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妙“语”生花

2014-10-24 10:01张静珍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0期
关键词:形象化逻辑性直线

张静珍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也是进行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就数学而言,本身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习公式定理时的枯燥感和乏味感使得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精练准确,幽默却又不失严谨,更要融入个人情感,运用科学化的教学语言取得“思维对话、高效课堂”的理想教学效果。

一、合理叙述,在规范的基础上融入情感化的语言

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做到准确地表情达意,启迪学生智慧。同时,更要融入积极的情感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需要。

1.教学语言的简练性。啰嗦的语言给人的感觉是不够明确,容易让学生反感。相反,言简意赅的语言反而更能一语中地,直切主题。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教师可结合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给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具体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精髓。

2.教学语言的严谨性。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即使是一字之差,也会造成谬以千里。因此,数学教学语言不能模棱两可,而应做到严格、周密、准确无误。

3.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时,违背逻辑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干扰学生正常的思考探求。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应注意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以逻辑力量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二、巧妙构思,在平实的内容讲解中注入形象化的语言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果只是从概念到概念、规律到规律地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自然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而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做到对教学语言巧妙构思,在平实的内容讲解中应注入形象化的语言,变深奥为浅显,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情感的共鸣。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让学生思考:人大附中东门位于黄庄路口的南200米处,新中关东门位于人大附中的北400处,如何用图表示出三者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马路看成一条直线,将学校东门等地看作是这条直线上的点,以黄庄路口为原点,1米为单位长度,由南向北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一条数轴(如下图所示),就可以用数-200和200分别表示附中东门和新中关东门的位置:

通过创设恰当的生活化情境,并以形象化的语言既简洁又清晰地让学生明白直线上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坐标)来表示。在接下来的环节,教师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表示方法将图竖过来画。通过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而让学生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这样更能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内的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三、精心设计,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中加入风趣的语言

生动、形象、富于情趣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更能象磁石一样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例如,八年级下册“分式方程”的教学中,我通过解一元一次整式方程引导学生探索当这些方程的未知数在分母里时的解法,当学生把解出来的值代入原方程时发现方程没有意义,随即提出了疑问。这时我适时风趣幽默地说道:“你提的很好,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既然是半路上出现新增加的,我们就管它叫增根”。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在让学生笑出声的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记住了在方程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适时、恰当的幽默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脉新鲜血液,帮助学生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作者单位:江西安远县濂江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象化逻辑性直线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数形特征显本质 直观形象化难点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研究
例说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