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

2014-10-14 01:02杜冬良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原则初中数学

杜冬良

摘 要:开放题教学是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创新能力全新教学形式。拟从数学开放题的界定、设计原则、教学原则三个方面,探讨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开放题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原则

如今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还不够,这就需要中学数学教学模式要有所改进或改变。开放题教学可以作为传统数学教学的补充和发展,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拓展,对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不妨尝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题教学。

一、数学开放题的界定

目前,学界还没有给出数学开放题一个统一定义,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条件明确、答案固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的。开放题大部分具备以下特征: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策略开放。这类问题的解题过程和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去琢磨,有时也需要学生自行设定解题条件。笔者对其界定是:数学开放题是条件、结论、解题策略都开放的问题,是对封闭题改编或演进过后的一种全新的问题,问题的开放程度取决于老师的提问方式和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数学开放题的设计原则

1.问题要有层次

开放题要使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解决,得到自己的答案。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得到多个答案,水平低的学生也能找到一两种方法得到一两个答案,这样人人都能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大多数人参与的教学活动,不能因为难度太高,层次性太单一,而使部分学生望而却步;更不能因为题目太简单缺乏趣味性,而使能力强的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2.问题要多样

问题可以纯数学,也可以和其他学科交叉,最好能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解决方法,可以注重让学生用图片、表格、建立模型方式来解决,充分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现在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开放题目教学就是能从思考能力、行动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全面地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不再是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成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小达人。

3.问题要符合学生水平

开放题设计的目的是能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熟练使用自己知识结构和解題技能解决问题。所以,开放题难度不能太高,难度高的开放题需要老师作出修改,使问题的难易度与学生能力相符。难易度不相符的问题,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总会有人因为太难或太简单而对开放题失去兴趣。

三、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原则

1.教师要主动开展开放题教学活动

教师一定要有主动开发开放题的意识和行动,在教学活动中当好设计者、指导者,伴随学生一起学习,营造出开放性的学习氛围。教师引导时要把握时机,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不要有刻意经营甚至是强制性的安排,否则会弄巧成拙。

2.教师应带动所有学生一起参与开放性学习

教师要设计出有层次,有趣味,有实际意义的开放题,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参与乐趣和成功喜悦。所有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带动其他班级的学生一起学习。

3.教师必须先了解学情再设计题目

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把握是编制开放题的前提。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真实水平,注重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主动帮助或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有问题的学生,给予所有学生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开放题的兴趣和信心。

数学开放题教学既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能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是对传统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补充和发展,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开放题的教学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闫凤珍.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G].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22.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原则初中数学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三角函数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超越伤害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