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缆的电压损失和电压降

2014-09-28 11:03王国忠潘齐旺
电线电缆 2014年1期
关键词:端电压低压配电线电压

王国忠, 潘齐旺

(1.江苏通光强能输电线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226100;2.浙江省温州市电力局,浙江温州325028)

0 前言

低压电网配电在设计选择电缆规格过程中,应考虑电缆通过负载电流时,导体温度不超过绝缘所允许的长期工作温度,即应按温升选择导体截面;并且,经济寿命期内费用最少,即初始投资和经济寿命期内线路损耗费用之和最少,也就是所谓的按经济电流选择导体截面。将两种选择的截面比较,取大者。然后,再根据电缆线路的长短,校验电压损失是否超过规定值。

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和铝合金电缆使用过程中,常有客户问到电缆线路的电压损失问题,也有客户提到线路的电压降。电缆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降究竟是不是同一概念,两者都有什么规定呢?

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没有找到关于电缆线路电压降的规定。关于电压损失,在GBJ 54—19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的第二章第二节导体截面选择中规定:“……从变压器低压侧母线至用电设备受电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一般不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5%”[1]。1996年6月1日实施的GB 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废止了原国家标准GBJ 54—1983,现在,GB 50054—1995又被GB 50054—2011所取代,然而,在1995年和2011年的GB 50054两版标准中,都没有像1983版的标准那样对电压损失作详细的规定。只是在GB 50054—2011标准的第3.2.2条,“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规定”:“……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启动时端电压的要求”[2]。目前,一般校验低压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都按不超过5%为原则,对视觉要求较高的照明电路,则要求不超过2%~3%。

1 电压降和电压损失

1.1 电压降和电压损失概念

在交流供电系统中,电缆线路存在阻抗。阻抗由电阻、电抗构成。电流通过阻抗时,在阻抗的两端产生的电压差称为电压降。电缆电压损失是指线路始端电压经线路传输后,线路对其的损失或影响大小,是线路两端电压的数值差,常用其同额定电压相比的百分数来表示。低压电缆线路,由于电压低,线路短,电容电流可以忽略,所以,电抗可以只考虑感抗,而中压电缆则不同,还必须考虑电容电流,即容抗的大小。

1.2 电压降和电压损失公式

参照文献[3],电缆的电压降ΔU为:

式中:Ibe为导体电流(A);Z为电缆的阻抗为三相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和感抗(Ω/km);l为线路长度(km)。

参照文献[4]表9-63给出的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公式,其中“三相平衡负荷线路”,终端负荷用电流矩(A·km)表示时,电压损失为:

式中:Δu%为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Un为标称线电压(kV);l为线路长度(km);cosΦ为功率因数;R0、X0的意义同式(1)。

1.3 电压降和电压损失的关系

式(1)和式(2)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下面以低压电缆的电路图和矢量图来说明。

长度为l的电缆在三相电流系统中,以电流I(其有效值设为Ibe)(A)工作的一根绝缘线芯,其单位长度有效电阻为R0(Ω/km)和单位长度感抗为X0(Ω/km)。图1是其单相电缆线路的等效电路图。电缆线路的始端电压为Uae,终端电压为Ube。

图1 低压电缆的一相等效电路图

在水平方向作终端电压Ube相量,设其初相为零,作为参考相量。因低压电缆的电容充电电流可忽略,电缆呈感性负荷,电流滞后电压,Φ为电压Ube与负荷电流I的相位差,cosΦ即为负荷的功率因数。电缆有效电阻R0上的两端的电压UR与电流同相,而电抗X两端的电压UL超前电流90°。如图2所示。

图2 三相线路中的一相电压电流矢量图

由图2可知,电压降ΔU=Uae-Ube=UR+UL,而 UR=IR0,UL=I·jX0,故,ΔU=I(R0+jX0),用有效值表示,则单位长度的电压降ΔU为:

将式(3)换算到l(km)长度的线路电压降即为式(1)。

从图2可以看出,电压损失即是电缆的始端电压矢量投影到终端电压矢量上后,终端电压比始端电压的减小量,即图中的BD线段。

由于BD=BC+CD

而 BC=Ibe·R0·cosΦ,CD=Ibe·X0·sinΦ

故电压损失值ΔUф为:

式(3)和式(4)均为每相的电压降和电压损失值,要换算成线电压降和线电压损失值,应乘以槡3。

将式(4)换算到线电压损失值,再同额定线电压比,并乘以100%,即为线电压损失百分数的式(2)。

2 计算实例

表1、表2分别是计算的1kV铝芯、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几个常用的规格用于三相380 V系统的线电压损失值和线电压降。这里用线电压损失值,以区别于通常讲的所谓“线电压损失”,即线电压损失百分数。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功率因数为0.9时,电压降比电压损失值略大,对于大的电缆规格,差值较小,但最大也不到9%。

3 结论

(1)电压损失和电压降不是同一概念。电缆电压损失是指线路始端电压经线路传输后,线路对其的损失或影响大小,是线路两端电压的数值差,常用其同额定电压相比的百分数来表示。它的大小除和电缆的物理特性、传输的电流大小、线路长度相关外,还和功率因数有关。而电压降是指在交流电经电缆传输后在其两端产生的电压差,是电压的矢量差,其模的大小只和电缆的物理特性、传输的电流大小、线路长度相关,和功率因数大小无关。

(2)通常说的电压损失指的是电压损失的百分数。校验低压配电线路时,一般都按不超过5%为原则,对视觉要求较高的照明电路,则要求不超过2% ~3%。

(3)在功率因数为0.9时,对于常用规格的低压电缆,用电压降来估算电压损失,误差不大于9%。

表11 kV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 V系统的线电压损失值、电压降及相差的百分数

表21 kV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 V系统的线电压损失值、电压降及相差的百分数

[1]GBJ 54—1983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S].

[2]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S].

[3]王春江主编.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538-544.

猜你喜欢
端电压低压配电线电压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浅析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分析
低压配电网接地方式及与剩余电流保护的配置探究
某110 kV变电站装设低压电抗器的可行性研究
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新方法与实现
关于《三相交流电源》章节的教学探析
基于开关表的直流微电网控制及其仿真
风电汇集站无功控制策略研究
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均衡电路及其均衡策略研究
人工心脏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非导通相端电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