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如何运用“眼神”达到沟通互动的目的

2014-10-27 13:20周婷
记者摇篮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二姐眼神主持人

周婷

眼神,是传达信息和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眼神的传递。在写文章或言谈中我们会使用一些带有眼睛的词汇来描绘事物、抒发感情,如明眸善睐、顾盼生辉、“情人眼里出西施”等等。眼神有着意想不到的威力。在打牌对战时,一个眼神彼此间便可心领神会;相互对话时,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人心照不宣;面对惆怅时,一个眼神可以让你信心满满;有时,一个眼神也可以不露声色地提醒和制止不当言行的发生。由此可见,眼神对交流来说有多么重要。

获取信任,眼神先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够最明显、最自然、最准确地展示自身的心理活动。在电视访谈节目制作中,眼睛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访谈中嘉宾紧张不能充分表达个人观点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主持人可以应用眼神交流给嘉宾以相应的心理暗示,一个亲切的、信任的、带有鼓励的眼神,告诉嘉宾“你能行”,可以增强嘉宾信心;一个顽皮的、轻松的眼神,暗示嘉宾“轻松点,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可以消除嘉宾的紧张情绪。

对于主持人来说,嘉宾的眼神也同样重要。2014年4月18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应鞍山市委市政府邀请来鞍,做《我的父亲焦裕禄》专题报告。当晚,焦守云接受鞍山电视台《文明行动》栏目的采访,我有幸得到了这个面对面采访她的机会。

由于焦守云来鞍的时间短、行程紧、活动多,我没有机会提前与她沟通交流、确定采访提纲,只能按照网上对焦裕禄以及焦守云的介绍进行简单的话题设置。为了能够把这次采访做精做透,20分钟的节目我准备了二十多个问题。当焦守云来到现场时,我少有地紧张起来。节目录制前,我征求焦守云的意见,在节目中如何称呼她,没想到,她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叫什么都行。”焦守云家中排行第二,我说:“叫您二姐行吗?”“行,可以。”焦守云的回答,一下子让我放松下来。看着她亲切的眼神,我紧张的心绪渐渐平复了下来。

采访中,我看着二姐的眼睛,和她一起回忆着她父亲和她的故事,在语言采访的同时,我们在眼神上也进行着密切的互动。采访结束后,二姐还特别握着我的手说,你眼睛真大。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对主持人的采访赞誉有加,还特别指出“眼睛看上去好像会说话”。可见,眼神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采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

拉近距离,眼神重要。主持人的眼神、表情无声而准确地传达着赞同、会意、关心或者询问、疑问等很多信息,是谈话过程不可少的元素。必要时身体可以稍微往前倾,再配上点头会意等动作和呼应的眼神。如果在倾听时,心不在焉,眼睛不看对方,左顾右盼,做一些不礼貌、不专注的小动作,神情分散,有时面部表情显得不耐烦,似乎不屑一听,会让嘉宾不自信,产生受挫感、自卑感。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要保持自然的目光接触。这种目光接触是以另一种方式暗示对方,我和你在一起,我在认真地听你说的话。对方感觉到你的尊重,自然就能拉近和主持人的距离,找到一种和朋友交流的感觉,于是发挥得更加出色。

带动彼此,眼神增色。运用好眼神会使采访更自然流畅,它就是节目的润滑剂。在这方面,央视节目主持人张越运用得特别棒。在她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观众会被她熠熠生辉、充满激情的眼神感染和带动,全情投入到节目中去关心和感叹。如果采访的是弱势群体,她的眼神便如水般温柔,充满激励和安抚。我想那一刻谁都不会在意她的外表。眼神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她的睿智与人文关怀即时征服了观众。因此,在我的工作中,通常在录制前,工作人员调整摄像机位置选取景别的时候,我就会告诉嘉宾,录制时要一直看着我的眼睛。因为我会微笑着用眼睛自始至终传达给他“说的真棒!”“没关系,放松下来,再来一遍!”“你说得太对了!”等等眼语。大多数的嘉宾在我眼神的鼓励下都能充满自信,很自然地完成节目录制。

其实,眼神运用不存在任何技巧,它是主持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作用于对方的自然情感流露,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影响力。我们只要怀着一颗真诚而敬业的心,同时做好录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充分了解对方相关情况基础上,将稿件所涉及到的内容了解透彻,做到心中有数,淡定自如,进而做到眉目传情,就会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总之“眼神”如何,事关节目的完美呈现,也是事关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沟通互动从“眼神”开始。我们要在访谈实践中学会运用好眼神,最终使所主持的节目既增辉添色又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二姐眼神主持人
生命的顽强
主持人语
二姐的善心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搞笑秀
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