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诚权
摘 要:随着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关注。特别是教育部宣布在中小学中实施戏剧教育后,一些中小学纷纷开设了戏曲课。但因为一些教师相应的技能和知识缺失,使中小学戏曲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存在,重点探讨了如何在中小学中开展戏曲部分的教学。
关键词:戏曲;中小学;教学;人音版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发展和传承戏曲文化,意义非常重大。而自从中小学课堂实施戏剧文化教育后,对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期望。
一、人音版音乐教材的概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很多地区开始正式出版和使用人音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编写思路上该教材一直都是遵循新课程理念,以学科为基点、以文化为主线、以审美为中心,在教材中始终贯穿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加强渗透和综合、创造与实践,教材中有众多的亮点,图歌并茂、图谱教学,将主题单元进行了突出,使音乐课堂更加富有活力,同时也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戏曲部分
中国戏曲有着名目繁多的种类,而作为国粹的京剧,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同时更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因为戏曲具有古典艺术的手法,而成为形象思维发展的精品,令众多的观众为之陶醉和痴迷。由于中小学生接触京剧的机会较少,不太了解京剧的知识,也看不懂京剧,这样无形中就与京剧拉开了距离。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挖掘各民族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倡导让京剧走进课堂,让高雅的藝术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更多的学生喜爱京剧并了解京剧。而对于戏曲教学研究的光荣使命,需要由中小学音乐教师承担。
三、音乐课中的戏曲教学研究
1.明确戏曲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教育部在做培训工作时重点强调,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进行戏曲教学,其宗旨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素质。作为我国的国粹,戏曲包括了诸多的艺术元素,如脸谱、伴奏、表演和文学等,而戏曲表演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内涵,不仅有着精湛的记忆、多种多样的风格,同时还形神兼备。优秀的戏曲剧目是我国伦理道德、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同时也是加强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弘扬文化特征的必然选择,而京剧走进课堂,不但可使青少年的艺术视野得到开阔,同时还可以丰富艺术教育资源,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水平,对一种向上、向美的校园文化进行营造,培养青少年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一种普及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戏曲教学,并不是培养戏曲艺术的专门人才,所以不能用专业演出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也一定不要刻意追求出彩,以达到某种惊人的效果。学生只要能学唱一些经典的京剧唱段,掌握一些基本的戏曲知识,就已经实现了提高审美修养的目标。
2.做好师资培训,解决教育资源问题
教师是戏曲教学的第一要素,所以要真正上好戏曲课,就要求教师对戏曲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通过系统的学习,真正钻进去,并在教学实践中对戏曲进行欣赏和学习,并因地制宜,对当地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或者是将戏曲爱好者、京剧票友、剧团专业人士、京剧表演家聘请到学校,通过培训教师,或者是对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进行指导,对教学资源问题想方设法地解决。
3.由易到难,提高戏曲教学实践的水平
音乐课堂教学和戏曲教学的口传心授方式不同,是教师将某一个唱段让班级的学生欣赏或者是学唱,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应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善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对戏曲的感情和爱好,并从易到难、逐步推进,正确选择教材。如,在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段戏曲时,先教学生唱简单的片段,并在这个过程中对戏曲的文化和知识进行培养,逐步对难一些的唱段进行学习。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段演唱之后,要对唱腔进行分析,对合适的教法进行选择,找到难点,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教师首先要对人物和故事情节进行介绍,再逐句逐段地进行解释和分析。在戏曲教学中有一点非常的重要,那就是让学生对原唱进行欣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完整地演唱,并养成在演唱中拍打节奏的习惯,做到节奏准确,将音乐教师的长处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京剧的韵味进行体会和表现。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戏曲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从源头上解决戏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参考文献:
[1]冯莉.高中英语阅读课个案分析:浅谈师范生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
[2]李琳.唤来春风化冰凌:《戏曲大舞台》的教学与反思[J].语文建设,2008(3).
[3]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J].中国戏剧,2008(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