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4-10-14 16:39高雅娟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方法

高雅娟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方法

在新课标实施的形势下,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继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社会造就更多的合格建设型人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尝试。

一、运用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思维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按照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情况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的思维潜能,启发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等,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所以,通过启发式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启发性语言:“看谁能先回答这个问题。”“谁有最简便的方法。”“谁是最厉害的学生。”等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开放性认知结构为主,这不仅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跳跃性强的特点,更为学生的终身认知打下基础。小学生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所以,他们对那些新鲜的、直观的事物就有兴趣,就会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把那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知识,用那些容易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例子理解抽象的东西,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我们在教授“长方体认识”的时候,就把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些火柴盒、粉笔盒、砖头等,这些唾手可得的东西让学生看看,用这些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长方体实物,学生靠这些可感的形象东西,就可以提高了思维能力。这样通过清晰的表象就理解了那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了。

二、通过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训练是巩固学生所认识的知识的方式。没有好的训练,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练习在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训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训练这一环节。比如,在安排訓练的时候,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布置,绝不能马虎草率而过。要制定非常好的练习题,有梯度的练习。通过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克服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到新的高度上来。

参考文献:

姚永玲.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11(0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可能是方法不对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