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2014-10-11 18:55王吉灿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

王吉灿

〔关键词〕 语文教学;美育;感受能

力;理解能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8—0049—01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的美,带领学生去欣赏、品味美的不同形态,并且通过对美的形态的分析,感受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进而使学生学会美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语文课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这些美,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美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语文是蕴涵着丰富的美育的课程,文章当中涉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那么,语文教学中美育有哪些呢?

一、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首先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语文课本当中一般选取的都是经典佳作,在这些作品当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朗读、板书、图片、课件等方式把美表现出来。并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色彩之美、形体之美、结构之美、力量之美、过程之美。例如,学习《望洞庭》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想象一下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与湖面的光亮平静之美。而在学习《长江三峡》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不同的风光照片,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三峡的美。因此,美的感受在语文教学当中更包含意境之美。既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旖旎风光之美;更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之美;更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之美。而体现教师的理解也完全可以用教师自己的板书、表情、语言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从而来引导学生对美的感受。

二、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

对美的理解与感受不能停留在浅层次上,不能停留在教师的展示与描述之上,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来看看图片,或者根据教师的要求去想象一下具象的内容,而要让学生深刻地把握美,学生要想把握美,就必须得能理解美。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内容,传授美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在语文当中的美是通过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要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就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解各种美。例如,西方与东方的美的不同,田园风光美与都市风光美的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美是有规律的,是合乎目的的,更要学生懂得美有不同风格。

三、培养学生的美的创造力

在语文的美育当中,学生不但要能感受美,理解美,更应当会创造美,要让学生创造美并不是要另辟蹊径,而是要立足于课堂,以语文教学为手段进行创造。首先要引导学生追求汉字的书写美。就是要求学生在规范、工整书写的基础之上把字写得更加漂亮,不但要讲究单个汉字的漂亮,更要讲求整个作业的美观。甚至可以向学生提出章法要求。其次要用美的方式表达自己。除了书写,在朗读时要求学生要用心读,去体会。要培养学生有创意的阅读,要让学生多读、善读,读出缓急曲直、音韵文气,读出快感,不能味同嚼蜡,在读中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学作品的美感。如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读出气势,仿佛郁积多年的不平之气一扫而尽;再如读“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要读得流转自然,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悦耳。要多背、善背,背出经典名篇、名句,只有这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显得文笔滔滔,语出珠玑,内外兼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并不是把文章当中的美育因素单纯地提取出来进行讲授,这样反而会使美的教育变成一种枯燥的说教,而是要将美育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美育语文教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