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住边远山区村小教师队伍的几点建议

2014-10-14 14:17曾学慧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边远村小工作量

曾学慧

900多万名农村教师经年累月默默耕耘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他们的爱与坚守,扛起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一片天,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国家出台了免费师范生、“国培计划”、“特岗计划”、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等教育新政,为农村教师实实在在地办了几件大事。然而,边远山区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边远乡镇有的距县城很远,况且村小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间,有的离乡镇集市所在地二三十里路,没有客车通过,外地教师到这些地方工作,路途较远,又要跋山涉水,生活也极为不方便。招聘教师难,教師稳定也难。

一、偏远山区学校“留守教师”现状分析

据笔者了解,偏远山区村小的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困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任务重

如今,农村小学教师与城镇教师、村小教师与完小教师相比,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从工作量上看,城镇小学教师教单科,周课时约在15节,而农村小学教师都在20节以上,村小教师往往包班,工作量达30节,且要备几门课。这些教师一般情况下不但要承担超工作量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充当学校勤务员、打杂工的角色;不仅害怕学生在校出事端,还害怕学校管理中的奖惩措施。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望着讲坛,年复一年地承载着沉重的劳动负担。

2.教研疑虑多

偏远山区的村小一般办学条件差,近年来,办学条件虽有一定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十分落后,有的建起了教学楼,但却没有宿舍,教师要住在群众家里;有的没有办公室,教师批改作业是在宿舍里凑合着过;有的教学设施过分简陋,教师上课只凭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加上教学工作量大,许多教师没有时间看书看报,也没有机会参加专门的业务培训,更没有进行过业务研讨,致使他们理念落后,教学守旧。对新课改疑虑重重,难以适应课改的发展。

二、留住村小教学点教师的建议

1.适当放宽边远山区教师招聘条件,招聘本地、本村人员作为教师,采取承诺一定年限服务期管理,逐步实现边远山区教师本地、本村化。

2.适当提高边远山区教师岗位补贴,在边远乡镇岗位津贴的基础上再增加村小教学点津贴,每学期设立村小优秀教师专项奖。引导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树立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固然重要,但在充满物质诱惑的城市和清贫艰苦的山村之间,在高度市场化的择业现实当中,待遇留人更符合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它向执教在偏远山区的教师传递的是一份温暖、一份关怀、一份希望。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边远村小工作量
中秋月下有忆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