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三革命生涯最闪光的四个片段

2014-10-09 05:05窦孝鹏
湘潮 2014年3期
关键词:革命军军旗工农

窦孝鹏

杨立三作为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这里记叙的是其中的4个片段。

秋收起义时设计制作工家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举行紧急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确定了在农村发动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8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召开会议,确定集中力量在条件较好的平江、浏阳、醴陵等县和安源发起秋收暴动,并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负责秋收起义的领导工作。

会议一结束,毛泽东于9月初便来到了安源,在张家湾工人补习学校召开了部署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

会议经过研究,决定参加秋收起义的武装力量要公开打出革命的旗号,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起义前夕,师领导交给杨立三、何长工一项特殊的任务:为工农革命军设计制作军旗。

听说要公开打起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大家都万分高兴。可是,这面军旗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却颇叫杨立三和何长工费思索。

他们征求了周围人员的意见,特别征求了参谋长钟文璋和参谋处长陈树华的意见。综合大家的意见后,两个人便冒着炎热酷暑,躲在修水县文昌阁的楼上,连夜干了起来。

何长工与杨立三同庚,都是1900年出生的湖南同乡。何长工曾赴法国勤工俭学,于1922年在法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留过洋”,见识多,熟悉苏联军旗的样式;杨立三当过湘军,了解一般军旗的样式,也熟悉我们党旗的样式和内涵。于是,两个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张纸上剪剪画画,修修改改,经过彻夜奋战,终于设计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

这面军旗为鲜红色的长方形,旗中间是一枚金黄色的大五角星,五角星中间是黑颜色的镰刀铁锤图案,紧靠旗杆处有一条10厘米宽的空白布,上面的黑色字是本军番号:“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这面军旗庄严、鲜艳,含意深刻,得到了师领导的批准。

随即,他们从地方上请来几名裁缝,在杨立三和何长工的指导下,照着这面样旗,日夜裁剪赶制,经过两个通宵达旦的忙碌,100面军旗赶制了出来。同时根据他们的建议还缝制了几千条红色布带,行动时像红领巾一样系在脖子上,表示工农革命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军。

9月9日,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计划举行。

对红军的这面军旗,毛泽东赞赏有加。他兴奋地填写了《西江月·秋收起义》词: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

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

霹雳一声暴动。

后来,毛泽东对这首词进行修改,将第三句中的“修铜”改为“匡庐”;第四句中的“便”改为“要”,“平浏”改为“潇湘”;第七句中的“沉”改为“愁”。

现在,在浏阳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总是那么强烈地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长征途中抬周恩来过草地

1935年长征途中,一、四方面军会师后,8月21日,红军右路军开始过草地。正在病中的周恩来随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原红三军团)殿后。中央军委兵站运输部部长杨立三也在这支队伍中。

此时,周恩来因患肝脓肿和阿米巴痢疾,身体极为虚弱,从10多天前起就经常昏迷,由于连续发高烧,已有五六天没吃什么东西了,根本起不了床。

看着周恩来这个样子,杨立三心里非常难过。他亲眼看到,长征以来周恩来一直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之中,每到一地他随便找个地方,就坐下来处理各军团发来的电报,然后研究敌情,寻求方案,起草命令,往往忙完后天就快亮了。他随便躺一下,又起来和部队一起行军。由于睡眠不足,有时走着走着就昏睡摔倒了。有几次,杨立三硬是把他扶上担架,让他利用行军时间休息一会。但他稍躺一会儿,又下来步行。

这次周恩来的病势异常严重,部队又行动在即,怎么办?彭德怀十分焦急,他思索一阵后,毅然决定:“抬!”

彭德怀找来红三军参谋长萧劲光,嘱咐他:“恩来同志生病,不能行动,你具体负责立即组织一个担架队来抬。我们宁可把装备丢掉一些,也要把周副主席抬出草地!”

萧劲光接受任务后,就抽人组成了担架队。军委干部团团长陈赓听说后,找到彭德怀和政委杨尚昆,要求当担架队队长。杨立三更不甘落后。此时他身体虽然有病,但坚决要求参加抬周恩来的担架队。陈赓劝他:“杨部长,你的身体也有病,就不用参加了吧。只要你自个儿能安全过草地,我将来请你喝酒。”杨立三知道陈赓爱开玩笑,就说:“你的酒我喝定了。我不但自个儿要过得去,而且要抬着周副主席一起过去。”

杨立三与担架队的同志,一起抬着周恩来进入了草地。

这真是一次艰难的行程啊!脚底下要时时注意一个个的泥潭,稍不小心一脚踩进去就很难拔出来;鼻子闻到的是污水和腐草发出的呛人气味。从休养连赶来照看周恩来的邓颖超,在行进中一不小心陷进了泥潭,污泥浊水一下漫上腰身,她本来正患肺结核,现在只感到头昏眼花,憋得喘不上气来。她又不敢乱用劲,因为越用劲就会陷得越深。此时,多亏后面赶来的一个同志把她拉出了泥潭。当邓颖超赶到周恩来身旁时,杨立三看着浑身透湿、步履蹒跚的她,几乎认不出来了。

杨立三以自己的有病之躯抬着周恩来过草地,两天下来,肩膀磨破了,脚部及小腿也被扎出了一道道血口子,经雨水和泥水一浸,疼得钻心,继而变得红肿、溃烂。但他一声不吭,咬牙坚持着,可还是被大伙发现了,战士们劝他不要抬了,在旁边护着就行,但他根本不听,照样轮班抬担架。周恩来不忍心让杨立三和战士们这样为他吃苦,一次次要从担架上爬下来,但每次都被杨立三和大伙劝住了。

猜你喜欢
革命军军旗工农
刀子会不会落在我们头上
风采·军魂
母亲心底的八一军旗
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
参与和被参与:孙中山与黄埔军校早期政治教育1924—1925
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
梭镖
韩媒:日旧军旗文化民间扩散渗透儿童令人堪忧
关于学生和工农结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