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娱乐至死”
——“泛娱乐化”的反思

2014-10-26 00:42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娱乐至死兹曼大众文化

钱 益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1900

持续的“娱乐至死”
——“泛娱乐化”的反思

钱 益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1900

信息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拥有了更广泛的传播与影响力。“泛娱乐化”本身是为了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对其做出的积极回应。但立足于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不该娱乐的也娱乐了。“泛娱乐化”的危害降低了大众文化品位,扭曲了模糊的善、恶、美、丑的概念。在“泛娱乐化”恶心循环中,大众陷入了对刺激、猎奇的追逐之中,社会责任感日渐削弱。反思泛娱乐化现象,警惕娱乐的过度化并提出对策,是防止“泛娱乐化”造成价值观沦陷的唯一途径。

泛娱乐化;大众文化;娱乐

1985年,波兹曼所著的《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大众传媒的发展将宗教、政治、教育等公共事务以电视的方式重新表达了定义。作为对于媒体文化的研究与批评,波兹曼因此所思虑,并提到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人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1]211。以此敲响警钟,警告人类成为附庸在娱乐之上的物种。

“泛娱乐化”现象是由信息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引起。它打破了主流权威的形象,使大众陷入了集体狂欢的迷障之中,遮蔽了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当民众在其智识和审美都沦落的情境下,当文化成为一出滑稽戏时,文化精神便会枯萎。

1 何为娱乐

1.1 娱乐的定义

1.2 娱乐的功能

在当今社会,娱乐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的。娱乐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如日本的动漫产业,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在2001年的日本经产省公布的数据中,其产业为日本带来的经济效益为780亿日圆。娱乐活动对人们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可以选取媒体娱乐节目来进行说明。娱乐对人的心理上的作用可以体现在观众认同感的产生上。娱乐节目允许观众分享他人的生活,从而能够激动观众、教育观众,并促发观众进行想象和思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大家在信息的互动中拉近彼此关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娱乐也不例外,娱乐在不知不觉中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超出了应有的“度”量之外。1985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针对美国泛滥的电视文化说到:“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4波兹曼在书中主要想表达的问题在于:娱乐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应该娱乐的也娱乐了。

值得关注的不是文化内容的消亡,而是文化精神会否成为娱乐的附庸。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都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泛娱乐化现象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下,文化管理体制的缺失,加剧了泛娱乐化现象。打破恶性循环,就需要政府在文化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

2 “娱乐至死”现象

娱乐、娱乐活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自古有之的活动、行为。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娱乐”,是一种现代大众文化盛行背景下的“娱乐”。笔者认为,只有先了解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下的“娱乐”,才能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娱乐至死”现象,波兹曼为何要批判“娱乐”以及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文化改革推进的明确。

2.1 大众文化的定义

大众文化的术语流行于20世纪30至50年代的文化批判思潮之中,是指商业利益驱动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大众传播产业的典型产品,如电影、广播、电视、音像产品、广告和流行出版物等。大众文化是相对于高等文化而言的。在西方,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期时,由于资产阶级新贵们身上所沾染的市侩之气、下层工人运动的发展等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在特定的文化精英阶层看来,都是在破坏传统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因此,他们提出了“大众文化”等相关词语并暗含贬义。“大众文化”在此包含着无知、庸俗、偏见、非理性等释义。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众文化的概念才有了新的解释。人类科技的发展,让文化变成了可以无限复制的事物。电影、无线电广播等新型的大众媒介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人们原来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大众文化所代表的阶层性已然被弱化。

在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中,大众文化这种社会现象是随着文化进入市场领域而产生的。加上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全球化的传播,将消费意识与文化融合,并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大众文化代表了以消费为核心的文化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由于“大众文化”界定的复杂性,目前并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令学界满意的统一定义,但对于本文所要提出的“大众文化”下的“娱乐至死”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是大众所参与和接受的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精神创造活动以及精神产品。”[2]

2.2 “娱乐至死”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波兹曼讨伐的是电视媒体的“泛娱乐化”导致的思想精神的“死亡”。娱乐是大众文化的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它是导致文化精神至死的主要原因。第三次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契机有力地推动着人类文明前进。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情感方式受技术影响而改变;同时文化的性质、构成和运作方式的改变,使得文化产品日趋标准化、格式化和程序化。“电视把图像和瞬息时刻的结合发挥到了危险的完美境界……”在波兹曼那里,电视不仅决定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了人们怎样认识世界。时至今日,在全球,传播媒介的主体由以前的电报、报纸、电视、广播逐渐转变为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媒体,网络已主导这个世界的传播媒介,它的传播速度、广度都远远超过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媒体。传播媒介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于是,大众文化发展了,也有了新的传播方式。美国大众媒介专家里索弗尔认为:“大众媒介就是使通俗艺术通俗的原因,但在更基本的水平上讲,大众媒介就是使通俗文化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大众媒介使通俗艺术成为可能并通俗起来,而通俗艺术又创造了对大众媒介的需求并离开大众媒介的发展和精致化。”[3]波兹曼的娱乐业时代依旧存在着,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通过不同种类的传播媒体关注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而关注最多的只是“娱乐”而已,这个世界似乎只剩下“娱乐”。新闻报道不能免俗地会出现“娱乐”,民众口中谈论的也无法脱离“娱乐”的话题。美国总统大选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选秀活动,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包括中国。

2.3 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波兹曼所描述的“娱乐至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有关系。

(1)对传统价值的颠覆是现代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20世纪60年代末席卷西方的文化革命中,摇滚乐作为一个大众文化的代表,成为反抗现存体制和顽固势力的叛逆精神的象征。摇滚乐常以其狂放不羁的反叛性抗拒成人世界,反叛传统势力。“嬉皮士”“雅痞”等词语都反映了一种与传统文化的对抗。

(2)现代的大众文化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现代大众文化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所享受的文化商品的增多,休闲生活方式选择性的增大,而且它激活了整个社会对文化生活新风格的追求和体验,追求强烈的狂欢与体验的生存方式。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文化自我意识,但其实又是一种非秩序、反文化状态的经济型的文化,一种消费性的文化。实用主义支配着人类,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考虑当下的实用价值,而一切实用价值的实现也都是与金钱联系在一起的。

(3)现代大众文化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享乐主义等各种冲动不停地向外扩张,追求奇思个性另类,日益成为引导时尚的推动力。这些都是消费主义作为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迅速滋长和蔓延的结果。人们追求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和态度:欲望的解放成为当前大众文化的基本主题,本我的快乐原则取代了超我的理想原则而居于主要地位。过去那种享乐羞耻的罪恶感已经消失,欲望的解放就是感官和躯体的解放与享受,享乐主义市场化,把新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当作正当的选择广泛传播开来。意义和深度逐渐被消解,被一种肤浅的现世观念和欲望的快乐原则所取代。

在大众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中,当感性刺激占据了大众文化的主导地位时,现代快节奏、高强度的世俗生活使人们的感受力变得日益迟钝。为了寻求发泄本能的机会,一种普遍的心理欲求出现了:大众文化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日常欲求,并把感性刺激作为主要内容。于是,在娱乐行业很多文化产品中,或多或少离不开感性刺激的要素。在传播媒介中,随处可见暴力和黄色的影视作品,也有各种光怪陆离的资讯报道,扰乱着人们的意识,混淆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于是道德没有了,审美没有了,剩下的只有与大脑相脱离的感官和与心理相割裂的肉身,于是人的全部精神趣味就凝聚在感官和肉身上。感官与大脑脱离,全部活动就变成对视听觉的刺激,以及各种变着花样的刺激。”[4]剩下的是一种媚俗的平面景观。民众在色情、时尚、世俗欲望表演的平面景观里迷失了自我。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元素都通过制造文化的快感来让人忘却自己所处的周围的现实环境。大众文化虽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本文只针对目前所出现的“娱乐至死”现象对大众文化负面影响进行说明,以反思当今社会的文化现象。

3 持续的“娱乐至死”——泛娱乐化的危害

3.1 不该娱乐的娱乐了

“哪儿还有能正经讲故事的人?哪儿还有临终者可信的话,那种像戒指一样一代代相传的话?今天谁还能在关键时刻想起一句谚语?又有谁愿意试图以他的经验来和年轻人沟通?”[5]学术的“娱乐化”也是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文中所批判的。以史学的社会化为例,最近几年,央视热播并受到追捧的《百家讲坛》栏目,捧红了一批学术明星。对于此热潮,有人批判,有人赞扬。对于这种现象,学界的讨论也在增多。笔者站在对学术“娱乐化”的批判立场认为:利用媒介传播学术的方法无可厚非,因为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媒介的优点就是让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的好学之人,都可以接受相同的教育,获得大量的信息知识,但是要批判的是学术的“娱乐化”。在媒体的受众对于媒体的过分信任与依赖的情况下,媒体受众很容易直接而不经过自身思考地去吸收媒体上所传播的学术等问题,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失去了学术的严肃性,结果就是不该娱乐的娱乐了。

3.2 娱乐的低俗化

从2004年湖南电视台掀起的选秀风潮开始至今,各种选秀节目蜂拥而至。选秀节目本身并无非议,但是,在选秀过程中出现的过分煽情、胡编乱造,为吸引观众而不惜做出的一些“秀”的行为之中,不乏低俗行为。这些负面的价值取向,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譬如,随着某歌曲类选秀节目的广泛传播,会给青少年造成一种假象——不劳而获。成功似乎只要有良好的家世,甚至不需要那仅有的歌唱实力。近一两年,流行的相亲节目,虽然满足了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但是,其低俗的言论以及各种炒作,都像是一种“毒瘤”蔓延在整个社会。相亲,这个词所包含的不只是男女的相面,还有更多传统文化深藏其中,当人们越来越重视“收视率”,即经济效益时,就会忽略它带给社会的影响,扭曲并掩盖了人性中真善美的部分。就好似相亲变成了娱乐节目,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放在万千人的面前以供取笑娱乐时,这个个体对爱情的追求就成了一个玩笑,他口中追求的幸福也只是玩笑而已。

3.3 娱乐“致死”

“娱乐至死”吗?有人认为,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是一种过渡的担忧。波兹曼写这本书之时是1985年的美国电视媒体风靡时期。至此几十年间,电视媒体的影响力还在持续着,网络这种媒介在壮大发展着,甚者比上世纪80年代电视的影响和操控力更加强大。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辍学、犯罪的不在少数。当在现实社会中出现此类问题时,新闻媒体同样在利用网络反复循环地传播着这种恶性的新闻信息,吸引受众,获得利益。现代社会的娱乐,不仅仅是波兹曼所理解的“至死”,还有真实的“致死”。当沉迷于电视偶像崇拜的女生,只因为见不到偶像沉浸在失落中而自杀时,又有谁说这不是“娱乐至死”呢?媒体的过度影响甚至渗透到对于法律公正性的动摇,一个制造谣言的“大V”身后无数“粉丝”的追随,不仅扼杀了公民个人的思维与个性,更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阻碍。

4 结束语

“泛娱乐化”的缘由固然复杂,但若要从思维上根除并非不可能。面对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只是片面地将文艺投入市场经济,以利润为目的,以利润大小标榜艺术的价值,艺术只会更加商品化,直至失去本真。法律的监管,社会的监督,民众的自觉,都是制止过度娱乐的法宝。赫胥黎在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里所描写的景象正渐渐地在现实中凸显出来:现在的我们开始崇拜技术,并在对技术的依赖中慢慢失去思考的能力;我们无法识别真理,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沉迷于无聊而繁琐的世事;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感官刺激、欲望、庸俗和游戏,而文化则蜕变为一场滑稽戏。“娱乐至死”持续着,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个人类自己创造的美好的、毁灭自身的漩涡,人们将拭目以待。

[1]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于鑫平.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反思[M].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3]Rissover F,Birch D.C.Mass Media and the Popular Arts[M].New York:McGraw-Hill,1983:5

[4]刘士林.变徽之音:大众审美中的道德趣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68

[5]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252

2013-11-28

钱益(1985-),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1.012

G222

A

1673-2006(2014)01-0042-04

(责任编辑周博)

猜你喜欢
娱乐至死兹曼大众文化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今时今日,再说“娱乐至死”有点out了
“编码解码”视域下“娱乐至死”理论的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的现代性倾向批评研究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