin preparation time was one day before the execution and operation manual razor shaving, postoperative fourth day still used medical dressing covered.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Using the improved skin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wound care measures are important means to reduce wound infection. Postoperative drainage tube care, catheter care, bowel car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 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nd so on are all effective method in reducing wound care infection, the us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the intestinal tract, vagina, vulva ready, ready to ward environment are the auxiliary measures to solve the surgical incision site infection prevention.

【Key words】 Vulval carcinoma; Infection of incision; Preserved skin; Incisio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Jiangxi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Nanchang 330029,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2.036

外阴癌是源于外阴部皮肤、黏膜及所属器管和前庭大腺管等恶性肿瘤,常发生于中老年妇女,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其中以外阴原发鳞癌为主,占90%以上,继发恶性肿瘤少见。外阴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1],而手术一般采用外阴根治术,即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采用这种手术的5年生成率约为70%,但皮损大,缝合张力高,切口易感染[2],加之手术切口与外阴、尿道、肛门、直肠相邻,极易污染伤口,以及患者年老抵抗力较差,故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安全度过感染关尤为重要,为也术后有的患者需补充放疗和化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2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妇瘤科行外阴癌手术的患者,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6例,年龄42~68岁,平均62岁,其中鳞癌24例,腺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20例行外阴癌根治术加腹股沟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行外阴扩大切除术;对照组28例,年龄40~66岁,其中鳞癌27例,黑色素瘤1例,21例行外阴癌根治术加腹股沟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7例行外阴扩大切除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范围、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实验组将术前备皮时间改为手术晨执行,备皮方式改为先用消毒剪刀剪毛后用电动剃须刀剃毛,术后切口第4天改为开放式并每天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对照组将术前备皮时间仍定为手术前1天执行,并用手动剃须刀剃毛,术后切口第4天仍采用传统敷料覆盖。实验组除备皮时间、方法及切口护理方法外,所处病室环境、抗生素应用及其他治疗和护理方法与对照组均相同。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2.1 术前备皮时间和备皮方法的改进 根据国家标准及美国权威报道,传统的剃毛操作,即使操作很熟练也会损伤皮肤,造成肉眼看不见的皮肤伤痕,而皮肤的完整性在防止细菌感染中有极其重要作用,皮肤上的细小划痕也将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还可引起细菌移生。同时还指出,术前备皮的目的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首先应注意备皮方式的选择,关键是必须清洁的洗澡(病情不允许时可在床上擦浴),减少暂驻菌,清除长驻细菌,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如果不涉及手术区毛发可以不去除,如果要去除毛发,去除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短越好,且以剪毛为最佳。因此,实验组改进了备皮的时间及方法,即手术患者均于手术前1天洗头,洗澡并更衣,根据患者条件选择清洁剂,清洁局部皮肤,脐孔用松节油擦去污垢,告知患者洗澡和清洁脐孔时切勿搔抓和用力过猛,已免破坏皮肤的完整性,同时告知患者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术晨由夜班护士执行,手术区先用消毒剪剪毛,后用电动剃须刀剃毛,剃毛完毕再0.05%碘伏溶液擦洗备皮区域,另外非手术区一律不剪毛,此种方法较传统的备皮操作起来更费时,无疑加重了夜班护士的工作量,但本院自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夜班已实行双班制,这个问题已迎刃而解了,同时,根据季节注意调节好室温以防着凉。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备皮刀的备皮,个人清洁同实验组。

2.2 术前肠道、阴道及外阴准备 术前1周内不进多纤维食物,术前3天进无渣饮食,术前1天进流质饮食,术前晚或术晨清洁灌肠;术前3天开始进行阴道冲洗及外阴擦洗,2次/d,术晨再行阴道冲洗及外阴擦洗1次。

2.3 术前预防抗生素应用 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已成为解决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措施之一[3-5],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达到足够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要求术前(手术切皮前)0.5~2 h内使用抗生素或麻醉开始时,因此本院已实行术前用药由原来的病房护士执行改为手术室护士执行,这样可以很好地掌握术前预防用药的时间,从而达到预防用药的最佳效果。

2.4 病室环境 保持病区清洁和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换气,应控制探视人数,每天用消毒机空气消毒1 h,房间地面、物品表面用湿式消毒法,每日用含氯拖把拖地,擦拭用物1次[6],床铺每周更换并随脏随换,保持清洁。

2.5 术后切口的护理 术毕两组均用绷带加压包扎整个外阴伤口,使皮瓣紧贴于筋膜利于伤口愈合,腹股沟有切口的应用1 kg沙袋压迫12 h以防出血,严密观察外阴伤口情况。实验组外阴伤口连续包扎3 d,第4天开放外阴伤口,每天用0.5%碘伏溶液消毒切口并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裸照伤口30 min,2次/d,由于TDP神灯不仅具有一般红外线的功能,而且还具备3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加速全身和局部的血液淋巴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组织能力,减少切口渗液,具有消炎止痛,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使创面保持干燥,有利于创面组织的修复,为切口的愈合创造条件[7],对于切口渗液较少的治疗毕即给患者穿事先备好的宽松适宜的大摆裙,这样有利于保持切口干燥,使切口尽早愈合,对于切口渗液较多的,则采取用自制的长条拱形支架罩上,该支架用钢筋制成并用医用绷带缠绕,可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切口安全及干燥,有利于切口愈合。对照组外阴伤口连续加压包扎3 d后改用普通医用消毒纱布覆盖,如纱布渗湿应及时更换。

2.6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回病房后取平卧位6~8 h,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心电监护仪及低流量吸氧直至麻醉苏醒。

2.7 引流管护理 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难免会有淋巴液、组织液和一些渗血渗液淤积在皮瓣下,所以手术后腹股沟引流管末端接负压引流瓶,能及时有效地吸出积血积液,应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气味并保持引流管通畅,翻身时严防引流管打折、脱落[8]。

2.8 尿管护理 术后一般留置导尿7~10 d,留置导尿管期间应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颜色、量及性质,并妥善固定,防止尿管阻塞、打折和脱出。一般集尿袋装2/3满时及时放尿,每3天更换尿袋1次,加强会阴部护理,每日用碘伏液擦洗外阴2次,严格无菌操作。拨出尿管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患者排尿情况,鼓励自行排尿[9]。

2.9 排便护理 术后过早排便,使腹压增加,导致切口压力增大及污染切口,影响切口愈合,因此,为防止过早排便,术后常规口服阿片酊3~5 d,暂禁食3 d,3 d后改无渣流质软食,第6天改半流普食,术后1周控制患者不要排便。1周后患者若要排便,应尽可能使用坐便器辅助,勿取蹲位,同时患者每次便后均用碘伏棉球清洁会阴部。

2.10 预防褥疮护理 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特别是拔管前活动受限,局部血循环受阻,极易发生褥疮,护理人员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1次,每日用温水擦浴,做好生活护理,协助患者两腿屈曲,用软枕放在膝部下,以减轻伤口张力,防止活动时过度牵拉,根据病情和年龄,必要时用气垫床。

2.11 预防肺部并发症 外阴癌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老年人肺功能降低,为预防并发症,术前应指导患者做咳嗽、咳痰等训练,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并有效咳痰,必要时加用超声雾化吸入。

2.12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患者由于手术切除大量组织,易致切口瘢痕或挛缩,引起阴道口狭窄,因此,术后7~10 d后尽可能功能锻炼,如双腿合拢、分开、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每次20~30 min,2次/d,动作轻柔,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患者经过积极的康复锻炼后,双下肢活动均不受影响[9]。endprint

3 结果

实验组感染2例,无感染24例,感染率7.69%;对照组感染11例,无感染17例,感染率39.29%,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7,P<0.05)。

4 讨论

外阴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组织切除范围大、出血多、术后切口易发生感染,而延期愈合,影响了患者需术后补充治疗(放疗、化疗)的进行,通过改变术前备皮时间、方法,即术晨由夜班护士先用消毒剪剪毛,后用电动剃须刀剃毛,剃毛完毕再0.05%碘伏溶液擦洗备皮区域,另外非手术区一律不剪毛,此法备皮避免了传统的备皮引起的皮肤损伤及由眼看不见的皮肤伤痕,保持了手术区域皮肤的完整性,避免细菌入侵及移生,但此法较传统的备皮操作起来更费时,无疑加重了夜班护士的工作量。本院自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夜班已实行双班制,这个问题已迎刃而解了。另外通过伤口护理的改进,即术后第4天开放外阴伤口,每天用0.5%碘伏溶液消毒伤口并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裸照伤口30 min,2次/d,对于切口渗液较少的治疗毕即给患者穿事先备好的宽松适宜的大摆裙,这样有利于保持切口干燥,使切口的尽早愈合,对于切口渗液较多的,则采取用自制的长条拱形支架罩上,该支架用钢筋制成并用医用绷带缠绕,可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切口安全及干燥,有利于切口愈合,通过改变切口护理的方法可以充分地保持切口干燥及提高创面的修复能力,利于切口早期愈合,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同时术后引流管护理,尿管护理,排便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等均为降低切口感染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前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肠道、阴道、外阴准备,病室环境准备是解决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措施之一。通过上述全方位地对外阴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切口的感染率,可以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为患者需完成后续治疗的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爱如.外阴癌治疗进度[J].浙江肿瘤,1995,1(1):5-7.

[2]杜玲.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454-3455.

[3]是俊凤,邹姮,吕婕,等,规范手术病人预防用抗生素,合理有效降低医药费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8(10):19-20.

[4]雷旭红.术前抗生素在手术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542-543.

[5]吴雄梅,黄神娇.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24-25.

[6]徐凌,李旭.外阴癌10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105-106.

[7]王红梅.TDP神灯照射治疗对普外科2-3类切口的促进作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8):185-186.

[8]张荣.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应用级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85-86.

[9]马俊英,康会霞,马明娜,等.降低外阴癌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8):702-703.

(收稿日期:2014-03-10) (本文编辑:王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备皮切口感染
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
术前剃毛与不剃毛备皮对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影响的研究综述
带你了解备皮法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四肢外伤急诊手术前快速备皮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