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创作笔记

2014-10-14 14:17陈玉华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四季感受造型

陈玉华

摘 要:工笔花鸟画《四季》追求淡艳、朦胧、色差及微妙的变化,并用统一的调子来烘托情绪和主题。突破了传统工笔的色彩模式,以简洁的造型、赋色的淡雅突显了中国画传统的重意趣、求简约的审美取向。从画面的布局造型设色体现出淡艳、懒散、柔美的贵族气质,来凸显出画面的整体格调。

关键词:感受;造型;线条;意蕴;淡雅

中国画无论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讲究的都是意蕴。当然每个体裁、每个画家追求不同,画面韵致各异。写意画讲究墨色淋漓,生动传神,工笔画强调精细入微,设色清新。画面应该浑然天成,天然野逸。我选择淡雅的色彩,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放一把杂生的小花,静静地释放着自然的气息,不张扬,不做作,用轻柔的线,淡淡的色表现内心的一种渴望天真、纯朴的情感。用淡雅颜色守护心中一片干净的天空。

一、题材的选定

生活的空间是无限的。我选择的题材很常见,玻璃瓶、花、桌子、一些首饰、昆虫。看似简单的事物,但能彰显对四季的感触,从而使得情感与想象完美融合。

二、创作过程

1.造型

形状是所把握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创作中,我追求的是一种放松随意的感觉,在动笔之前要冷静地观察思考,深刻而理智地感悟客观对象,要呈现出“有意味的形式”。四幅画面每个物体的型都经过细心考究,如,一个瓶子的左半部和右半部都是相映对称的,然而每个瓶子的左右边却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创作一幅作品时,仔细研究、分析所要描绘的物体形象,发挥自己的个性风格,寻求造型差异,在造型感觉、造型意识和造型趣味上进行比较,创造出个性作品。

2.构图

中国画构图讲究“势”。构图在繪画中呈现的格局千变万化,这样就有充分自由的选择,可以创造出任何适合自己“意”的构图。其中要注意对比、节奏、疏散、虚实、高低、前后等等,这些都是构图的重要因素。画面的黄金交点是凝聚视觉的审美的接合点、中心点,也是观赏者视觉驻足的中心,所以,构图要准确表达赋予画面的内涵。

3.拷贝勾线

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线是中国画的灵魂。瓶子、桌子等边缘线在形体的塑造上不是一种对轮廓线的描摹,而是在对物象形体把握界定的同时,还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和动感。这些或直或曲的线条的运用,体现了对客观想象的概括、提炼和理解。每一幅画中的静物都有不同的质感,用软硬度不同的直线或弧度大小不同曲线形成对比,来表现物体不同的硬度与质感;瓶内的花卉则用一些较淡的墨和植物颜料调和勾线。

4.做底色

预想着表现散漫飘泛的形态被笼罩在阴郁不明的光阴中来表达四季的效果,就先用钛白颜色加水调和,然后分别刷在四幅勾好线的作品上。刷的方向要一致,要刷平,中间不能留有气泡。待干后,在每一幅作品上刷上不同的颜色。每小幅的底色都要一遍成功,所以,底色要厚。

5.着色

着色方法运用得要合乎自己预期的色彩效果。不生硬刻板却饱含明快,要紧紧把握住不琐碎,不要因死抠细小局部,而忽略了整体的形神。要注意色彩的均衡统一。先用淡淡的墨把画面中所有事物的结构染出来,都用分染的方法,分染时并非每一叶都分染,切忌面面俱到。

6.总结

创作中要把具有抽象意趣的线条与造型的形态完美地结合起来,首先要心中有画才能将表现力更加自由地表现出来,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和适当的表现形式、语言、技法才能统一和谐起来。画面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打动自己,再打动观众。

三、创作感悟

我创作的《四季》作品很大程度上仅停留在感观的表层,在塑造画面和创设意境上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感情与感觉的敏感不等于塑造的敏感,落实到画面上,是一个塑造的敏感度,学会为感觉寻找到一个恰当的载体。

通过创作《四季》,让我明白了一幅作品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涂鸦,要有想法、有意识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把学到的传统技法、绘画语言良好地运用并加以突破,使其真正融入自己的绘画作品之中。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确立一定的认识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带着自己的观点,去认识,去选择,去发现,去创作。创作的作品要表达出本人的心性。一件成功的绘画作品,在于能够表达其意韵,赋予其新的生命意义。

总之,创作的过程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真实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曾景祥.工笔画技法理论研究[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01.

[2]阮荣春,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06.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四季感受造型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大脑也分“四季”?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画龙点睛——紫砂壶壶钮的造型及变化
常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