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典诗文 润童稚心灵

2014-10-24 10:00夏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0期
关键词:晨曦诗文古诗文

夏燕

古诗文是中国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必须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亲近名家名著,诵读千古美文,让经典文化润泽他们的心灵。在我们学校“诵经典诗文,润童稚心灵”这一特色目标的指引下,笔者和学生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沐浴经典诗文的浓郁芬芳。

一、晨曦诵诗,启蒙之课

俗语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不管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来说,晨读课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晨读,要让学生积极地读起来,让校园书声琅琅起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早晨,当灿烂的阳光射进教室,我们每天的“晨曦诵实践与反思 ■ SHIJIANYUFANSI诗”就拉开序幕。诵完诗,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描绘透过诗句欣赏到的春天的景色。有学生说:“春姑娘翩翩而来,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河醒过来了。”有学生说:“我仿佛看到河岸上的桃花开了,如同粉色的云霞。柳树吐出绿芽,垂柳随风摇曳,长长的柳条垂向水面,就像姑娘正对着镜子梳理秀发。”还有学生补充:“嫩嫩的小草长满山坡,五彩的野花竞相开放,似乎在和那满树的桃花争艳,一阵阵春风送来了花草的芳香。”“山崖上,半空中,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花儿尽情地绽放,美丽的鸳鸯还在沙滩上晒太阳呢!”

古诗文韵律和谐,文辞优美,韵味悠长,在晨曦中诵诗,学生沉浸于美妙的古诗文世界,尽情地放飞思绪,让清晨在琅琅的诵读中浸染古诗古韵。晨曦诵诗,每天的启蒙之课,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诵读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与文学修养。

二、活动诵诗,丰富体验

为了让学生徜徉诗的海洋,沐浴诗的芳香,我们采取了课内与课外结合,阅读与体验融合,教学与活动并举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无穷魅力。

课间,我鼓励学生把背诵古诗文融入到活动之中。比如玩“石头剪子布”时,输了的孩子就即兴背诵一两句诗;玩拍手游戏时,学生也把古诗句渗透进去:“你拍一,我拍一,黄四娘家花满蹊;你拍二,我拍二,卷地风来忽吹散;你拍三,我拍三,要留清白在人间……”。孩子们还创造了各种古诗文游戏,比赛对诗、擂台唱诗、接龙背诗等,在“比、学、赶、帮、超”中感受熏陶、领略诗趣,既玩了游戏,又复习了古诗,让校园的课间充满语文的味道,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一些写景状物的古诗文,让学生读熟后发挥想象,用笔画一画诗文中所描绘的情景,鼓励学生读诗的时候脑海里画画,画画的时候想诗念诗。这样,诗画交融,相得益彰。而背诵《三字经》中的“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时,讲一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书,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学生被这些故事所吸引,理解了古诗文的内涵,引起情感共鸣,激发诵读的兴致。

每逢节日、每月的中队活动,学校会组织大型的综合的古诗文活动:朗诵古诗,表演古诗,画古诗,猜古诗……诗趣盎然,诗意浓浓。

活动联系古诗,诗文促进活动,师生与诗为友,诗和师生相伴,校园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充实而富有诗意。

三、生活用诗,润泽言行

古诗文悄然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背诵过的诗文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春游时,学生不禁吟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见到雨后湿润的地面、满地的花瓣,不由自主地念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同学之间互相鼓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母亲节,在精心制作的卡片上工整地书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文对学生的熏陶作用,也许会让你惊叹。班上的王可同学曾是家中的娇公主,她不爱惜粮食,学习不求上进。但据家长反映,自从孩子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热潮中,变化可大了:墙上用毛笔书写张贴《锄禾》,改掉了浪费粮食的坏习惯,还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自己学习道路上的座右铭。

源远流长的古诗文长河,春风化雨般点点滴滴渗入孩子的心田,改变着他们的语言,改变着他们的气质,塑造着他们健康的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晨曦诗文古诗文
夏天到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地扪晨曦
黎明前的晨曦
我希望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