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视节目剪辑艺术

2014-10-27 13:16吴玥邓薇薇
记者摇篮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节奏长度

吴玥 邓薇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欣赏水平、审美眼光的提高,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剪辑往往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败。剪辑,具体地说就是编辑人员将前期拍摄的视频、图片、声音、音乐等原始素材,按照作品前期构思进行剪切、合并,添加字幕、特效、画外音等,力求电视节目结构严谨、节奏流畅、主题鲜明。电视节目的剪辑工作并不是几个镜头简单地拼接合成,而是需要专业的后期制作人员精心设计,巧妙地运用各种剪辑技术,注意剪辑中的一些原则问题,合理组织结构、把握节奏、选取画面,最终制作出既吸引观众眼球,又符合导演意图的好片子。

一、树立节目的剪辑风格

所谓节目的剪辑风格,简而言之就是编辑对节目后期剪辑的整体构思。它体现了编辑对编导者创作意图的理解,对于节目内容、结构的把握。编辑所做的剪辑提纲是其具体的表现。由于电视节目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编导者的风格不同,这就决定了针对不同种类的节目,应采用不同的剪辑方式。编辑在动手剪辑一部片子前,必须首先熟悉节目、吃透剧本,把握住编导者的创作意图及艺术追求,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考虑所采用的剪辑手段,树立片子的剪辑风格。剪辑风格一旦确定,就应保持前后一致,使之贯穿于整个剪辑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编辑来说,建立剪辑风格虽然重要,但表现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必须服从而不能违背编导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要求,要与节目的主题、内容、形式、结构达到有机的统一。

二、正确选择画面剪辑点

在后期剪辑中,无论是剪动作、剪情绪、剪节奏,剪辑点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剪辑的目的之一在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省略。如果按照实际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移动进行剪辑,再多的时间都不够表现,观众也会觉得冗长、乏味。如何选择、抽取哪些镜头,也就是如何确定剪辑点的位置是难点所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剪切掉特征性动作,如手臂举到最高处、手臂放到最低点、最生气时的脸、笑得最灿烂时的脸等,如果抽去了这些顶点镜头,就无法使节目的节奏和情绪正确发展。看过《我是歌手》的观众一定会对总导演洪磊宣布名次时候的不断“卡壳”记忆犹新,而这正是综艺节目剪辑的特色。笑点是综艺节目的核心,为了重点突出笑点,节目的编辑们就将不同机位、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内容剪辑到一起,短时间的重复轰炸,让观众更加清晰明白笑点发生的过程。

在镜头长度的选择中,一般说来,镜头景别、画面信息量的多少及画面构成复杂程度都会影响镜头长度的选择。就景别而言,全景镜头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中近景镜头要稍短一些,特写镜头还要短一些;就画面信息量而言,信息量大时,画面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信息量少的则要短一些;就画面构成复杂程度而言,画面构成复杂的,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反之则稍短一些。对于叙述性或描述性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应以观众完全看懂镜头内容所需的时间为准。对于刻画人物内心及反映情绪变化为主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不要按叙述的长度来处理,而应根据情绪长度的需要来选择,要适当地延长镜头长度,保持情绪的延续和完整,给观众留下感知和联想的空间。这些理性知识点的理解要靠剪辑师在平时的剪辑工作中一点一点的体会和总结。

三、控制剪辑节奏紧抓观众眼球

电视节目的节奏,体现出节目中人物和故事情节、情绪的变化和发展的速度,与画面的主体摄像机镜头的长短运动景别组接时的变换切换速度等有密切关系,对节目制作的好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剪辑阶段,编辑要根据脚本的内容将应该保留的内容整合到一块,并把一些现场中出现的精彩情节保留,做到控制节目的节奏,保持节目的连贯顺畅。在剪辑过程中,如果只采用一种固定的节奏模式进行剪辑,会使观众产生厌烦,失去继续看下去的兴趣,所以要合理调整剪辑的节奏变化,运用间接加速度的方法,从而使组接的镜头不断减短,再运用镜头的积累效果,使节目情节达到高潮,满足于观众的兴趣,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如果说《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在于“才艺+情感”的出色内容和符合时代视听心理的电视选秀形式的二者结合,那么,其中节奏流畅、高潮迭起的剪辑,是保证其质量的最重要原因。《中国达人秀》的版权来自《英国达人秀》,高价买来的英方制作宝典中,除了标准化节目模式,还有标准化节目制作流程。在“海量录制,精选播出”内容设计模式的基础上,英国版权方对剪辑技艺有着非常全面细腻的要求。从宏观架构而言,“达人秀”在制作理念上强调叙述逻辑和戏剧结构。在剪辑思路上,也是带有逻辑线索的剧情式。《中国达人秀》节目制作方对达人才艺的要求不算苛刻,而更倚重戏剧和情感因素,注重起承转合中的悬念起伏,选手、评委、侧幕主持、现场观众任何戏剧性细节都可能剪辑进入画面。故事、悬念、细节、情感是每单集剪辑的关切点。

总之,电视节目的剪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剪辑基本原则及技巧,主要是为了保证画面组接的连贯流畅。但剪辑并非机械的,除了保持视觉流畅外,更应注重情绪发展的连贯及观众心理感受的连续。如果说掌握熟悉镜头组接技巧,是每个从事剪辑的工作人员所必备的基本功的话,那么对剪辑节奏的控制、整体结构的把握则更显剪辑师的功底。只有用心体会,反复实践,才能制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电视节目。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节奏长度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1米的长度
YOUNG·节奏
爱的长度
怎样比较简单的长度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不同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