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钟题(五)

2014-09-28 19:27肖跃华
书屋 2014年9期
关键词:钟叔河馆阁基本功

肖跃华

《艺术人物:廖世英专刊》

【钟题】 《清平乐·旧作廖君画牡丹》:

东风软软,吹笑姑娘脸。白白红红颜色浅,万绿丛中几点。不输魏紫姚黄,何须打扮梳妆。小小一帧图画,深深十丈春光。

这是廖世英女士赠送钟先生的一本画册,内题“叔河同志指正,廖世英奉,2013.12.25”,同时还附有她夫妇俩祝贺元旦和春节的贺卡。

廖世英,江西萍乡人,1930年8月出生,先后就读重庆南开中学、长沙艺芳女校,从事编辑工作多年,在湖南教育出版社离休后钻研国画,主攻花鸟,作品多次获奖。

钟叔河和朱纯两先生合作编成的第一本书《过去的学校》,1982年11月于湖南教育出版社初版,版权页上没有责任编辑大名。我问钟先生:“廖女士是否经手责编过这部书?”钟先生笑云:“我不知道,很可能不是。但朱纯的妹妹干地下党时联系过廖世英,这一点我倒是早就知道的。”

钟先生之词为其旧作,但是从未发表过的。这次收到这份节日礼物后,立即将其写出,作为答谢,上钤“念楼”、“青灯有味”、“钟叔河”三方印章。

钟先生将此题词给我看后,旋发现“一”和“几”二字该互换一下位置,便又重新写过了这一张,供王平拍照。在此过程中,他招呼女婿过来给他剃光头,我则拿把椅子坐在跟前陪着聊天。他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两位书商,让我翻电话本找手机号码,边理发边打电话,拜托他们如果发现市场上有他自制封面本《偶然集》,不管多少钱买下来,他照价付款。

我一直梦想得到这么一本《偶然集》,而钟先生家中已无存书,孔夫子旧书网上也一书难求。钟先生记着这件事,主动找书商帮我圆梦,但自始至终没有透露这是在帮人淘书,大概是怕对方知情后“哄抬物价”。

钟先生回到书桌,边改字边对我说:“我不懂画,也不养花。但牡丹本国色天香,周敦颐偏要贬低它,得帮它争口气。老同志能画好牡丹花令人高兴,送画册贺新年也是不能不回礼的。”

《抱朴求真——曹隽平论文求正集》

【钟题】 《小诗一首题赠曹隽平君》:

写字即写心,作书如作人。

培基能广厚,态度自从容。

《抱朴求真——曹隽平论文求正集》,分“人文自古重精神”、“淘尽黄沙始得金”、“江山代有才人出”、“纵是馆阁亦风雅”四卷,收入作者藏品鉴赏、文物考证、艺术评论方面的文章七十馀篇及其书法作品百馀幅,扉页有钟先生和文怀沙、沈鹏题字。

曹隽平乃“七○后”,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湖南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杂志主编,嗜古,擅书,好写作,曾组织策划过“第三届全国刻铜艺术研讨会”、“湖南首届文人书画邀请展”等,是湖南艺术界和收藏界十分活跃的人物。他得识钟先生后,钟先生对他将刊物办上了档次、发现和推重长期沉潜于乡间的老书法家等方面的努力很是看重。

曹君文集的第四卷,论及对“馆阁体”不宜全盘否定,钟先生亦表同意。他对曹君说:“我不知书,但知书法必自练习基本功始。馆阁体就是讲究基本功,你推重的邬先生就是基本功好,说你的字好也是基本功好。做人也一样,首先总得植好基,打好底子。你如今的成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你要想在艺术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尤其需要持续不断地在这方面努力。”钟先生说着,就提笔给曹君题了这二十个字。

我和隽平君未曾谋面,但却感受到了他的热情。我写这则“题钟题”,很想能写点有的放矢的东西,无奈学无根底,对古今书画十分隔膜,因此不敢对他的大作妄加评论,只好抄录吴小如先生《学书一首示诸生》与隽平君互勉:“学书必自二王始,譬犹筑屋奠基址。思之既久鬼神通,一旦豁然叹观止。今人习艺不读书,滔滔天下属野狐。绩文养志德不孤,水到渠成气自殊。

这首诗是六年前小如先生应我请求写给小女萧瑶的,我觉得它和钟先生这二十个字可称异曲同工,不知隽平君以为然否?endprint

猜你喜欢
钟叔河馆阁基本功
钟叔河的字
出版家钟叔河:与书相伴最幸福
出版家钟叔河:与书相伴最幸福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明文学权力“移于郎暑”说考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馆阁体的兴盛、极致与消亡
宋代馆阁藏书流失探究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