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村初中学困生出路研究

2014-10-14 16:39黄卫红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区域

摘 要:《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提出区域农村初中学困生出路研究,以解决困扰教育工作者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农村;初中;学困生

一、研究背景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学困生的数量快速增加。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是中国梦大背景下的大势所趋。

学困生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从大量的调查结果来看,学困生严重困扰着各国教育的发展,甚至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学校承担着培育人才的重任。在面对生源复杂,“学困生”增多的形势下,加强“学困生”出路的研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意义重大。现代教学理论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利用理论,通过实践和探索,能找到一个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出路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人文关怀的本质,这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城镇化进程发展的需要。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对学困生出路的研究,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目标。

2.通过对学困生出路的研究,对县域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出路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农村学困生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阳光大道。

四、研究内容

1.通过对学困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在农村初中增加职业技术课程供学困生自己的爱好选学。

2.通过对学困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的研究与分析,探究农村初中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自初中二年级开始提前学习职业技术。

3.通过对学困生正确归因及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找到适合学困生出路的好的就业方法。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在日積月累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参加社会实践为出路。通过对学困生出路的研究,探求一条帮助学生成材的思路。以调查法和测试法为主,附以分析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文献参考法等。

通过实践研究,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农村初中学困生出路的研究培养对策。学校只有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转化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增加职业技术课程供学困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学,才能让学困生真正地学到未来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韦秀清.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1(1).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漓江出版社,2007-01.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区域农村初中学困生出路研究”(课题编号:JG14CB27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卫红,女,1967年4月出生,本科,就业单位:建平县哈拉道口镇中学,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初中区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