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除法之妙用

2014-10-14 10:56魏秀珍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质因数公因数合数

魏秀珍

今年我任教五年级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用短除法求解一些数学题时通俗易懂,计算方便,出错少,是一种特别实用、简洁的解题方法。而教材知识蜻蜓点水地提了一下,在这里我做一下总结和归类,与广大同行分享。

一、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步骤少,过程简单,一目了然。

如,把18、20、27分解质因数。

18=2×3×3 20=2×2×5 18=3×3×3

二、可以同时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一次性可以求出兩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解此类题时,只要先找出它们的最小质因数,再用短除法除到两个数的商是互质数为止。计算过程中简便,效率高。

如,求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所以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2×3=6

最小公倍数:2×3×8×9=432

异分母分数进行加减运算时,必须先通分,再进行加减运算,相信孩子们有了以上基础,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时,会迎刃而解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以为,短除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是很重要的知识,它如一剂开启孩子们智慧的灵丹妙药,不可轻视,随着孩子们学习的知识的深入,短除法会有更加广泛的用武之地。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质因数公因数合数
k-重完全数的特性
分解质因数教学设计
《最大公因数》教案
质数找朋友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关于最大公因数的一个性质及证明
质数与密码
奇合数的构成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