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协同护理体会

2014-10-13 02:04宋慧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责任制家属协同

宋慧莉

(鹤壁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鹤壁 458030)

高血压是常见内科疾病,随着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低龄化趋势,患者治疗依从性欠佳,虽然治疗水平不断进展,但国内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仍不尽人意[1],而其预后效果与血压控制是否达标有密切关系。协同护理模式,即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该模式重视患者参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强调护士作为临床教育者、支持者、协调者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协同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内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参考2010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确诊。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7~81岁,平均(61.3±9.3)岁;病程3个月~13 a,平均(4.1±1.7)a。观察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39~83岁,平均(62.4±9.8)岁;病程6个月 ~15 a,平均(4.3±2.1)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该科主管医师制定降压方案,对照组给予责任制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责任制护理。患者入院后即指定责任护士给予责任制护理,佩戴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入院首日24 h血压情况。每日晨起6时、下午14时、晚上20时测量血压,并详细记录,如患者血压低于90/60 mmHg或高于180/110 mmHg应立即通知医师,每日晨起向主管医师汇报血压情况。每日监督患者正确服用降压药物,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Ca2+拮抗剂可引起下肢水肿、面红、头痛,ACEI制剂可引起干咳,利尿剂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等。如发现因嘱患者暂停药物,汇报主治医师后给予进一步处理。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将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治疗方式、预后等相关知识印刷成宣传单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并根据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给予详细的药物使用说明,使用说明可基于药物使用说明书,但应去除专业术语,尽量通俗易懂。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相关疑问进行解答,或采用幻灯片、放映机等现代设备讲解。每周组织患者及家属联谊会,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均到场参加,提高医患之间沟通,充分认识疾病危害,提高治疗依从性。制定生活行为改善方案,如戒烟、酒,限制钠盐摄入,适度运动锻炼等,督促其实施。③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由责任护士实施,询问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是否按计划运动锻炼等,并询问家属以求核对,要求家属监督实施,共随访12周。

1.3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均入院时及出院12周后,6时~22时每30 min测量血压1次,22时~次日6时每1 h测量1次,对比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n=42,)

表1 2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n=42,)

注:与对照组对比,1)P>0.05,2)P <0.05;组内对比,3)P <0.05。

组别 时间 24 hDBP(p/mmHg) 24 hSBP(p/mmHg) DBPCV(×100) SBPCV(×100)对照组 治疗前 97.83±9.17 153.23±11.36 7.53±1.78 7.41±1.69治疗后 86.96±8.333) 134.17±9.713) 7.01±1.563) 6.91±1.633)观察组 治疗前 100.63±8.311) 156.37±11.421) 7.59±1.741) 7.44±1.711)治疗后 82.34±7.482)3) 129.76±8.632)3) 6.32±1.412)3) 6.27±1.512)3)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但由于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持续服用,即使住院期间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仍有部分患者出院后放松警惕,不遵医嘱用药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4]。责任制护理仅注重院内护理,缺乏互动、持续性,难以达到临床要求,故笔者近年来以协同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以求提高患者自主能动性,提高疗效。

动态血压监测是对患者24 h内血压固定间隔时间进行多次测定,了解患者血压的动态改变情况,与传统固定时间测定血压方式相比,其更为客观、真实,24 h平均血压情况和血压变异性是评估高血压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5]。本研究数据显示,协同护理有助于血压良好控制,改善患者预后,原因如下:①责任制护理是协同护理的基础,其可促进患者血压尽快达标,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病情演变,及时对症治疗;②健康教育是协同护理的主要实施途径,其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正确认识疾病危害,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生活行为方式,并可使患者家属熟练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协同责任护士开展护理工作;③出院随访是协同护理的重要辅助,其可监督患者切实遵照降压方案用药,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长期稳定血压。

[1]谭朝阳.高血压病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571-572.

[2]李铀氢,钟玉杰,杨明珠.协同护理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63-64.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4]王继光.难治性高血压诊断及治疗现状与未来发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3,34(11):641-643.

[5]韩芳琦,纪玉强.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8):105-107.

猜你喜欢
责任制家属协同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