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数学情境是“好的教学情境”

2014-09-27 20:41张建存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异化经验创设

张建存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但是,有部分教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下面,笔者就结合当前在数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异化现象,选取其中最普遍的三种来谈一谈好的情境创设应注意些什么。

一、好的教学情境应从课堂教学目标开始

【异化现象1】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脱离教学内容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位人物形象?学生热烈地回答:我最喜欢孙悟空;我最喜欢唐僧;我最喜欢……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分钟了,教师才说:“喜欢孙悟空的同学特别多,下面的情境图(教材第64页的情境图)是孙悟空在花果山摘了4个桃子,想分给四只小猴,每只猴子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把数学情境的创设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眼球的手段,忽略了情境的引导作用。《西游记》中的人物与本节课的教学关联不大,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起不了太多的作用。况且,学生的兴奋点会放在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上,这样的情境创设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策:好的教学情境应有利于将学生引向教学内容,或者说,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不是情境的表象如何,而是隐藏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判断一个数学教学情境是好还是坏,关键是看情境是否能指向数学的核心内容,而不是看外在的情境是否华丽。像案例中的情境创设,就给人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所以,在创设这一课的情境时,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看猴子分桃,然后边分边讲解,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这样就把分数教学直接隐藏在情境当中,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也会集中在如何分桃子这个问题上,在没有其他情境干扰的情况下,学生就会随着情境深入学习新的数学内容。

二、好的教学情境应从学生生活环境开始

【异化现象2】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脱离学生生活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时,是以NBA中球星科比与斯科拉每场的进球作为教学情境,先让学生统计两位球星每一场的进球数,然后再比较哪一个进球更准、更多,以此引出平均数概念。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学生才三年级,他们对于谁是科比,谁是斯科拉,NBA是什么样的活动知之甚少。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

对策:好的教学情境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如果所创设的数学情境脱离了学生的现实,就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也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内容,还将产生相反的作用,成为学生理解题意的一个障碍。所以,在创设这一课的教学情境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例如统计课间的某一项活动,或者是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等,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新知识的教学。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事情,学生就会对情境投入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好助推力量。

三、好的教学情境应从学生数学经验开始

【异化现象3】数学教学情境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经验

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出示了教材情境图 (见右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学生说图中有公鸡、母鸡、小兔、小桥、小草、大树等。这时,教师急了,就打断学生的回答:“图中有几只兔,几只鸡呢?你是如何得出来的?”结果,学生说有6只兔、12只鸡,是数出来的。这时候,教师也只有自圆其说,迅速进入下一环节。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出示情境图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求兔的只数是3个2相加,鸡的只数是4个3相加,然后引出乘法。但是,由于学生目前的数学经验只停留在一个个数的阶段,想让学生自己说出3个2与4个3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的情境创设就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造成了启而不发的现象。

对策: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就是要唤起旧的知识经验。数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使之能成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平台。因此,在创设这一教学情境时,可以直接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鸡与兔的组合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点,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几个几,从而引出乘法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活动当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首先要关注的是情境的数学问题是否与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有关;其次是情境的外壳,这个外壳要能承载起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再次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水平,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这样,创设的数学情境才能是一个好的情境。

(责编金铃)

endprint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但是,有部分教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下面,笔者就结合当前在数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异化现象,选取其中最普遍的三种来谈一谈好的情境创设应注意些什么。

一、好的教学情境应从课堂教学目标开始

【异化现象1】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脱离教学内容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位人物形象?学生热烈地回答:我最喜欢孙悟空;我最喜欢唐僧;我最喜欢……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分钟了,教师才说:“喜欢孙悟空的同学特别多,下面的情境图(教材第64页的情境图)是孙悟空在花果山摘了4个桃子,想分给四只小猴,每只猴子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把数学情境的创设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眼球的手段,忽略了情境的引导作用。《西游记》中的人物与本节课的教学关联不大,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起不了太多的作用。况且,学生的兴奋点会放在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上,这样的情境创设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策:好的教学情境应有利于将学生引向教学内容,或者说,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不是情境的表象如何,而是隐藏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判断一个数学教学情境是好还是坏,关键是看情境是否能指向数学的核心内容,而不是看外在的情境是否华丽。像案例中的情境创设,就给人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所以,在创设这一课的情境时,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看猴子分桃,然后边分边讲解,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这样就把分数教学直接隐藏在情境当中,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也会集中在如何分桃子这个问题上,在没有其他情境干扰的情况下,学生就会随着情境深入学习新的数学内容。

二、好的教学情境应从学生生活环境开始

【异化现象2】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脱离学生生活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时,是以NBA中球星科比与斯科拉每场的进球作为教学情境,先让学生统计两位球星每一场的进球数,然后再比较哪一个进球更准、更多,以此引出平均数概念。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学生才三年级,他们对于谁是科比,谁是斯科拉,NBA是什么样的活动知之甚少。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

对策:好的教学情境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如果所创设的数学情境脱离了学生的现实,就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也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内容,还将产生相反的作用,成为学生理解题意的一个障碍。所以,在创设这一课的教学情境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例如统计课间的某一项活动,或者是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等,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新知识的教学。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事情,学生就会对情境投入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好助推力量。

三、好的教学情境应从学生数学经验开始

【异化现象3】数学教学情境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经验

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出示了教材情境图 (见右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学生说图中有公鸡、母鸡、小兔、小桥、小草、大树等。这时,教师急了,就打断学生的回答:“图中有几只兔,几只鸡呢?你是如何得出来的?”结果,学生说有6只兔、12只鸡,是数出来的。这时候,教师也只有自圆其说,迅速进入下一环节。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出示情境图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求兔的只数是3个2相加,鸡的只数是4个3相加,然后引出乘法。但是,由于学生目前的数学经验只停留在一个个数的阶段,想让学生自己说出3个2与4个3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的情境创设就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造成了启而不发的现象。

对策: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就是要唤起旧的知识经验。数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使之能成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平台。因此,在创设这一教学情境时,可以直接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鸡与兔的组合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点,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几个几,从而引出乘法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活动当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首先要关注的是情境的数学问题是否与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有关;其次是情境的外壳,这个外壳要能承载起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再次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水平,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这样,创设的数学情境才能是一个好的情境。

(责编金铃)

endprint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但是,有部分教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下面,笔者就结合当前在数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异化现象,选取其中最普遍的三种来谈一谈好的情境创设应注意些什么。

一、好的教学情境应从课堂教学目标开始

【异化现象1】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脱离教学内容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位人物形象?学生热烈地回答:我最喜欢孙悟空;我最喜欢唐僧;我最喜欢……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分钟了,教师才说:“喜欢孙悟空的同学特别多,下面的情境图(教材第64页的情境图)是孙悟空在花果山摘了4个桃子,想分给四只小猴,每只猴子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把数学情境的创设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眼球的手段,忽略了情境的引导作用。《西游记》中的人物与本节课的教学关联不大,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起不了太多的作用。况且,学生的兴奋点会放在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上,这样的情境创设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策:好的教学情境应有利于将学生引向教学内容,或者说,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不是情境的表象如何,而是隐藏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判断一个数学教学情境是好还是坏,关键是看情境是否能指向数学的核心内容,而不是看外在的情境是否华丽。像案例中的情境创设,就给人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所以,在创设这一课的情境时,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看猴子分桃,然后边分边讲解,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这样就把分数教学直接隐藏在情境当中,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也会集中在如何分桃子这个问题上,在没有其他情境干扰的情况下,学生就会随着情境深入学习新的数学内容。

二、好的教学情境应从学生生活环境开始

【异化现象2】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脱离学生生活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时,是以NBA中球星科比与斯科拉每场的进球作为教学情境,先让学生统计两位球星每一场的进球数,然后再比较哪一个进球更准、更多,以此引出平均数概念。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学生才三年级,他们对于谁是科比,谁是斯科拉,NBA是什么样的活动知之甚少。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了。

对策:好的教学情境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如果所创设的数学情境脱离了学生的现实,就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也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内容,还将产生相反的作用,成为学生理解题意的一个障碍。所以,在创设这一课的教学情境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例如统计课间的某一项活动,或者是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等,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新知识的教学。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事情,学生就会对情境投入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好助推力量。

三、好的教学情境应从学生数学经验开始

【异化现象3】数学教学情境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经验

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出示了教材情境图 (见右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学生说图中有公鸡、母鸡、小兔、小桥、小草、大树等。这时,教师急了,就打断学生的回答:“图中有几只兔,几只鸡呢?你是如何得出来的?”结果,学生说有6只兔、12只鸡,是数出来的。这时候,教师也只有自圆其说,迅速进入下一环节。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出示情境图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求兔的只数是3个2相加,鸡的只数是4个3相加,然后引出乘法。但是,由于学生目前的数学经验只停留在一个个数的阶段,想让学生自己说出3个2与4个3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的情境创设就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造成了启而不发的现象。

对策: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就是要唤起旧的知识经验。数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使之能成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平台。因此,在创设这一教学情境时,可以直接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鸡与兔的组合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点,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几个几,从而引出乘法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活动当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首先要关注的是情境的数学问题是否与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有关;其次是情境的外壳,这个外壳要能承载起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再次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水平,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这样,创设的数学情境才能是一个好的情境。

(责编金铃)

endprint

猜你喜欢
异化经验创设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