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中概念隐喻的效能研究

2014-10-14 08:59李茜茜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多义词概念隐喻

李茜茜

摘 要:多义词的引申义是通过隐喻、转喻、意象图式转换,与原型范畴等认知原则相互联系的。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效能研究发现,给受试者阐释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概念隐喻,能促进其多义词的短时习得。

关键词:概念隐喻;多义词;短时习得

概念隐喻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工作概念,它高度概括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反映了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和重要的认知机制,其理解机制一直是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Lakoff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将概念隐喻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以及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多义词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义词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英语中存在着众多的多义词。多义词是语言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也是英语词汇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认知语言学当中概念的隐喻理论,范畴成员拥有家族相似性特征。这种家族相似性在多义词上就体现在其不同的词义。词义范畴内的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应该至少有一个或几个共同属性,其中拥有最多共享属性者为原型成员。有学者主要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若干多义词为例,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尤其在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的作用。

为了对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中概念隐喻进行效能研究,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本研究通过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一年级选取三个班进行对比教学研究,对以下设问进行研讨:应用概念隐喻理论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效果?

本实验想通过培养隐喻意识的一词多义教学实践检验一个假设:应用概念隐喻理论能够促进学生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效果;实验设计主要参考Boers在比利时关于应用概念隐喻和学生词汇记忆效果的实验研究,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曹巧珍教授发表的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实验研究设计而成。在三个班接受了8组多义词的学习后,研究进行了即时测与延时测,实验所得数据都采用SPSS11.5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研究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一年级成绩相当的三个平行班学生中进行,这三个班级没有经过特殊的挑选,为随机抽取的自然班,英语成绩都处于各级的平均水平,又是整体参加测试,属于整群抽样。他们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全新版大学英语,而该大学为全国招生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因而认为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按照中考成绩每班抽取25名学生参与实验,(因为前测中T检验需要样本容量小于30)。每组25名学生成绩在组内需呈正态分布,有利于进行方差分析,缩小数据模糊度。

实验组1:应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多义词各个义项的讲解;

实验组2:应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多义词各个义项的讲解,并辅以语义网络图;

控制组1:传统教法,对多义词各个义项的讲解,用例句进行阐释;

实验材料来源于三方面:(1)本实验采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2)比利时语言学家Boers和西班牙教育学家Lindsay Clandfield的教学实验;(3)Alice Deignan编著的(Cobuild语料库7:隐喻)(4)南开大学出版社,苏立昌编著的《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该研究中,隐喻意识是自变量,多义词记忆效果是因变量;因变量反映在后测分数上。实验中包括三项测试:前测,即时测和后测,提高隐喻意识以及测试记忆效果的方式基本参照Boers的研究运用中的相关方法。提高隐喻意识方面,将需要记忆的目标词及其例句按其包含的概念隐喻排列;每个概念隐喻以标题的方式展示出来,体现同一标题的多个目标词,其例句排列在该标题下方,同时进行适当的相关讲解。检测记忆效果方面通过检测验受试在一定语境中回忆目标词的效果实现。

及时测效果计算出均分和标准差,然后根据标准差进行方差齐性分析,当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时,可以用one-wayANOVA(方差分析)来对数据进行分析,三组是否在每个单词上都达到显著差异,假如成立,说明三组中至少有一组和其他两组有显著区别。查实三组两两之间是否都有显著差别,此时用LSD方法进行检验,因其检验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即水平间的均值只要存在一定程度的微小差异就可能被检验出来。当堂测试三组之间多重比较,当显著性水平小于或者等于0.05时,各单词在每两种教法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无差异。从LSD检验之后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就短时记忆而言,比较三组之间的教学效果,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是否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实验组内,组2的教学效果又是否强于组1,可以一目了然。

本项目把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给受试阐释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能促进其多义词的短时习得,并能提高其词汇产出能力。因此,很有必要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我们的河南理工类高校的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中,促进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当然,我们在此不是认为该教学范式应完全取代一些传统的词汇学习方式,如记忆。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记忆一系列的词项,所有语言都有“不规则性”,如英语中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需要记忆。另外,所有语言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难以系统地得以解释。然而,除了记忆,我们认为了解词汇意义的认知结构有助于词汇的教与学,丰富词汇的教与学方法。但是应该指出本文只是对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的初步探讨,更为可行和实用的概念隐喻理論应用于教学之中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Applied

Linguistics,2000.

[2]Deignan,A.,D.Gabrys&A.Salska.Teaching English meta-phors using cross-linguistic awareness-raising activities.ELT Journal,1997.

[3]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Miller,G.A.Images and Models,Similes and Metaphors,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5]李福印.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

[6]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多义词概念隐喻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中、英多义词的翻译识别劣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