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介语理论及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4-10-21 19:44张甜甜童清泉
华人时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张甜甜 童清泉

【摘要】中介语理论是二语习得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体现了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学习的重视,对解读和发展二语习得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介语理论;二语习得理论;英语教学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5-226-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与重视度不断加深。然而,人们能够很容易习得本民族的母语,而对于非母语的第二语言的学习,往往要花上数年甚至十几年仍不能完全掌握,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的兴趣,语言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语言习得研究应运而生。中介语(interlanguage)概念最初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在Language Transfer (《语言迁移》)一书中提出,并于1972年在其名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中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一理论成为30年来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和应用语言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中介语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研究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出发,结合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中介语理论把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创造性地建立一个新的语言系统的过程。这一理论的确立对外语教学方法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中介语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

二、中介语的概念、来源及发展阶段

(一)中介语的概念

Serlinker称其为Interlanguage(简称IL),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自主形成的存在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却又独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外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兼有学习者母语和学习者所学目标语的特征,这种学习者语言具有可渗透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从开始学习目标语起就在不断向目标语接近但是却很少能达到目标语水平,并且在整个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中介语这个术语包括两层含义:一指语言学习者在某个阶段形成的自己的语言体系,即中介语知识内部系统(Internal System);二指语言学习者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整个中介语体系,即中介语知识系统的连续体(Continuum)。前一种含义侧重于这一概念的静态特征,指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现象。后一种含义侧重于这一概念的动态特征,指不断变化发展的中介語现象。

三、中介语的特点

关于中介语的特点,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1976年,美国学者C. Adjemian提出了中介语具有可渗透性,“石化”现象和反复性的特点。

(一)可渗透性

中介语系统是一种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其实就是由于中介语的渗透性造成的。中介语的渗透性,是指中介语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来自学习者母语方面的渗透主要是指正迁移和负迁移。而来自目的语方面的渗透,主要是指对己学过的目的语规则或形式的过度泛化的结果。例如,对于学习英语的国人来说,当他们掌握的英语规则不足以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时,他们有两种选择:在他们说的英语里用上汉语的规则或形式,或者是不恰当地使用已学过的英语规则。这两种选择,都可以加入到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中来。

中介语的可渗透性具有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主要是由于母语干扰和目的语的规则过度泛化造成的,使中介语得到强化,对目的语产生偏误。但与此同时积极作用也是明显的,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是促使中介语接近目的语的一个因素。

(二)“石化”现象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人们普遍发现并承认,外语学习者无法达到与说母语同样的语言水平。学习者会出现大多数语言能力的发展出现停滞的现象,只有大约5%的学习者可以达到与母语使用者相同的语言水平。这种现象在二语习得理论中被称为石化现象,或者僵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独特现象。研究者发现,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到某个阶段后就停滞不前了,甚至有些与学习者的目标语语法相悖的规则和项目在其中介语系统中固定下来,怎么改也改不掉,这种现象被称为石化现象。

形成石化现象的原因,是中介语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形成实话现象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学习外语的成年人大脑灵活性的减退; 2.成年人由于抽象思维活动能力的发展对目的语规则进行的不正确归纳总结;3.语言“自我”造成的对目的语的“移情作用”的阻滞。

(三)反复性

中介语在向目标语规范的运动过程中,并不是直线前进的,它有反复,有曲折的。它具体表现为某些已经得到纠正的偏误重又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例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表述一个意思的时候,需要使用的目的语形式比较难,他就会退而使用中介语的一个更为他所熟悉、所理解的形式,而这一形式从目的语的标准看是有偏误的。在考试或者一些正式的场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常常为了“保险”反倒出了偏误,就是中介语反复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金荣.中介语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云梦学刊,2005(1): 127-129.

[2]刘瑞琴.中介语僵化现象的认知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3).

[3]王永德,盛永生.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述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

[4]司联合.过渡语理论与语言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4.

[5]宋华玲.中国中介语研究20年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6]宋玮.中介语特点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学,2005(2): 63-64.

[7]陈立丽.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外语教学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