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在汽车专业中的运用研究

2014-10-14 08:59付迎刚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育改革

付迎刚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与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众多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始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鉴于此,对理实一体化的概念及其特点加以概述,并对汽车专业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便有效推进汽车专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育改革

近年来,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给汽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职业院校教育的发展功能与就业方向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依据当前社会与企业的用工情况来设定有关的专业,依据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来设置有关的课程,同时按照用人市场发展情况来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进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育改革,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态势。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理实一体化概述

1.理实一体化概念

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是指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水平的锻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是在一定的项目基础之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合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展现了工作场景和教学情景、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同时还反映了企业职工和在校学生、企业内训师和在职教师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不同课程之间的局限,把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以及生产过程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教学内容、方法、情景和实际生产的有效连接。

2.理实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1)形象性。通常情况下,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比较差,抽象思维水平不高,然而其动手操作能力却比较好。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实际操作,这一特点正符合汽车专业学生的现状。在汽车专业中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业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互动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入了现代化的培训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不但对学生领会知识、技能的状况予以高度关注,同时还十分注重学生得到知识的手段与渠道,强化对学生认知过程与水平的锻炼。

二、在汽车专业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

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水平比较差,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汽车专业的学生讲解专业课程,整堂课都是抽象的理论,大部分学生难以真正接受,而仅有少部分抽象思维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可以想象这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是不高的。所以,从教学理念出发,应该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以便帮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习,并掌握就业的技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中干、干中学”,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汽车专业的学生塑造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进而感受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

2.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的独特特色

理实一体化教学,并非是单一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是以学生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作为出发点,然后再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理实一体化的教學方式即将职业教育的独特特色展现出来,同时也对学生综合水平与创新意识的提升极为关注。在汽车专业中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具备一定水平的操作技能,在毕业进入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快速地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

三、理实一体化在汽车专业中的具体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制定与实践时,怎样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汽车专业教学中最难掌控且最为重要的部分。

1.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在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时,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专业教师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讲授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的学历之外,汽车专业的教师还应当获得高于学生的操作等级证书。由此可见,各大职业院校应当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大力培养,建立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场地

汽车专业要想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那么配置与其相对应的演练场地与演练设备是极为有必要的。在演练场地可依据模块对其进行分开设立,对于其中较为重要的课题,同样可以采取分小单元的方式予以设立。另外,在演练场地内应当配置相对应的基本设备、仪器、教学工具、有关的教学资料与学习包等。例如,汽车发动机不解体检测仪、不同种类的汽车发动机实体、信息手册等能够配备在发动机检查的一体化场所。此外,还应当配置一些多媒体设备在一体化教室内。倘若部分院校无法达到上述的要求,那么也必须在一体化教室附近构建1至2个汽车专业资料查阅室和多媒体教室,以便更好地发挥辅助教学的功能。

3.依据个人需求选择学习模块

在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工种、需求以及缺陷来选取适合的模块展开学习。依据学生现有的基础差别,并结合职业岗位的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模块,形成专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业课程的弹性,以较好地满足企业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例如,工种是汽车电工的学生,最好选取汽车新技术、整车以及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模块,在熟练掌握好本工种的知识之后,再去选修其他工种的学习模块;又如,工种为发动机专修的学生,能够选择电气设备的电源、点火、起动系子模块,发动机主模块,整车前桥子模块以及汽车新技术模块等,以便能够达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目标。

4.采取项目教学形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比如,在实行项目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行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项目,让学生在开展项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技能。

5.优化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认定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其相对独立性与系统性都比较强。学生在结束一个阶段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之后,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考核。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应当突破传统的考核形式或规律,即一个学期两次大考,分别是期中考、期末考。在一个模块的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就可以提出考试申请,学生可以选择是提前考试或按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考试,亦或者是延后考试。针对一些成绩优异且提前结束模块学习的学生,可以选择提前参加考核;对于依据学校教学计划准期结束学习的,可以选择准期参加考核;另外,对于部分由于缺课亦或者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延后参加考核。通过这种考核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总之,迈入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将不断的发展,而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一新兴课题必定会有更多的创新与发展。针对这种现状,职业教育学院以及相关的专业教师应当不断努力,创造特色鲜明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方能不断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俊,涂志军.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电器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1(12).

[2]林爱云.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2(01):151-15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育改革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微课”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