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培育

2014-10-21 19:44曹铭
华人时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培育高校

曹铭

【摘要】在知识产权文化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重点之一这种大背景下,高校作为引导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之一,势必成为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现有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模式,通过多种途径推进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的法律文化培育。

【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培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5-230-02

一、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具体内涵

知识产权法律文化是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现象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总称。①在现代知识产权文化理念中,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内在结构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是观念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学说、意识、习惯等;第二层是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规范、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设施等方面、知识产权战略。相较于第一层,第二层较容易建立和完善,这是因为第一层面都是意识形态之上的内容,需要潜移默化以及循序渐进的形成过程。因此,即使第二层面的法律文化是相对完善的,但在第一层面未系统形成的情况下,真正完整知识产权法律文化是很难建立的。而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培育就是在积极引导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重點倡导人们建立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

二、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之意义

作为我国的科研主体之一,高校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等都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高校有着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优势,高校的文化导向与价值取向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发展方向,做好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工作可以为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强大的观念基础支持。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缺少理论、实践以及思想意识方面的锤炼过程,并未完全实现移植法的本土化,更没有形成与制度水平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进程。通过文化培育积极熏陶,鲜明的知识产权文化能够感染高校师生,尤其可以让大学生在尊重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良好氛围中更好地认识知识产权以及使用知识产权。如果人们内心对知识产权制度形成特定的认识,那么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同便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能够对高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促进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其次,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是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构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社会整体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在知识产权文化培育中应该结合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充分发挥其法律意识培养教育的功能,在大学生中开展关于反盗版、反假冒等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将知识产权有关的知识体系、制度规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和道德准则,进而帮助大学生在继续社会化的进程中迅速适应社会知识产权文化的氛围,为社会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从知识产权文化自身的特征看,知识产权文化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物质依附性、文明性、继承性、民族性、开放性和包容性,②高校具备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的基础。知识产权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办学也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产权文化是一个长期积淀并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产物,而在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环境要求下,知识产权文化还应该具备与其他文化交融互动的开放姿态,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不断完善。高校在主流文化传播方面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对新型知识产权文化的接受也具有宽容的姿态,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学术研究与交流等方面都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域外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的经验

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在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而高校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一)美国

虽然美国的建国历史时间不长,但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是相对较早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美国整个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美国高校率先开展进行的技术经营管理(MOT)专业已在全美200多个大学或研究生院开设,该专业平均每年向社会输出一万多名技术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有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实施的MOT教育,才使得10年之后美国呈现出技术创新活跃、经济形势繁荣的良好态势。麻省理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36%的美国青少年对发明感兴趣,19%的人未来想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超过2000家公司的设立是源于将大学的发明成果作为其商业投资。③美国大学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上十分重视,也注重对科研创新的鼓励和推进,注重提高创新主体以及青年的积极性,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日本

日本在知识产权观念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在学校参与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工作方面,教育是日本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日本推行的措施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是日本推行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教育方式,如对幼儿进行知识产权意识启迪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培养,对实业界和科研机构有关人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等。④二是在强化全社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方面,日本采取的是政府、学校、社团和企业结合运作的模式,例如企业会与学界合作开发技术创新项目,赞助和参与各类发明竞赛和技术展览会,在大学设立鼓励发明创造的奖学金等,为日本发展其知识产权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之途径

目前,高校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影响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主要体现在:高校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实践与实务;缺乏科学的知识产权教育机制等。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须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共同推进的局面。

(一)塑造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与观念

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正确价值观熏陶的一个群体,现今对大学生们最主要的教育工作并非是知识产权理论和制度的教育,而应该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塑造。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如“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竞赛”、“知识产权法制宣传与咨询”等,与此同时,在知识产权的宣传过程中要注意与典型案例的密切结合,使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更加感性和直接的认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二)推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具备相关条件的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其要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来助推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细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加快培养产业急需、实务能力强、熟悉知识产权运行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努力使高校成为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没有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也要将知识产权教育作为一项普及性教育,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或者周期性讲座的形式,向大学生传达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要由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障,并且也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石的。没有完善的制度的支撑与帮扶,文化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而没有制度的实践与检验,也很难完成文化的塑造。因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是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核心关键。故我国应该在不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同时,还应不断积极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法律和新法规。

五、结语

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且充满挑战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塑造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与观念,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改革,并努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观念、制度以及人才多管齐下且全面提升,才能使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培育不断发展与进步。

注释:

①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律构造与移植的文化解释[J].中国法学, 2007(6):49.

②林炳輝.知识产权文化读本[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77-78.

③林炳辉.知识产权文化读本[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02

④周洁.浅析现代日本知识产权文化[J].Economic &TradeUpdate Vol.5 Sum.No.67.May.2007.

猜你喜欢
培育高校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