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的“门道”

2014-10-27 20:12何捷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门道名师青年教师

何捷

看课看门道。这谁都知道。但我们和行家里手的差别就在于不知道何谓门道。

不得道,入不了门,看课只算看了个热闹。

和薛法根老师一起在重庆参加活动,法根的课引起了在场千余名教师极大的兴趣。其间有教师真诚询问:究竟该怎么看课,如何在课堂观摩中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呢?问题切中要害,全场寂静,等待法根语出惊人。

法根露出狡黠的笑,如孩童一般。一同在场的祖庆闻听后,说:这个,你懂的,但是很难言说。是吧?

法根点点头,道:我可以说清楚。

此处应有掌声,掌声果然响起……

法根说:大家看名师课例,都喜欢名师的艺术。我喜欢透过艺术看技术。不要以为技术就是低层次的,其实技术是艺术的支撑,是入门道的钥匙。而艺术属于个人,看了,学了,还是别人的,自己只有望洋兴叹的分。

法根老师讲得好。祖庆老师代大家追问:怎样才能学到技术呢?

法根说:你们要知道,我就告诉你们。

掌声代表心声,再次热烈响起……

法根说:第一就是模仿教学行为。看名师执教的效果那么好,你就要注意观察名师是怎么做的。例如贾志敏老师教孩子朗读,孩子读得很好。不少教师感叹是孩子会读书。其实“会读”就是贾老师教出来的。先让孩子读,读不好就停下来,教师范读,之后再让个别孩子试着读,最后全班再尝试读,不断调整,越读越好。好就是艺术呈现的结果,而这个过程就是技术。青年教师就要模仿这样的技术。什么地方最为体现教学艺术,最考验教学技术?就是那些孩子看上去懂,但不是很懂,讲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就要简单、明了地教,教的水平有高低,技术有先进与落后,这就是差别了。看课,看到名师在什么地方教,用什么方法教,这是最关键的。

祖庆老师说:就像刚才法根老师给我们展示的生词教学法,孩子学得那么好,我们要学的就是如何操作。这一点很实用。的确如此。苏教版《剪枝的学问》中,法根只选择了三个生字,不但教字形,还教书写,更在运用中教字义,妙不可言。而法根采用的方法却是听词串,辨析和提炼,理解与运用,就这么简单,却让课堂有艺术的简约美感。

法根接着说:其次是扬长避短。学名师的课,最怕贪多求全,不顾自我。明明自己朗读水平差,非要朗读;明明自己表达能力不行,非要那样滴水不漏地念台词。与其这样,不如找准自己擅长的方面,凸现出来。看课,就要看到自己的长与短,从不同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看到自己,这才是看课的关键所在啊!所以,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比较,最佳的比较结果是发现自我。

法根说:还有一条是我指导青年教师进步的法宝——一课三磨。一节课,要在不同的班级里上,至少要有三次修改。这样的历练比任何方式都有效。看课,就要边看边想——该这么改进;什么是可以保留或必须执行的,什么是可以删除或者是必须割除的。看的过程就是选择、提炼、加工、重组的过程,这就比单纯看有意义得多。

衣钵授毕,掌声雷动。

有青年教师追问:如果我们都这样修炼,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您的水平?全场哗笑。青年羞涩地补充问道:我的意思是,备出一节好课,您需要多长时间。

会场成了“非常六加一”的现场。有的猜测三天,法根说:太累人,不堪重负。有的说一天,法根含笑摇头。有的说半个小时,法根笑而不答。最后他缓缓说:如果你坚持这样锤炼自我,一篇课文看过三遍,基本就心中有数了。基本框架的确定,三遍足矣。当然,要把课做细,做周到,那还是要时常琢磨、不断斟酌的。入了门,行动自如,快慢自由,你会懂的。

猜你喜欢
门道名师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让学生真正找到阅读的“门道”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浅议"名师"
中俄南海联合军演的三个“门道”
名师读意林