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方天地,还我们一份惊喜

2014-10-24 12:33陈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0期
关键词:正方体导学长方体

陈云

目前,有些教育方式,很多时候总是不相信我们的孩子,不相信他们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总觉得我们给他们设计的人生、讲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于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我们的精心设计所掩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我们的滔滔不绝所淹没,学生如容器般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满堂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走向对话”的明道课堂,旨在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孩子们在学习上所展现的能力,让我们瞠目结舌。现采集孩子在“研究单”上的几朵“小花”,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独特的设计,让人拍案叫绝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为学生编写脚本,学生如演员般饰演着自己的角色。孩子的一切行动都会受到脚本的制约。殊不知,这些制约着孩子的发展。我们借助导学单,让孩子自编自演“脚本”,孩子处于开放、自由的世界,他们显露了自我,所有的禀赋都发挥了作用。

在“圆柱和圆锥”一单元复习课前,孩子们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梳理,看着孩子们的研究单,我眼前一亮,深深地被孩子们表现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所折服。孩子们对知识的整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孩子用表格对知识进行整理,有孩子采用网状结构进行整理……在我的“经典题”设计中,一个孩子的设计让我们拍案叫绝:他设计的题目是“纸上的数学”。题目为:1、请将一张长18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进行如下操作:⑴将它卷成一个圆柱,怎样卷体积最大,最大是多少?⑵若给卷成的圆柱配底,请问至少要多大的正方形纸。2、将这张长方形纸以长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此时表面积、体积各是多少?3、将长方形纸沿一条对角线剪开,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若以16厘米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图形,此时该图形的体积是多少?4、若以斜边为轴旋转,又会得到什么图形,此时该图形的体积又是多少?

教育之道,在于挖掘潜能。导学单是孩子展现思想的窗口,当孩子在上面“耕耘”时,知识就变得有“个人意义”了,孩子的知识就有了个性,就有了孩子赋予的鲜活的生命。此时,孩子的潜能就会奔涌而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会加强。

二、形象的比拟,让人耳目一新

在孩子的王国中,他们有着自己对于知识的独特理解与诠释。他们的理解更趋于形象化,也更能引起同伴的共鸣。

在“三角形面积”一课的研究单中,有孩子发现: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有孩子提出疑问:这句话能反过来说吗?即如果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则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吗?有一个孩子写了这样一句俏皮的话:有的话能正过来说,反过来就错了。比如:我的妈妈长头发,这句话是对的,但反过来说长头发的一定是我的妈妈,这句话就错了。一句俏皮的话,引得同伴哈哈大笑,但更多的是引起同伴的深思。

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万物归一、一生万物的关系值得我们去研究。但我们庆幸的是:在导学单这片沃土上,学生能用儿童的视角,驰骋他们的想象;学生能举一隅而反三了;学生对知识能进行深加工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三、多样的错误,让人印象深刻

孩子自主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也会出现差错。这时我们要善待这些“差错”。因为这些差错也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因为这些差错会让孩子的自主学习变得更精彩,能让孩子明白“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研究单中,对于例一: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围法?有孩子是这样解答的18=18×1=9×2=6×3。于是得出结论三种;还有孩子是这样解答的:18=17+1=16+2=15+3=14+4=13+5=12+6=11+7=10+8=9+9。说实话,这两种错误正是我们平常教学中最常见的,孩子自己的研究进入了误区。待交流时和同伴一起研究,一起分析,然后纠正这些错误。这样,孩子定会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四、意外的生成,让人为之喝彩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当孩子面临的情景、事物突然发生变化,孩子有时便会产生令成人始料不及的念头,并进行学习旅途中最令人激动的探索,从而处理和驾驭它。

在“长方体表面积变化”一课的研究单中,关于“在一个长方体不同的部位切去一个小正方体,表面积有何变化”,绝大多数孩子得出结论:在顶点处切,表面积不变;在棱上切,表面积会增加小正方体的两个面;在面上切,表面积会增加小正方体的四个面。但平时不善言辞的一个小女孩写道:如果小正方体的棱长恰好等于长方体最短的棱,那么在顶点处切,表面积也会变化。

孩子不好意思地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发现”过程:“昨天晚上,我在研究时,用土豆代表长方体,一不小心‘切穿了,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请父母参与我的研究,于是得出了研究单上的这个结论。”一个“不小心”,一个“疑问”,就为同伴提供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发现”。

克莱恩曾说过这样一段很有诗意的话:“还记得小时候,在打开色彩亮丽的礼品盒时,好奇地想知道里面是什么的那种兴奋吗?还记得父母放开扶持的手让你自己骑脚踏车时,那种紧张又高兴的心情吗?……”我们借助导学单,已经感受到孩子身上的这种令人捉摸不定却又充满快乐的学习——和呼吸一样稀松平常的刺激。在这种新奇与刺激下,孩子的能量激发出来了,孩子的思维开阔了,孩子的创造力爆发了……■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明道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正方体导学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